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长春公安成功捣毁建国以来吉林省最大规模制毒“工厂”

2019-05-16 12:35  来源:转自长春净月公安宣传  责任编辑:刘杰
字号  分享至:

“被告人孙某犯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4月10日, 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了对孙某的死刑判决书。


孙某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正经工作,他从网上学会了制造冰毒,迅速成为有名的“师父”。在他准备大干一场时被长春警方抓获,民警在现场缴获毒品22公斤,制毒工具1200余件(套),进而捣毁省内外7个制毒工厂……此案成为建国以来, 吉林省长春地区规模最大的一起毒品制造案。


小区暗藏制毒工厂 制毒工具一应俱全

“民警同志,我们小区是不是哪里煤气管道泄漏了,这段时间总能闻到特别臭的气味。”2017年3月,民警在净月区某居民小区巡逻时,居民把困扰多日的一个问题反映给民警。“我们接到居民反映的情况后,立即到附近查看,发现一栋居民楼的701室住户十分可疑。”分局刑警大队办案民警说,难闻的刺鼻气味就是从这家散发出来的,起初以为是一个熟食类的黑加工点,但随着调查深入,民警发现了更可疑的情况。



“我们在小区代收快件的超市,发现701室住户通过快递邮寄的方式购买了大量的次磷酸、碘等化工原料,这些东西都是制造毒品必备的化工原料。” 长春市公安局对此高度重视,鉴于案情重大,抽调禁毒支队精干警力与净月公安分局组成联合专案组。




民警很快查清这家住户为孙某,28岁,有过吸毒经历。而孙某在该小区又租了一套房屋。同时民警还发现,孙某曾多次前往成都、广州、贵州、昆明等地,并经常收取来自国内涉毒重点省份的大量邮件,疑点极大。




分局侦查民警对孙某所扔的生活垃圾进行检查,发现有疑似易制毒化学品晶体残留物质,至此确定孙某有重大制毒贩毒嫌疑,决定实施抓捕。




分局民警对孙某承租房屋的某小区进行布控,在孙某外出吃饭时将其抓捕。而当办案民警推开孙某租住房间门的一刹那,顿时都惊呆了——这个140平方米的房间内,各种制毒工具一应俱全,简直就是个巨大的制毒工厂,孙某按照制毒的流程,将房屋分为了若干个工作间。警方当场查获麻黄素25公斤,液体冰毒9.05公斤,固体冰毒3.74公斤。




网络上学会制造冰毒 一天制毒可达10公斤

孙某出生于1990年,是吉林省抚松县人,毕业于长春某工科类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他从事过一段信贷员工作,但他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2016年他辞掉工作开始在网络等渠道学习制造冰毒。


办案民警说,孙某相中了这个小区相对比较偏僻,没有产权,入住率低,是一个极佳的制毒场所,于是先后在该小区租了两套房屋,购买大量制毒材料和工具进行试验,直到他可以大批量制造毒品。

孙某被抓后,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其在制毒圈里经常利用隐蔽的直播平台进行交流和比赛,因制造的冰毒品质上乘,毫无悬念地“战胜”了外国“选手”。因此,他也成为制毒圈内有名的“师父”,不断有人专门来请孙某到外地制毒,但被孙某拒绝了。

截至落网时,他已经向四川、 黑龙江、陕西、广东、河南、江苏、辽宁、天津等省市贩卖出冰毒8公斤多。


警方跨9个省市 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




至此,跨多个省市制毒贩毒网络初步浮出水面,公安部禁毒局对此案高度重视,批准此案列为公安部督办毒品目标案件,指示 吉林省警方全力侦办,一张围剿特大制毒贩毒团伙的天网正在张开。


据孙某交代,自2016年末至2017年初,庄某伙同严某华在四川省简阳市分5次卖给其麻黄素共计41公斤。其中,严某华参与非法贩卖制毒物品3次计11公斤。孙某制成冰毒后,通过杨某霖在网上联系贩卖,利用快递邮寄方式卖给天津市某区刘某兴300克,卖给山东省 滨州市张某2000克。


至此,历时半年长春净月公安、长春禁毒支队等警种跨9个省(市),行程4万多公里,联合侦破了这起制造、贩卖毒品案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打掉省内外制毒窝点7处,缴获毒品22公斤,制毒原料麻黄碱25.7公斤,制毒工具1200余件(套),扣押涉毒车辆4台、银行卡63张、涉毒资金16万余元。


4月10日, 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此案,对几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进行有罪判决,判处死刑及有期徒刑不等刑罚。


医生护士带熟人插队属腐败行为,你怎么看?

陕西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任务包括打击医闹、违法违规执业、“微腐败”等9项。

又一涉黑套路贷开庭审理!36人涉8项罪名

该涉黑团伙“套路贷”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谢谢你,我爱你,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