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用生命书写平安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2019-05-01 18:58  来源:宁夏法治报  责任编辑:刘杰
字号  分享至:

为了道路的畅通有序,为了群众的平安出行,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谱写了公安交管事业的壮丽诗篇,铸就了通衢大道和乡村阡陌的平安。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或定格在拒绝贿赂的执法现场,或定格在与歹徒的殊死搏斗中,或定格在服务群众的风雪途中,请记住他们,记住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他们是这个时代不朽的丰碑,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黄建平:扎根一线的交警楷模

黄建平生于1957年4月10日,1972年3月参加工作,1984年9月调入银川市交警支队工作,1993年6月入党。2013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期间,黄建平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坚守安保工作一线,终因连续加班工作,过度劳累,突发心肌梗塞,不幸于9月18日15时35分在工作岗位上殉职,终年56岁。

黄建平虽然年龄偏大,但是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和同事关系融洽,大家经常亲切的称他为“老黄”。他的嘴边总是挂着一句话——“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在工作上,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同事、对群众却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永远有着一片热心肠。

黄建平常年在基层交警大队工作,始终战斗在公安交管工作的第一线。银川市交警分局绕城快速大队成立之初只有9位民警,黄建平所在的巡逻中队仅有3位民警。面对150公里的通车总里程和15个出入口,开放性的道路设计导致交通事故居高不下,交通违法现象屡见不鲜,巡逻民警的日常工作量特别巨大。2011年,该大队辖区发生了7起交通死亡事故。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管理形势,黄建平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加大巡逻密度,变被动的接处警为主动的巡逻防范,从而使辖区死亡事故直接降低到2012年的2起。为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黄建平继续加大对辖区路面的巡逻密度,2013年初他去世前辖区仅发生了1起死亡事故。

2010年,黄建平爱人因病去世,家里只有仅剩下一个女儿与他相依为命。女儿离异后没有工作,还带着一个10个月大的孩子,整个家庭三代人的生活全靠黄建平一个人的工资支撑,但他从来没向组织提过任何困难。

 “工作能力强,干事雷厉风行。”“方法多,再大的事儿找黄建平准没错。”“爱笑,平时见谁都和蔼可亲,谁有难事儿都爱找他。”黄建平顾大局、识大体,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他坚持原则、明辨是非,光明磊落、不图虚名的高尚情操一直影响着每一个人。

王建忠:那些不曾忘却的记忆

王建忠1979年12月参加工作,从警30多年来,始终默默无闻地履行着一名交通警察的天职。银川市交警分局2008年11月绕城快速大队成立后,他就一直在队上工作。2014年11月28日8时10分左右,王建忠在银川北绕城高速包兰铁路段处理一起单方交通事故时遭遇车祸。2015年1月1日4时,因脑部伤情反复,这名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老民警最终没能挺过来,在医院不幸离世。而再有三天,就是他53岁的生日。

银川市交警分局绕城快速大队成立于2008年11月,自该队建立以来,王建忠便一直在队里工作。该队值守的路面全程54公里,巡逻一趟来回加上需绕行的路程要100多公里。王建忠虽然是队里年龄最大的一位民警,但每逢节假日安排执勤任务,他不但从不以年龄偏大为由推诿,且常常主动请缨。2013年5月1日,京藏高速公路大修,绕城快速大队临时接到支援保障任务,但此时很多民警已提前安排了出行计划。在此情况下,王建忠主动要求执勤,让其他同事得以休假。同年6月,由于绕城高速线路变更,队上人手不够,正在休假的王建忠得知后,立马换上警服赶回队里。2011年,绕城高速上发生一起肇事逃逸案,在勘查现场过程中,王建忠不慎摔破面部,被队友送到医院包扎。领导特批他休假两天,但他为了尽快破案,谢绝了领导的好意,不久后就与队友侦破了这起逃逸案。

由于队里车辆购买年限不同,驾驶员又不固定,往往容易搞混车辆的保养和审验时间,王建忠便自发给队里建立了一本车辆管理台账,每辆车什么时候做保养、什么时候需审验,一目了然。此外,由于绕城大队地处偏僻,周边不仅没有饭馆,连个小卖部都没有,民警和协警有时处理事故回来赶不上饭点,常常只能就着白开水啃饼子。为给大伙吃饼子时提味儿,王建忠买来两口小坛子,为队友们腌了咸菜。

王建忠家距单位18公里路程,他每天上下班都骑自行车,每每有队友劝他顺道搭乘巡逻车,他总会婉拒,并称骑车好处多,不仅能减肥还能锻炼身体。在队里,他不仅是不少民警的老大哥,更是协警们的老叔,更是年轻民警、协警所学习的榜样。如今,4年多时间已经过去了,但在王建忠的领导和同事们眼中,他仿佛从未离开。

冯晓军:永远活在大家心中

冯晓军生于1976年11月1日,1997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2003年11月入党,先后任石嘴山市公安局石炭井分局刑侦大队侦查员、石嘴山市公安局防爆巡警支队民警,2007年8月调入石嘴山市交警分局一大队从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2016年2月18日,因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经医院抢救无效于18时逝世,年仅40岁。

“我既然选择了人民警察职业,在岗就必须和战友们一起工作,坚守保安全保畅通岗位,忠诚履职。”冯晓军离开已经3年多了,但他从前说过的话,被许许多多怀念他的民警、辅警记住了,在战友心中,他其实从不曾离开。

民警晁建宁对记者说:“有时候清晨站高峰岗下来去吃早餐时,冯晓军总是第一个去为大家点餐。小王吃拉面要二细、小李不吃辣椒,他记得清楚。下大雨时,他会率先和协警到路口疏导交通,他知道那里容易积水,哪里小轿车开不过去。”

辅警李程说:“冯哥经常助人为乐,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长期带病参与一线执勤执法点点滴滴。春节期间医院救护车坏在路中间,车上还有病人,他带着我们赶忙将车推到路边,并主动联系转运车辆把病人送走。冯哥常说舍小家、为大家,穿起这身警服就要肩负起神圣职责。”

曾经的战友叶鹏说:“2007年我们前后调至大武口区交警大队工作,一起摸爬滚打了6年。晓军多年从事刑侦工作,经验丰富。他常说勘察交通事故现场、破获肇事逃逸案件和刑警一个套路。共事期间,发生在大武口区多起重大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件全部侦破,大队连续3年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破案率达到100%。这离不开他的功劳。2007年的一天,市区下大雪,我们大队破纪录的接处了51起交通事故报警,晓军和大家连续17个小时奔波在大武口区各个街道事故现场。”

石嘴山市实验幼儿园保安商春海回忆:“这个胖交警每天下午都来我们幼儿园门口站岗疏导交通,护送娃娃们过马路,好多家长开车来接孩子图自己方便把车停在路边,容易堵车,他就不停地来回走着喊着,让把车都停到马路牙子上。没想到这么年轻就走了。”

王占军:倒下前坚守了三天两夜

王占军1968年4月2日出生在石嘴山市惠农区,1989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199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石嘴山市交警分局一大队秩序中队中队长。2017年3月17日20时45分,因连续多日工作突发心脏病,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9岁。

2017年3月16日晚,王占军带队开展查处酒驾行动至17日凌晨2时,回到大队又继续值班。3月17日19时35分,准备开展夜查的王占军感觉身体不适,在安顿了同事后回家服药。19时50分,王占军病情突然加重,家人连忙拨打120将其送往医院抢救,但最终还是走了。

在群众心中,王占军是有着亲民爱民情怀,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好交警。2017年春运期间,王占军在春运检查站执勤时,拦停了一辆小汽车。他并没有立即让驾驶人出示驾驶证,而是绕着车转了一圈,然后指着右后轮胎对驾驶人说:“快把备胎拿出来。”驾驶人顺着王占军指的方向一看,“怎么都瘪了,我说今天车开着怎么不对劲儿呢,太谢谢了,您可救了我们全家人的命啊。”“谢啥啊,我们不就干的这个活儿嘛。”说完,他让驾驶人取来工具,换好了轮胎,还嘱咐驾驶员将车开到汽修城进行全面检查。

“我和他共事10多年,他为警清廉,刚直不阿,从没有群众投诉他。他去世后,我们到他家里慰问才得知他的两个女儿一直有病,花了几十万元治疗费,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现在还在长期服药,每月药费都在3000多元,但是每年在基层大队上报的困难户中,都没有他的名字。”交警分局局长徐宁生提起王占军唏嘘不已。

在辅警王彦龙眼里,王占军不仅是自己的领导,更像是自己的父辈:“王队平时对我们就像是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关爱有加,从不摆架子。”2016年9月22日,汝箕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秩序中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执勤,确保救援道路畅通。秋天的山区到了夜间异常寒冷,大家冻得瑟瑟发抖。王占军便自掏腰包买了秋衣秋裤和棉大衣让大家穿上。“我知道,那些钱是王队准备寄给小女儿的生活费。虽然他从没说过,但我知道他两个女儿生病住院花了很多钱,他是真困难啊!但为了不让我们受冻,他却毫不犹豫地给我们买来了衣服。”

一大队大队长许继源回忆:“在大队工作的十多年时间里,王占军轻易不请假,好几次连公休都被他主动放弃了。在累倒之前,他白天执勤执法、走访检查,夜间开展酒驾查处,在工作岗位上持续干了三天两夜……”

杨珍:心中装着父老乡亲

2015年1月17日17时15分,海原县交警大队事故民警杨珍42岁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猝然倒在岗位上的他,永远离开了他无限热爱的公安交管事业。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经天纬地的业绩,但是在他平凡的从警生涯里,杨珍的音容笑貌却永远定格在了闪闪的警徽中,定格在了海原父老乡亲心中。

2015年1月17日,海原县境内普降中雪,路面结冰。16时5分,海原县交警大队接到110指令:海城镇张湾村路段一辆皮卡车翻倒在路边。接到指令后,杨珍带领辅警赵海龙、田崎材立即赶赴事故现场。16时40分,在处理完这起事故返回途中,他们发现路边有一辆小轿车侧滑翻倒在路基下,当即下车帮助推车。推车过程中,杨珍突然面色青紫、晕倒在地。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于17时15分离世。经诊断,杨珍系心跳呼吸骤停、心源性猝死。

赵海龙痛心地说:“杨哥带着我们一早晨就处理了5起事故,一天都没顾上吃饭,本来打算回大队后吃个热乎饭,又遇到翻倒在路基下的小轿车,如果当时不去推车或许杨哥还不会出事……但他心里总是装着乡亲们。如果能重新选择,相信他依然会这样做。”

同年1月18日,在海原县史店乡赵家山村通往杨珍老家的小路上,挤满了前来送别的群众。凄厉的寒风中,流淌着人们悲痛的泪水。一位须发斑白的八旬老人流着泪喃喃自语,“好人啊!可惜了。”在送别人群中,有个叫李世祥和杨珍因一次交通事故而结缘。李世祥回忆:“3年前,我叔叔遭遇车祸,导致双腿粉碎性骨折,被送往银川住院医治。当时杨珍负责处理此案,为了帮我们尽快追责索赔,杨珍当天就赶到银川调查取证,忙完后天都黑了。我说住下来第二天再回海原吧,杨珍却说回去还有工作要忙。”当听到杨珍牺牲的消息后,李世祥哭得不能自已。

交警工作除了苦、累、脏,有时候也会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在一起事故中,肇事车辆翻下路基,卡在一颗不大的树中间,下面就是几十米的深沟,车上隐隐约约还有被困群众。杨珍拦下准备下去的辅警,套上保险绳就下到事故车辆跟前,当他将车内被困的人员救出后刚刚离开事故车辆,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了,事故车辆压断树干滚下山沟。将群众救上路面后,杨珍一屁股坐在地上,好久都没缓过神来。

从警18年来,杨珍爱岗敬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自2009年在交警大队事故中队工作以来,无论是正常上班、还是节假日,只要辖区出现交通事故,杨珍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进行处理。杨珍积极查办各类道路交通事故案件2000余起,其中重特大案件60多起,破获交通肇事逃逸案30多起。仅牺牲当天,杨珍就带队现场勘查处理交通事故6起,用生命书写了对公安交管事业的无限忠诚。

周永新:用热血践行铮铮誓言

黄河哽咽悼战友,香山悲恸寄哀思。

2012年4月12日14时20分许,中卫市交通警察局沙坡头区四大队副大队长周永新在大队办公区被穷凶极恶的雷某朝胸口连捅数刀,经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无效牺牲。

后经调查,2011年12月19日,家住沙坡头区兴仁镇的雷某因编造自己的小客车车牌号从事客运,被沙坡头区交警四大队民警周永新查获,交管部门依法对其处以罚款。雷某遂对周永新怀恨在心,先后多次持刀到周永新所在单位寻机报复。2012年4月12日14时许,雷洋再次携带单刃刀潜入四大队,躲藏在办公区大院场所内,当周永新上厕所时,雷某持刀向猝不及防的周永新背部、胸部连续捅刺二十余刀……

在周永新的工作日志上,记录着周永新生前的最后的时光:4月11日,星期三,8时至12时,安排人员在S202线兴仁高速出口设点查车;安排一组队员在109国道设点测速;安排民警在S202省道巡逻查车;14时至18时,在中卫市政府参加公务员法律考试;和同事调查“4·10”重大交通事故。19时至23时,返回大队值班整理案卷,迎接第一季度执法质量检查。这段争分夺秒的日志,是战友们在整理周永新的电脑时发现的,见证了周永新对工作最深切的眷恋。

沙坡头交警四大队辖区人口10万左右,管辖着15公里国道、120公里省道、3个乡镇、20多个村以和十几所学校,而整个大队只有7名民警和14名协警。2011年10月大队组建之初,辖区交通状况并不尽如人意,黑车非法营运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扭转现状,周永新每天带着民警上路巡逻,查处各类违章;深入学校和客运企业,加强交通安全宣传;联系企业开辟专用校车接送学生,辖区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和好转。

四大队地处山区,周永新常常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节假日更是常常在单位加班,很少能照顾到家庭。但只要一回家,周永新都会抢着做家务,并给家人做一桌子的好菜。由于自己平时工作太忙,孩子一直由岳父母帮忙照顾。从未休过长假的周永新本打算在当年的五一放假带着岳父母及妻儿去兰州旅游,没想到竟成了对家人永远无法弥补的亏欠。

周永新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人民警察的深刻含义,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赖和赞誉,以热血践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铮铮誓言。

吴涛:牺牲前的最后七分钟

2014年8月14日23时43分,宁夏公安厅高速交警支队三大队民警吴涛在处理一起车辆追尾交通事故时,不幸被后方一辆冲入警戒区的小轿车撞伤。8月15日2时,吴涛经抢救无效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29岁的美好年华。事故发生后,战友找到吴涛最后一次出警执勤时佩戴的执法记录仪,里面清晰地记录了他牺牲前的最后7分钟。

执法记录仪显示,吴涛于事发当日23时36分到达事发现场。警车闪着警灯停在事故车辆后方,前方不远处可以看到一辆小轿车和一辆货车追尾的现场。吴涛从警车旁向事故车辆走去,迎面走来了货车驾驶员。23时38分,小轿车的驾乘人——一名身穿玫红色风衣的女子和一名身穿白色外套的男子迎面走来。吴涛的第一句话是询问对方是否受伤,紧接着是一连串关于事故方面的询问。

自称驾驶员的女子说不清事发时的具体情况。23时40分,吴涛和该女子一起走到事故现场后方,寻找事发时对方所说的踩刹车的地方,查看路面的刹车印记。天色很暗,手电的光影里出现了紧挨护栏行走的当事人,而吴涛则走在外侧的警戒锥桶边。

“这是玻璃碎片,这是前挡风,这是反光镜,这就是撞击点,没有刹车印呀,我给你照着你看,你踩刹车了吗?”吴涛复核现场时问。

“踩了。”女子回答。就在这时,小轿车的两名当事人掏出了钱,硬往吴涛手里塞,吴涛接连14次回应对方:“钱拿上,你们把钱拿上……你们要是再这样,我就把这些钱捐出去。”

吴涛和女子还在继续寻找刹车印记。

23时43分12秒,执法仪屏幕里出现一束强光,紧接着意外就发生了。时间定格在23时43分17秒,一辆轿车呼啸而过,同事悲痛的呼喊声意味着不幸降临到了吴涛身上。

事故发生后,吴涛同志被紧急送往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抢救。经诊断,吴涛全身多处骨折,颅脑损伤,失血过多。2014年8月15日2时,吴涛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参加工作5年来,吴涛始终坚守在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勤奋工作、无私奉献,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展示了宁夏交警的良好形象。

吴涛曾在笔记中这样写道:“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它就是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震彻心扉,它就是热血豪情,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的坚持。”他做到了!

马涛: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干好

马涛生前系宁夏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支队二大队辅警,2018年4月22日在工作岗位上因公殉职,年仅36岁。他于2004年进入宁夏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参加工作,虽然他是辅警,但他却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交通管理的工作中去,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生活中,马涛是一个好儿子、好大哥、好丈夫、好父亲,作为家里的长子,他肩负起全家的重担,本来他家在银川,本人也在离家较近的十二大队工作,但为了能照顾上住在平罗县已经年迈的父母,他申请调到了距离平罗近的二大队工作,担当起了百善孝为先的长子之责,为了妹妹的工作,他多方奔走,为了妻儿他两头奔忙。马涛是一个厚道的人、乐于助人的人。单位的同事有什么事情都乐于向他求助,他总把同事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

2012年马涛在参加支队组织的活动时,不慎造成右脚粉碎性骨折,在伤势没有痊愈的情况下,他拖着伤腿就来上班了,同事都劝他等伤好了再来上班,而他却憨厚的笑着说:“在家也是闲着,我来单位能值班接电话,没事的”。他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对交管事业的热爱。记得有一次,马涛在京藏高速惠农收费站点岗时,一辆满载蜜蜂的大货车驶出收费站时,车上的蜜蜂到处飞舞,马涛躲闪不及,被一只蜜蜂蜇到了眼皮上,造成他眼睛红肿,疼痛不止,带队的领导劝他去医院看看,他却说:“没事的,眼睛好着呢”,硬是坚守在岗位上。第二天,马涛被蜜蜂蜇伤的眼睛肿的像鸡蛋那么大,大队领导劝他赶紧回家休息到医院看看,他却没有回家仍旧坚守在岗位上。

马涛在工作中从不挑肥拣瘦,从来都是主动承担重担,每当节假日和重大安保任务期间,大队的工作任务都会变得异常繁重,马涛总是主动找到大队领导要求给自己多安排工作。2018年4月21日晚上21时,马涛和队上民警从平罗前往惠农主线治超站备勤,巡逻途中还纠正了一起违法行为,晚上22时45分左右到惠农主线治超站备勤室就寝前,他还和民警聊了会天,没想到次日7时50分民警就叫不醒他了,120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到现场全力抢救,经抢救无效,马涛永远地离开了他最热爱的岗位。

平凡孕育伟大,简单彰显崇高,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干好,就不简单。作为一名普通的辅警,马涛在本职岗位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倾尽对公安交管事业的万般情丝,燃罢蜡芯照亮辖区每一寸土地,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为民服务的真谛。(记者 陈世伟 刘炳宇 马妮娜 通讯员 张晓龙)


法治三分钟|没看错!吴京、黄渤、沈腾、韩寒坐...

系列专案侦破后,电影高清盗版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近期热映的院线电影均未发现被高清盗版情况。

获刑20年!湖北孝感“虾霸”的江湖末路

近期,孝感市孝南区人民法院对李磊等18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一案进行公开宣判。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刷屏了!儿子日记惹哭硬汉老爸,不止是感动……

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