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想问问,网站上推荐的理财产品咋当天就能输个精光,然后还能赚回来,这合法不?”3月25日傍晚,一名女子急匆匆走进天津市公安局蓟州分局文安街派出所,拉着民警焦急地问。
感情轰炸 赔光积蓄
来询问的女子名叫王某,今年40岁,单身,在蓟州区做生意。虽然王某经济上十分宽裕,但内心深处却很寂寞,她一直渴望能有一段真挚的感情。今年3月,她在某婚恋网站结识了名叫杨某的男子。杨某的条件非常优越且年纪也相当,王某便和对方互加了微信,每天聊天交流。杨某是个细心的人,每天对王某嘘寒问暖,这让孤单已久的王某十分感动,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成为恋人。
杨某成熟稳重又贴心,王某认定他就是自己理想中的白马王子。一次聊天时,杨某聊着聊着突然不回话了。过了大约十分钟,杨某发来致歉微信,表示自己在下注投资,没看到信息。在王某地追问下,杨某称自己做专业投资理财项目,赚了几百万。杨某称,可以帮王某投资期货赚钱。
“我不懂投资啊!”“相信我,按我说的买准能赚钱。”王某毫无投资经验,由于和杨某处在热恋当中,对杨某极为信任,她按照杨某的指导初步投资5000元到杨某指定的期货公司“香港金元天汇国际商贸有限公司”,购买“豆粕”期货,当日便赚取800余元。
“你只投资了5000,就有获利800。你要投资10万,那就1.6万,一晚上比你一个月赚的都多。”之后,杨某鼓励王某大额投资,赚取更多的钱。
因初步投资获利,更出于对杨某的感情信任,王某在3月25日又按照杨某的要求投资了15万元购买“豆粕”期货。
但当天下午,王某打开理财网页,发现这次投资的15万全部亏损。王某马上联系杨某询问怎么回事。“行情不好,爆仓了,我以前也曾一天损失数百万,不过后期又翻倍赚了回来,你放心吧。”杨某安慰道。
趁着王某还没缓过神,杨某让王某再投资,“趁低入仓”。随后,王某糊里糊涂地又投资一万,确实像杨某所说,马上就赚回3500元。“加大投入,连之前的损失一并赚回来。”杨某又鼓励徐加大投注额。
“我也怀疑过是诈骗,但出于对他的信任还是投资了。”做了多年生意的王某,冷静下来,觉得事有蹊跷,便赶到派出所咨询。这一问不要紧,民警果断告知王某,绝对不能再投资,将最后投资并获利的1.35万元提现,减少损失,同时继续与杨某交谈周旋。
专案组展开千里抓捕
随后,文安街派出所立即会同打击犯罪侦查支队三大队、网安支队组成专案组对案件进行调查。通过追踪资金流向和取款记录,民警将嫌疑人锁定在福建省宁德市。专案组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往宁德市。在当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民警查看取款监控视频,发现取款地点位于宁德市万达广场周边,人流量非常大,在排查了数百人后,基本锁定了嫌疑人的体貌特征。
民警发现先后至少有四人取款,断定此案件为团伙作案。通过查看取款地周边的监控录像,民警发现嫌疑人每次取款后,都进入万达广场旁的万达华城社区。
万达华城社区分ABCD四个区,共有20多幢建筑,每层建筑均为30层的高楼,商铺及住户众多,同时进出口较多。民警调取万达华城出入口的监控录像,未发现嫌疑人有从其他路口穿行的视频,因此断定嫌疑人的藏匿窝点就在万达华城。
民警通过侦查蹲守,发现嫌疑人多次出入万达华城某区的7号楼和13号楼,因此进一步缩小范围。在当地警方、小区物业等部门的配合下,通过对这两栋楼房逐一排查,最终确定嫌疑人在21层的工作区域,以及19层的居住区。
随后,办案民警与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协调,制定抓捕方案。4月4日清晨,对分散在两个区域的诈骗团伙的抓捕行动开始了。
民警在生活区抓捕正在休息的嫌疑人1名,查获银行卡多张;在工作区抓捕正在实施诈骗的嫌疑人6人,手机8部,电脑8台。
经过20多个小时的审讯,终于查明该团伙系以沈某两兄弟为首的9人诈骗团伙,公司员工负责在各大婚恋社交平台上寻找40岁以上、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单身女性为目标,骗取被害人的感情和信任后,诱导被害人投资理财。实际上,该理财产品是由诈骗团伙后台操作的,被害人一旦投资,钱就立即被诈骗公司转移取现。
4月8日,民警又前往福州市,将提供诈骗用银行账户的林某抓获并刑拘,并将犯罪团伙成员陈某上网通缉。4月11日凌晨3时,8名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津。
主犯揭秘“感情”诈骗
主犯沈某两兄弟并无犯罪前科,2018年进入诈骗公司,学习到了骗钱的方法。2018年6月份,他们召集老乡租房开始自己单干。据沈某交代,他们实施诈骗有固定的“工作流程”。沈某会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负责的区域。如果该员工对天津熟悉,就负责天津区域的诈骗。在此基础上还要下功夫把天津的大街小巷、好吃的好玩的了解清楚。
“这么晚,你回家了没有?”“这几天很忙吗?要注意身体。”与受害人聊天的话术和技巧十分重要,内容也很多。但基本上分为五个时期,即初聊期、详聊期、热恋期、铺垫期、切入期。
嫌疑人往往会观察受害者,通过聊天回复的快慢来判断受害人感情投入的程度。如果受害人约见面,嫌疑人则会以“忙”、“出差”为借口推脱。
诈骗公司每天都要开会,分析受害人的聊天记录,找出其中的“优质客户”和“潜在客户”。诈骗公司最喜欢的是“都市白领”,社会经历简单、有稳定的收入的人群都被认为是“优质客户”。
“一个案子成了,我们还会召开例会开展学习、研讨……”沈某说道。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沈某还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门培训。他们不仅制定了规章制度,印发了应对手册、每日值班表等,还规定“新员工”必须定期接受业务指导,交流工作心得。
“你用心、她入金。”这是沈某做培训时经常讲的一句话。每天上班后,沈某要求员工上交自己的手机,以防偷拍偷录。公司明确规定不得用个人手机加受害人的微信,不能用工作手机跟家人联系。但法网恢恢,以沈某兄弟为首的诈骗团伙最终被警方打掉。办案民警提醒那些正在“寻爱”路上的女士,网上交友需谨慎,要懂得分辨花言巧语,那些高收益高回报的理财很可能是诈骗陷阱,不可轻信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