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动态人脸进行实名认证?“网络黑产犯罪”深藏你不知的暗处!打击不手软!
通过能接收验证码的“猫池”“接码平台”,在多个网络平台批量注册账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再利用模拟3D动态人脸技术骗取网络平台通过人脸识别认证,并以实名认证的网络账号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如今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已经如此专业化了么?!
警惕!
这是浙江省新出现的网络犯罪手段!
5月10日上午,浙江省公安厅召开“净网2019”专项行动第一阶段新闻通报会。会上,通报了今年以来各地侦破的重大典型涉黑“网络黑产”案例。
(小法Tips:“网络黑产”全称网络黑色产业,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网络媒介,为黑客攻击、网络黄赌、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水军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帮助,并从中非法牟利的犯罪产业。)
衢州江山——张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2018年8月下旬,江山市公安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江山等地数千名公民的个人信息疑似被他人冒用注册了网络账号,通过实名认证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江山市公安局抽调网安、刑侦、法制、派出所等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专案组对疑似被冒用身份注册的网络账号逐个分析,发现犯罪嫌疑人批量注册网络账号,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将被冒用人员的头部照片制作成3D动态人脸,骗取网络平台通过人脸识别实名认证,最后实施“薅羊毛”等形式的非法牟利活动。
随着案件的进一步深挖,专案组发现该案背后还隐藏着一条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多种形式违法犯罪活动的黑色产业链……
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该案已经移送起诉。
在会上进行通报的重大案例还有:丽水缙云“深圳凯因卡德公司、北京虹辉公司为网络赌博提供非法资金支付结算案”,金华婺城“制作游戏木马病毒程序盗取游戏币案”,以及舟山“冒充消防干部订购部队物资的通讯网络诈骗案”。
为最大程度挤压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在去年工作基础上,今年以来浙江省公安机关剑指犯罪源头,将打击整治网络黑产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网上秩序打击整治专项行动(简称“净网”2019专项行动)。
第一阶段的主攻方向,坚持以“以打开路、全链打击、打防并举”的工作思路,深入研究网络黑产当前形态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创新相应的打法和战法,全力打击整治网络黑产违法犯罪活动,有效整治网络乱象、净化网络空间。
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共清理网络黑产相关广告帖文1750条,关闭网络黑产交流、交易网站栏目(网上群组)8912个,处理因未落实网络安全措施的网站、网络服务提供商678家。破获从事网络帐号恶意注册、非法第四方支付、网络营销推广、钓鱼网站搭建、木马程序制作、电话“黑卡”制售等各类网络黑产刑事案件26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47名,打击整治行动成效明显。
据了解,全省网络黑产违法犯罪类型也越来越多,正不断地渗透到互联网犯罪的各个环节。
从类型上来划分,主要有:
账号身份类黑产,这类黑产为违法犯罪提供各类虚假身份,通常包括在网上各类平台,冒用他人身份进行“实名”注册认证网络账号或者开卡激活手机卡、银行卡等。
技术服务类黑产,主要通过软、硬件开发,提供恶意脚本编写、钓鱼网页搭建、网站渗透、网络代理、流量劫持等技术服务。
资金结算类黑产,诸如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等,利用监管漏洞,为犯罪团伙提供隐蔽的资金流转、结算渠道。
营销推广类黑产,主要利用各类网络资源,为网络黄赌平台、诈骗网站等进行广告投放和信息推送,增加网络流量。
打击整治网络黑产违法犯罪活动初战告捷。接下去,我省公安机关将继续深化“净网”行动,持续对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