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什么健康疑问或身体不适,只要来到健康小屋,专职健康员和一整套的健康医疗设备都能献策出力。”民警李军高兴地说,他是一名心血管病患者,胸部装过支架。作为江苏无锡市公安局民警健康工作的试点推广项目——健康小屋项目,目前已实现了8类29项健康数据动态采集维护,为广大民警提供健康指标定时监测、数据传输、运动饮食建议以及预约服务。
近年来,无锡公安牢固树立严管厚爱理念,以构建活力警营为抓手,大力实施“护警、惠警、强警、育警”四大工程建设,积极营造活力、人文、和谐、幸福的警营生态,切实提升队伍创造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扎实开展“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实践活动提供动力源泉。
护警——发出289份澄清正名通知
《维护民警执法权益抚慰激励办法》《不实投诉澄清正名工作规范》《关于进一步规范维护民警执法权益案件集体通案的通知》,这是无锡市公安局针对维护民警执法权益所制定的一系列针对性强、务实管用的工作办法和规范。
“依法履职受保护,按规执法不担责。”2018年以来,无锡公安进一步加大对民警执法权益的维护力度,及时查处和严厉打击妨害民警依法履行职务、侵犯民警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从完善澄清正名机制、规范维权案件集体通案、加大维权慰问力度等方面入手,有效维护了公安机关执法权威和民警的执法尊严。
2018年,无锡市共发生各类侵犯民警执法权益案件472起,查处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571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58人,行政处罚403人,教育处理10人,受侵害的435名民警和237名辅警均得到了及时抚慰;向遭受不实投诉的民警发放289份澄清正名通知书,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3%。此外,无锡市公安局还设立了全市公安民警维权热线、维权信箱,通过主动受理、及时反馈,切实维护民警执法权益。
惠警——首创推出“民警健康管理系统”
“互联网+健康”,无锡市公安局大病特困救助基金会理事长王定康这样形容“民警健康管理系统”。无锡公安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全国公安系统首创并推广运用民警健康管理系统,迭代升级“爱警健康”APP,为民警提供健康提醒、医疗服务、运动方案订制、营养膳食指导等个性化服务。
无锡市公安局大病特困救助基金会还在全国公安系统率先推行大病特困民警医疗自费费用全额补助的救助新模式,仅去年就救助734人次,发放救助金1185万余元。
建立民警因公负伤、大病救治“绿色通道”。集中购置急救箱发放给基层所队,提高民警应对突发疾病的紧急救治能力。
“为了不断增强广大民警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我们推出惠警暖警二十项措施,竭力为民警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无锡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政治部主任胡晓介绍,一系列惠警措施实现从“忙于统计”到“精准服务”的转型,从优待警工作力度更深、措施更实、成效更好。
强警——建立6大类342名教官人才库
“警务实战教学从实际出发、贴近实战,在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教学才接地气、受基层民警欢迎。”身为中级教官的无锡公安新吴分局交警一中队指导员陈伟说到警务实战教学时感触颇深。在无锡,像陈伟一样担任警务教官的还有342人,其中高(中)级教官27名、初级教官154名。
“我们多层次、多渠道选聘领导干部和骨干民警充实兼职教官队,建成了法制综合、警务实战、信息科技、刑事侦查、治安交管、心理健康等6大类教官人才库,不断健全教官选聘、培养、考核和激励机制。”无锡市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学校校长顾建军说。
无锡公安始终将素质强警工程置于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着力推进“强警”工程,仅2018年,就举办各类培训班143期,培训民警8500人次;研发制作警务实战“微课程”33门,其中19门入围“第二届江苏公安优秀微课程评选”活动。此外,还针对民警执法执勤突出案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指挥处置,成立实战训练教研室,探索深度模拟情景教学;在10个基层所队建立实践教学点,将课堂搬到维护治安、侦查破案、服务群众的现场。
育警——组建团队打造警营文化品牌
为满足新时代公安民警更加多元、更具个性的需求,深入推进“育警”工程建设,无锡公安紧扣民警精神文化需求,健全完善文化建设机制,全力打造集严管厚爱的品牌文化、忠诚奉献的警察文化、廉洁自律的廉政文化、规范有序的法治文化、凝心聚力的人文文化,让民警在共同的精神家园中怡情抒怀、修身聚力。
眼下,无锡公安在公安文联下设文学、书画、摄影等7个文化艺术专项协会,分级组建特色协会31个、兴趣小组(队)105个、吸收会员2370余名,常态化开展训练、巡演,展示公安队伍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拥有演奏多种乐器特长的惠山分局杨市派出所民警杨晓蕾是无锡市局警官铜管乐团一名小号手,先后多次参加公安系统大型演出,为广大公安民警送去了惊喜与欢乐。
此外,无锡公安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在民警入警、晋职晋衔、立功授奖、退休等重要节点举办职业荣誉仪式。选建30个所队文化建设示范点,带动全市公安基层所队文化建设提档升级,基层所队文化建设达标率达94%。基层所队积极推出各具特色的“所训”“队训”和LOGO徽标,打造警队文化名片。□陈 旭 达 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