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宇是个多面手,干啥都像样”,这是山西省吕梁市法检系统同事们对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张晓宇的评价。
2009年参加工作后,张晓宇先后在吕梁市检察院反渎局、反贪局侦查二处工作,2015年至2016年10月任方山县黄草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16年通过公考招录考到吕梁中院,从事执行工作还不到三年时间。
在执行局工作期间,他发挥年轻干警优势,用心钻研业务,从执行“新手”迅速成长为了“多面手”。他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深得大家认可,今年5月16日,张晓宇获得山西首届“十佳执行干警提名奖”。
他是一名文字参谋——汇总有效信息 推动执行攻坚
在战场上,把握精准的信息,可以攻坚克难,可制敌于千里之外。执行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信息的收集汇总,张晓宇就承担着这关键的“幕后”角色,为冲锋的执行干警们汇总着大量的有效信息,帮助大家御敌致胜。
“执行局是一个大家庭,一线干警冲锋陷阵、攻坚克难,拿下大案要案,而我的工作就是默默守护这个大家庭,让干警们可以摆脱繁杂的材料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战斗,取得胜利。”张晓宇这样总结自己的工作。
文字工作是枯燥、繁琐和“寂寞”的,常常需要在夜深人静时,苦思冥想,挑灯夜战。而近年来的执行任务更是艰巨,国家相继出台多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建立了几十家执行联动单位的综合治理大格局。作为一名文字参谋,几十项质效指标动态必须了然于胸。张晓宇办公室墙壁上贴满密密麻麻的待办事项,做完一件,划掉一件,同事都称他为“执行数据库”。通过张晓宇的汇总归纳,执行局“人难找、数据慢”的情况慢慢得到转变。
在院、局领导的指导下,张晓宇与同事们相互配合,先后完成了吕梁市执行大会战、2017年吕梁市“基本解决执行难”蓝皮书、涉企合同执行难整治、执行攻坚年行动等工作材料的起草撰写。张晓宇和同事们一起整理汇总的2000多页吕梁中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汇编》,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执行干警的工作成绩,许多基层法院的执行干警纷纷到中院学习交流,为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他是一名侦查好手——练就文武双全 真功夫打硬仗
“年轻干警得常怀敬畏之心,不畏人知畏己知。”曾经从事的职务犯罪刑事侦查经历,使张晓宇掌握了一些侦查技能,他深知严谨的法律思维才能使法律的公平正义得到更好的显现。但因为当时从事的是一线的冲锋陷阵,时间上的不足,使张晓宇对于法律条文的深刻把握还有所欠缺。来到法院后,张晓宇勇于直面自己的不足,沉下心,仔细推敲每一项法律条文。
“时不我待,学习应该多在文字上下功夫,将法律条文烂熟于心,帮助我,也是帮助执行的同事们打赢一场场硬仗。”在民事执行工作中,张晓宇渐渐地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严谨的法律思维带来的好处,他常说:“时刻严守法律的红线,才能更加规范地工作,更有效地筑牢我们的廉洁意识。”“执行干警面对着各种工作环境,只有既能‘武’又能‘文’,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执行工作需要。”
他是一名扶贫队员——执行不忘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在招考到吕梁中院之前,2015年至2016年,张晓宇担任过方山县黄草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此期间,张晓宇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制定发展规划,争取专项资金20万元,使得整村危房改造暨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于2015年国庆节开工。吕梁日报头版刊登《敢叫旧貌换新颜,第一书记在行动》的专题报道,激发了吕梁全市农村“第一书记”干事创业热潮,张晓宇任职的村里,人均纯收入从1900元增加到2700元。
“执行工作中存在大量的农村案件,了解农村才能对基层法院执行案件有更好的指导和帮助。”今年吕梁全市法院涉农村两委执行案件中,他汇总吕梁全市基层法院涉农村两委执行案件,并与吕梁市委政法委多次联络对接,以文字督办案件,全市农村两委执行案件大幅减少。
2018年10月,照料张晓宇长大的奶奶突然检查出癌症晚期,不管下班多晚,张晓宇也要驱车70多公里赶回老家照顾奶奶,早晨再赶回单位。11月,张晓宇的奶奶病故,时值第三方评估自查的紧要关头,张晓宇只能把奶奶的后事委托给叔伯兄弟,自己怀着对奶奶的万分思念,继续战斗在迎评工作当中,帮助基层法院找出了50起不合格案件,完成了吕梁全市法院迎评自查报告。
作为一名法院执行干警,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张晓宇能够得到吕梁法检两院干警的认可,与他的不畏艰辛、忘我工作、默默付出、敬业奉献精神分不开的,展现出了一名新时代优秀政法干警的新作为。
(本文转自山西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