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被侵害人库某的家人登录北京市公安局官方网站,在网上办事大厅点击进入案件公开栏目,输入库某的身份证号码和警方提供的案件公开查询密码后,库某被侵害一案的办理进展情况一目了然。
阳光透明、执法公开,是北京市公安局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显著特点。这不仅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促进了执法过程全透明,更将公平公正办案的要求落到实处。
北京市公安局以法治公安为目标,坚决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推进执法公开为抓手,不断建立健全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执法队伍精准建设、培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我们主动适应日益公开透明的执法环境和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新期待,以执法公开倒逼执法质量的提升,从主动推进执法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强化精准培训等方面综合施策,强力推进首都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有效提升。”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总队长华列兵说。
执法公开——除涉密案件外,全部对外公开
在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苏家坨派出所,民警周腾向记者出示了库某一案的受案回执。回执上有“立案公开查询系统”的网址、二维码、用户名、密码等信息,报案人和库某的家人可以通过登录北京市公安局官方网站或者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网上查询案件进展情况。
华列兵介绍,2017年以来,北京市公安局升级案件网上公开系统,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报案群众会及时收到警方发来的案件进展短信提示,可以随时在互联网上查询案件进展并对民警办案情况进行评价留言,同时在全国公安机关率先推行公安行政处罚决定及行政复议决定法律文书同步网上公开,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据统计,仅2018年,北京市公安机关全部案件公开率达99.6%,非涉密案件公开率达100%。
北京市公安局执法公开的底气何来?
记者采访中发现,严格规范是他们敢于执法公开的“密码”。
在海淀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每名被送到这里的嫌疑人在前台登记时都会佩戴一个智能手环。
海淀分局法制支队执法场所管理大队民警佘毅介绍,这个手环不仅能储存嫌疑人的个人基本情况和案件全部信息,而且可以全程记录嫌疑人在办案区域内的活动轨迹,嫌疑人佩戴手环走到任何一个点位,离其最近的音视频监控系统会被手环自动激活,便于警方随时掌握嫌疑人的情况。
据介绍,前来中心办案的民警也会被配发一张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门禁卡,门禁卡与嫌疑人佩戴的智能手环相互绑定。中心通过现场监控视频,随时掌握办案民警与嫌疑人在中心流转活动等情况,便于对办案民警的执法办案活动进行全程实时监督检查。“这有助于杜绝违法办案行为的发生,有效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佘毅说。
同时,北京市公安局依托远程视频系统,创新推行律师快速远程会见新模式,大幅提升律师工作效率,将执法公开环节前置到案件办理环节,以信息化不断推进执法服务便民化。
执法监督——执法过程一言一行全都有迹可循
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不仅嫌疑人处在严密科学的监管之下,执法者也一样全流程接受监督。
“毫无死角的监控设施和严格的监督制度,让民警的所有工作都在阳光下进行,‘在镜头下执法’,一切都为了更加规范、更加透明。”佘毅介绍,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全程都有同步录音录像,“民警在整个执法过程中都要接受实时监督。”
“这保证了我们每一项工作都是透明的,一言一行都有迹可循。”周腾说。
“这从源头上杜绝了违法办案行为的发生,有效保障了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王锐介绍,讯问结束后,讯问过程的录音录像会被同步刻录成光盘,随笔录进入案卷,确保民警规范言行、依法办案、文明办案。
围绕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规范运行,《全面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北京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工作规范》等文件相继出台。同时,北京市公安局紧紧抓住“警”“案”“人”“物”“卷”等重点要素流转和管控,科学设置执法办案流程和管理运行模式,明确所有非涉密案件一律登记录入平台、一律开具回执、一律网上运转、一律公开进展的“四个一律”刚性要求,让执法更加流程化、标准化、透明化。
执法培训——开创“精准滴灌”式培训新模式
登录北京市公安局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可以随时审核民警办案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和电子卷宗,对存在的问题和瑕疵同步登记纠正,并依托系统定期对案件办理情况和存在的执法问题进行智能分析,结合问题特点定向开展执法培训。
“我们运用大数据思维,全面分析、研判执法平台的相关数据,实现对公安业务的有效支撑。不但为我们打击同类型犯罪提供了信息基础数据,而且为我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提供了依据。”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执法规范化支队副支队长吴畏说。
在专项工作中,为了有效打击非法运营车辆引发的治安问题,2018年,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分析了近万条同类警情及案件数据,梳理出内在规律和问题症结,将其推送给刑侦、治安等部门,协助开展精准打击,并出台相关执法指引,精确指导基层民警对“黑车”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在日常执法中,民警查验证件过程中遇到拒不出示身份证件的情况怎么办?民警执法时遇到阻碍和纠缠怎么办?在什么情形下民警可以依法使用武器?围绕实战化、规范化主线,北京市公安局近年来依托执法办案平台,积极探索以问题分析为核心、以案例教学为主线、以互动交流为主导的“精准滴灌”式培训新模式。
民警登录执法办案平台,有针对的执法培训随时可以展开。
“这种培训特别受基层民警欢迎。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很多内容都是我们平时工作中遇到过的。”周腾说,“观看视频加互动讲解的方式也能够加深记忆和理解。”
截至目前,北京市公安局各类执法规范化培训,已累计培训民警10余万人次。
“针对不同业务警种、不同实战需求,我们分层分类研发规范执法‘课程包’。”华列兵介绍,“民警通过移动警务终端智慧办案APP就可以学习很多执法教学视频和‘微课程’。”
依托执法办案平台,北京市公安机关不断推进执法公开、执法监督、执法培训工作,促进民警主动增强自身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从而带动首都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不断提升。(记者:王传宗 董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