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至名归
2018年度
汤征宇庭长荣获二中院天平荣誉奖章
院里叫他汤老师、老汤和汤庭的同事里,比他更资深的该是不多了。论起做法官、做庭长,及至与头衔相称的资历、作为和风范,汤征宇庭长获此殊荣,大家都是服气的,所谓实至名归。
我也听过,有人叫他阿汤哥。1986年,风靡全球的航空电影《TopGun》(中文译名《壮志凌云》)中,身着飞行夹克戎装的阿汤哥TomCruise(中文译名汤姆克鲁斯)诠释了一名海军战斗机飞行员的英俊与潇洒,光荣与梦想。
汤征宇庭长的事业征程也是从戎马生涯开始的。
很清晰的职业时间轴: 18岁参军入伍, 9年航空兵飞行员, 31年经济庭法官并11年庭领导。
法学教授朱苏力曾在毕业典礼致辞中勉励法学院学子:大道青天,绵延于身后的是你们走不出的背景,它也是唯一一种真正理解法律人人生事业的进路。从军人到法官,从枪杆子到笔杆子,从飞行空战到法院审判,一路走来,汤征宇庭长也如是回首展望,"军人品质是使我成为一名基本称职法官的最基本的铺垫。新时代的法官需要军人品质的滋养。"
塑造和成就一个人的,是品质,和品质形成背景里的观念。
充满能量
汤征宇庭长一直记得初入伍那堂课。1979年,他所在的空军第二预校飞行系的教官在讲授空战理论课时,对学员们说:”如果你相对于你的敌人,既没有高度,又没有速度,也没有发动机的温度,你只有三个字,被击落”。字字掷地有声。
近40载过,汤征宇庭长回望这么些年,越来越感慨,我们做人、做事业,又何尝不是同样的道理。
在飞行时空,驰骋疆场需要飞行有高度、有速度、有发动机的温度,在审判工作中,主持公义需要的则是法官的智识和能力具有相当的高度、在社会迅疾发展变化中具有及时跟进甚或先行前瞻的速度,以及在每一个案件审判中传递于人民的良善的司法的温度。
"所以,我理解,我们法官需要时刻学习,保持充满能量。"
高度:开阔视野
民四庭的庭务会是非常有特色的。
除了例行的每月案件质效讲评、新法新规学习和常规廉政教育,汤征宇庭长会不时和全庭成员推荐实用的业务学习信息、分享域外的新近见闻心得。
"我希望我们的目光都可以更高远一点更开阔一点,尤其是你们年轻人。"
平常工作间隙,汤庭也常常会和庭里的法官助理、青年法官们聊起身边的优秀同侪和晚辈,说起他们是如何在完成手头工作之余勤奋努力,提前一步涉猎新的周边领域,发展和提高自己,一步步成长为业内专家和领先人物。
语重心长叮咛嘱咐之间,年轻人们都"觉得汤庭很关心我们,他自己本人也很开阔很有胸怀。"
说到最近看到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在题为《科学的价值》的演讲中讲到的小故事,汤庭用了"激动人心"这个词。
"有一次,我到阿尔卑斯山脉的一个大峡谷去旅行,在当地乡村碰到一个80多岁、坐轮椅的老太太。
她了解到我是从事量子隐形传态研究的时候,脱口而出:"我知道你的研究工作,我读过你们在《自然》上发表的论文,我尽力了,但是没看懂。
一个坐轮椅的老太,可能生活都无法自理,但仍保持着对科学的兴趣,这样一种文化氛围真是滋生大师、滋生深层次发现的极好土壤。
视野开阔,目光所及、脑力所思、能力所至才不会被困于一亩三分地的囹圄。
二中院民四庭管辖着上海这座国际化城市里约一半的商事案件。
进博会召开、自贸区建设、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上注册制、优化国际营商环境,此间,新的交易主体、交易模式、交易制度,新的前沿性商事法律问题,渐次迭现,无一不对法官的知识更新、拓展和深耕提出新的要求。
法院审判庭审方式的改革、无纸化办案信息化建设,也都需要法官积极在探索中构建、修正和完善。
汤征宇庭长作为这支法院重要审判队伍的领头人,总是时时跟全庭的队员们传递这样的意识和观念:只有有开阔的视野,有对新事物、新问题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心的土壤,我们的审判服务保障工作才有扎实深厚的根基,才有可能做到位、做好。
速度:持续进取
克服懒惰懈怠。
英国作家毛姆在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里慨叹:为了让心灵受益,每天得做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有次去汤庭办公室请示工作,他对我说,你先坐下,等我擦好窗台,我们再慢慢说。
"人都有惰性,每天规劝自己做一件不太愿意做的小事,坚持下来就会很了不起,可以是擦拭灰尘,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赏心悦目,也可以是锻炼运动,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根本。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抵抗也无法预测,但是克服惰性积极去吸收新能量,塑造一个有朝气、有意志力的精神气质,是我们可以也应该做到的,好的环境和状态都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
这种精神状态大概就是那句挥之不去、随身携带着的嘹亮军号吧:时刻准备着!
1979年7月31日,18岁的汤征宇正式进入部队,从浙江到河北,长途跋涉,酷暑难耐,一群又脏又累的毛头小伙儿们个个都还侥幸地盼望着,明天是建军节,或许可以休整一番。
孰料次日起床号一吹响,完全没得商量,必须迅速投入当日的集训项目,围绕保定市城区跑一圈。
对于未经训练的人来说,拖着已然疲惫的身躯再生生长跑15公里,着实是大挑战大苦头。
“这一天的训练,让我狼狈不堪。”
也是从这一天起,这样的训练成为了我们的日常。"军人的气质和品质就此逐步锤炼养成。
而那一天,教练拿着军棍挑开蚊帐的一声粗暴棒喝,今天听来,道理依旧强而有力,"一帮懒货,一支精锐之师也会变成乌合之众。"
"所以,我希望我们民四庭的成员们,当然我要以身作则,一定不能是支懒散的松垮的拖拉的队伍,而应该是积极勤奋、踏实学习、有所作为的队伍。"
在汤征宇庭长的组织带领下,民四庭庭内建立了“新法通报制度”、“《公报》案例学习制度”,确保审判知识储备更新;
全庭借力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合力研判疑难复杂案件,确保案件尤其新颖疑难案件的审判质量;
推进案件二次繁简分流制度,简单案件快速审、复杂案件精细审。并积极挖掘案件特色亮点,做好精品案件梳理。
近三年,民四庭每年选送的一篇案例均入选最高法院《公报》,成为全国性指导案例。
仅2018年,民四庭有4件案例分别入选最高法院《中国审判案例要览》和《人民法院案例选》,回应社会热点关注问题的涉公司纠纷的白皮书亦得到业界广泛好评。
温度:理性的良善
作为一名历练尚浅的法官,我曾向汤庭请教,关于商事审判,您最想分享的"一点"体会是什么?
"除了商事审判的理念和规则,我们法官要追求理性的善良"。
回答令我想起西方"普通法的福音"柯克爵士在著名的"星期日对话"里的阐述,法律不仅是一个尺度、一项技艺、一门艺术,还是一根"魔杖",更是一种信仰。
更进一步,诉讼不是依自然理性来决断的,而是依人为理性和法律的判断来决断的,惟有经历长期学习实践者方能跨越这道"专业门槛",从而踏入"法律艺术"的殿堂。
法官的理性,便是这人为理性。
法律规定并非完美无缺,立法往往滞后于现实,案件来到法官面前常常面目模糊,在具体案件的事实查明和法律适用中,可能会有一些现象和问题尚无现成的法律可予回应,会有一些现象和问题应属法律适用和解释的灰色地带,会有一些法律原则、规则与社会公序良俗,抑或时代发展趋势产生冲突、碰撞或交锋。
这些时刻,就是案件对法官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抛出了问题、提出了要求。
十年前,汤征宇担任合议庭审判长,审结了二中院依照破产法受理的首例破产重整案件,此案是上海法院系统首例,也是央企涉及破产重整的全国首例,同时也是涉及B股调整以及定向增发中协商定价的首例破产案件。
而现在,在建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商业模式制度创新活跃的背景下,商事审判庭可预计将受理审判更多的新类型商事案件。
"无论是普通案件还是新型案件,这些时刻,我想我们应该回到法治的初心和终极价值上去,那就是善。作为法官,手持法律的利器,在司法活动中诠释的善,应不同于狭义的对弱者给予同情、施与帮助的善。法律技术说到底应该是为良善的价值判断服务的。我们商事审判中应贯彻的商事审判理念,有效率、有公平、有秩序,当然也应该有契约精神诚信原则。诚信就是合乎商业理性价值的善良观念。通过司法审判的评价、预测和引导功能,逐步建立健全为商业诚信制度。"
或许,在汤庭看来,理性的良善是法官独有的善良,是司法该有的温度,也是他个人的法治信仰。
坚强堡垒
英俊与潇洒、光荣与梦想的背后,《壮志凌云》也是一个有关历经考验与奋发图强、高超的驾驶技术与坚定的飞行信念的故事。
赢得观众多年持续关注的,不仅是初露端倪英姿飒爽的阿汤哥,还有与之形成绝配的为航空迷们喜爱的"大猫"F-14重型舰载战斗机。
很巧。汤庭的微信简称叫同温层堡垒。
同温层堡垒是一台轰炸机的绰号,它的升限最高可处于地球同温层,同温层是介于约10千米到50千米高度之间的一个无云、干燥、寒冷的区域。
它航程远、载重量大,是轰炸机里的老兵了。被问起汤庭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微信名,汤庭很惊讶,"这是架轰炸机,它用来攻击,更主要是防御、守护用的",随后,一贯的谦逊和气地笑笑,顿顿,"其实说来呢,我们每个人是自己的堡垒,我们法官群体是守护这个社会公平正义的堡垒。"
想必汤庭取此名,是对过往人生阅历的隐蓄表达,也是对当下和未来生活事业的深刻寄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