他
外表冷漠内心狂热
执拗80后
出了名的“管得宽”
高考成绩能上清华
毅然选择了警校“清华”
他
阳光活泼充满韧劲儿
靠谱95后
上班后被师傅逼着考上了清华大学硕士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倍耐力”
两个高级工程师
一对警界学霸
两人不止一次拒绝百万年薪招募
齐头奋进、并肩作战
共同成长为副中心警务科技信息化“扛把子”
师傅:张 旗 徒弟:魏建力 (通州分局警务支援支队)
师傅张旗,北京市青年骨干人才,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2017“北京榜样·最美警察”;徒弟魏建力,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自“从警引路人”结对以来,二人传承匠心、精益创新、齐头奋进,逐步成长为城市副中心警务科技信息化的带头人和骨干。他们开拓进取,在公安领域创新组建了智能化应用中心和警务智能化应用队伍,实现了科技支撑实战的跨越式发展,两年来协助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000余名,破案50余起,为群众提供服务800余次。
相遇
记得当时选徒弟的时候,对魏建力进行了多方面考察,他虽说是95后,但很靠谱,上进心强,思维活跃,对工作很有想法。——师傅张旗
“科技匠心”+“从警引路人”,张旗、魏建力这对警界“码农”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傅答疑解惑,把自己积累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倾囊相授”,是为本分。
然而,这名师傅可不止管这些,号称“管事多”的他恨不得把“魔爪”安在徒弟魏建力(后文简称:“小力”)的身上,出了名的严苛是他一贯的作风。
初来乍到的“小力”哪知搞科技的节奏如此之快,想不完的点子、编不完的代码,建不完的模型,通宵达旦研究是常事,挨骂那是家常便饭,这就是“受虐小力”一天旋转陀螺般的真实写照。
自打拜师学习起,“管事多”师傅还给“小力”定了一个“小目标”,一年内必须考取高级工程师和名牌大学研究生。
谁言“鞭长莫及”,又到考前“魔鬼月”,师傅的“长鞭”从未离开“小力”,每日检查学习进度、每周检查复习笔记、考前一周禁止回家,哪怕是师傅不在单位,电话、视频抽查也从未断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力”从未放弃,不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最终顺利考取了“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等专业证书,并在今年成功拿到了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的《录取通知书》。
一抹藏蓝警色青春,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传承
四年来,师傅带给我的是干事创业的勇气,更是守护公安理想信念的坚定决心。——徒弟魏建力
工作在科技岗位,难免被猎头公司围猎,甚至有公司给魏建力开出过50万的年薪。当他问起师傅,才知道师傅张旗也曾多次拒绝过百万年薪的工作。
当年超了重点线100多分还是坚持上了公安大学,我觉得和拒绝百万年薪时的感觉差不多。小时候看《便衣警察》印象特别深刻,现在主题曲还会唱,可能当时就埋下了种子。反正就是想当警察,这真是实话。——师傅张旗
师傅张旗说,“我们创造的价值并不是金钱能衡量的。”当时“小力”也不是很理解,但是当他们师徒二人用科技手段在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把一名潜逃10年的逃犯抓获时,“小力”仿佛体会到了...
作为师傅,我最想教给徒弟的不是工作技能,而是不断学习的劲头儿,一颗为了首都公安事业不断奋斗的心。——师傅张旗
成长
师徒俩亦师亦友,齐头奋进,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涵盖计划、建设、子项目管理等副中心智慧警务体系编制工作。
此后,他们充分发挥特长,牵头开展了十余项重点科技项目研发,并将这些项目成功应用于副中心的建设中,为副中心的平安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2016年,二人的天网多感知前端在全国推广
2017年,副中心智能采集的数据量突破百亿
2018年,通州雪亮工程成为全国标杆
2019年,二人利用科技抓获嫌疑人人数比之前提升了5倍以上
也许执着坚守并不能载入史册
也许平凡工作不会为人敬仰
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警务科技界“工匠师徒”
坚守着同一个初心
守护着同一份使命
护卫着同一方平安
万家灯火有你亦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