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不是你想买,
想买就能买
那是骗子的伎俩,
把钱骗出来
日前,湖南省2019年高考录取分数线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这个时候,无论分数高低,在考生和家长的心里的首要问题,就是怎样入选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因此人群之中有人开始蠢蠢欲动,将那双罪恶之手伸向大家……
长沙公安提示您:
遇到以下六种高考诈骗电话,
请你果断拒接,
远离“伤害”!
骗局一:有“内部指标”“特殊关系”
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点招”等名额,称有办法“低分高录”,或争取特长生加分,让“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其实,现在都是电脑录取,考生分数没到投档线,根本无法提档。
骗局二:冒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大众化、多元化发展形势,把普通高等学校与现在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混淆。比如某些不正规的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声称只要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名牌院校。考生入学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骗局三:艺术生只要交钱保证录取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骗局四:冒充高校招生人员
由于军队招生与普通招生不一样,包括政治考核、面试、体格检查等多重环节,而且历年招生形式会有一些变化,不法分子更容易借此机会混淆视听。比如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作出毕业后颁发教育部门认可学历、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虚假承诺。
骗局五:打着“补录”的旗号行骗
利用大家不熟悉招生程序这一点,不法分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证录取”,公开叫价。实际上,省市教育考试院会进行网上公开征求志愿计划,不会私下打电话。考生及家长应以权威部门(省市教育考试院、教育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等)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认准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
骗局六: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等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有些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上公布录取考生的通知书信息,或可以电话咨询被录取的院校,所以,考生和家长不妨查验一下,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