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初心故事
(耄耋老检察官方家木和他现在的老伴儿)
主持人: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武汉检察“武检书声”栏目收听我们的故事。
如果您有机会来我们江城武汉的喷泉湖公园,那您一定会见到一位老人推着轮椅中的老伴儿,他们一路走着、说着、笑着、唱着......此时您一定会说,这有什么?很正常啊。别急着下结论,等听完我们的故事再谈您的感受。
这位老人他叫方家木,今年整整80岁,轮椅中的老伴儿是他的第二个夫人。老人家曾是我们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处的一位老领导,是我的前辈。凡是接触过方老的人,都会被他老人家的精气神所感染,都会被他老人家灿烂的笑容所打动,也都会被他老人家人生的经历所鼓舞。今天把老人家请来做客我们的《武检书声》,就是想让大家一起来倾听方老灿烂笑容背后的故事。
(1965年方家木第一次从部队回家探亲时拍的全家福)
主持人:方老,您好!
方家木:瑛子,你好!《武检书声》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感谢您老人家来做客我们的节目。方老,今天的故事您老人家打算从哪儿开始讲起呢?
方家木:我想从我当兵的那一天说起。
那时我刚刚高中毕业,没有听老师的话留校教书,而是报名应征入了伍。因为当时我听说蒋介石要反攻大陆,我二话没说就报名参了军。家姊妹四个人,我是长子,去当兵的事不但没有被父母责怪,反而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主持人:就这样,年仅21岁,一心想着保家卫国的方家木在1961年的春天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来到了北京军区驻唐山某部。在短短的四年里,多才多艺、勤奋努力的方家木很快入了党,提干为某炮团的排长,一年之后又晋升为宣传干事,并且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还增添了三个可爱的儿子,其中两个小的还是一对双儿。事业、家庭的美满让人们对方家木充满了羡慕。
然而,这一切的美好却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3.8秒这一瞬间破灭了。
(方家木夫妇和他们的大儿子方辉)
方家木: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半夜里我和爱人正准备给两个儿子喂奶时,突然灯灭了,在一片漆黑中我感到大地在摇晃,一个闪念就想到是地震了,紧接着就是一阵阵房屋的倒塌声和人们的呼喊声。当我去开房门时,门已经打不开了,我马上想到了跳楼,好在我们家住二楼,不算高,我们把两个孩子紧紧地包裹在被子里,分头跳了下去,脚下全是破砖碎瓦和预制板。就在这时,眼前的一栋楼着了火,我扔下孩子,就冲去救火。
主持人:当火快扑灭时,方家木又听到邻居老钱的大声呼喊......
方家木:随着喊声,我迅速跑过去和其他几个同志一起救出了压在预制板底下的孩子。
主持人:此时,天又下起了大雨,地还在摇晃,方家木和其他的同志们一起把逃生出来的几十个老人和孩子们迅速转移到了30米开外的空地上,他们又找来一些绳子和塑料布系在几棵树之间,临时搭起了一个雨棚。受了一夜惊吓逃出来的老人和孩子们在雨夜里又冷又饿。于是方家木他们又想办法跑到附近倒塌的百货商店里去找吃的。
方家木:在一片废墟中,我们几个人已经顾不上其它了,在破砖乱瓦中徒手挖出了几包饼干和几筒罐头,我们高兴地淋着雨跑了回来。
主持人:看着老人和孩子们稍许地安稳了下来,紧张了一夜的方家木刚刚想松口气,当这口气还没来得及松时,他突然间想到了岳父岳母和托管在那里的大儿子方辉。
方家木:于是我拔腿就朝他们住的地方跑去,一路上真是惨不忍睹,到处是哭喊声。眼看就快跑到岳父家的门口了,小舅子出现在我的眼前。他一见到我就大声地哭了起来,他边哭边说:“姐夫,姐夫,方辉和姥姥......”
主持人:小舅子的话还没说完,方家木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啥也没说调头就往回跑,满脸是泪,发了疯地往回跑。
方家木:当我找到爱人告诉她岳母和儿子不幸遇难的消息时,话还没说完,她就昏了过去,在我大声地喊叫下她才慢慢地缓了过来。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回到部队全力以赴地参与到抗震救灾之中,把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爱人。
主持人:一夜之间痛失母亲和儿子的爱人,忍住巨大的痛苦也回到单位上了班。白天她把一对儿子交给因地震受伤的父亲看管,晚上下班赶回来接着带孩子,每天吃的除了馒头就是压缩饼干。由于当时全城的环境恶劣和过度的劳累,加之痛失亲人的巨大打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方家木的爱人患上了严重的哮喘和胆结石,百十来斤的一个人瘦得只剩下了80斤。
(转业到武汉市人民检察院的方家木)
方家木:五年之后,也就是1981年,为了爱人的身心健康,组织上照顾我,让我转业回到了家乡武汉,并分配到了市人民检察院。
主持人:在炮兵部队干了20年的方家木,又是如何面对人生的第二次转折的呢?
方家木:因为我曾在部队干过宣传,所以组织安排我从事检察宣传工作。隔行如隔山啊!180度的大转湾,我感到眼前的工作真是无从下手,真不知道该怎么干?
主持人:新的工作给方家木带来了新压力,新的生活同样也给他带来了新的问题。
方家木:回到武汉后我把年近80岁的老父亲接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一对儿子也刚刚上小学,爱人病重长年住在医院。我每天在忙乱之中,工作上完全没有什么进展。没过多久,我的分管领导对我说:“小方,工作要出成果呀!”
主持人:这一句话深深地刺激了这位经历过大灾大难连死都不怕的老兵,也就是这一句话激励了方家木。
方家木:这句话对我来说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下定决心非要把工作干出个样儿来。于是我开始努力学习法律知识,白天上班,晚上陪护,深夜学着写各种新闻稿件,这样日子一过就是20年。
主持人:就在这艰难的20年里,方家木同志从一个检察宣传工作的门外汉成为了《检察日报》驻武汉市人民检察院记者站站长,《人民日报》《检察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各大报刊上,处处可见方家木采写的稿件;他年年被省市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被最高检嘉奖,被省检察院荣记三等功。此时,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很想问问方老:您的这些成绩,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方家木:是挤出来的,是学出来的,是练出来的,也是干出来的。在爱人住院的这20年里,她七次报病危,组织上给予了我很多的照顾,有时甚至白天我都不能上班,所以我常年在医院的病房的走廊里,在昏暗的灯光下写稿,经常一写就是大半夜,一天最多只睡两三个小时。那时身高172的我,体重也只有110斤,但我内心却充满了感激,感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主持人:在检察机关工作的这20年里,方老不但在检察宣传的工作中干出了样儿,也尽心尽力地照顾送走了爱人和老父亲,一对双儿子也培养成人上了大学,在2000年光荣退休的方家木迎来了人生的第三个二十年。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废墟)
主持人:在2008年5月12日中午,突然再次感觉到了32年前唐山地震时那一夜的摇晃,敏感的方老立即打开了电视,才得知是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
方家木:这一消息一下又把我拉回到了唐山大地震的那一夜,我一边看电视一边泪流满面,一边就在想,我要干点啥?
第二天一早,我把家里的十床棉被捆好,又把家里仅有的2千元存款拿上,叫了个的士,直接让车开到了武汉市江岸区委。
主持人:江岸区委优抚办的同志接过棉被和捐款感动地对方老说:您老人家是第一个主动来捐助的人。
方老流着泪回应说:我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我知道灾区现在需要什么?如果我还年轻一点,不是快到70岁了,我恨不得马上奔赴灾区去参加抗震救灾的。
武汉各大媒体对方老的这一举止和心意,都做了专题的报道,也因此而影响和带动了更多的人们主动投入到了抗震救灾之中。
在方老退休之后的这20年里,他老人家虽退了岗,但心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大事,他积极参加武汉市人民检察院老干办组织的捐资助学、少管帮教,和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还发挥着他的余热。
(方家木参加市院老干办艺术队组织的义演)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替大家问方老三个问题。
方老,第一问题,大家都想问您,在这几十年里,为什么总是精神饱满,一脸的灿烂呢?
方家木:瑛子,有一句话你一定听说过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你知道吗?我是一个有着54年党龄的党员,我是党的人,我向党宣过誓的,我这点经历比起革命战争中的前辈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是大灾之后的幸存者,我每天都怀着感恩的心活着!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您老人家现在的身体状况如何?
方家木:基本上没有什么三高,又没有其它任何毛病,我现在的体重总是保持在140斤,而且吹拉弹唱样样行,拉丁舞、踢踏舞,还到处去演出,还拿了不少的奖。
主持人:方老,把您的养生秘诀告诉大家好吗?
方家木:就是四不,不抽烟、不喝酒、不计较、不生气,坦然面对生活中给予我的一切,乐观向上。
主持人:听说您最近又参加了不少的演出,那您今天能不能给我们的听众朋友们唱一首歌?
方家木:可以,我张口就来,但是唱这首歌我一定要站起来唱,因为今天是我们伟大的党98周年的生日,我想唱《党啊,亲爱的妈妈》,献给我们的党,祝我们的党生日快乐!
方家木: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
主持人:亲爱的朋友们,今天的《武检书声》红色故事就讲到这里,我们下周一零点零分不见不散。
建党98周年
1921—2019
故事主讲人
方家木
1961年应征入伍,在北京军区驻唐山某部队任炮兵团政治处宣传干事;1981年转业安排到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处。退休后阳光生活,发挥余热,积极参加市院老干办和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