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交通大整治成效如何?如何管好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强制粘贴交强险纸质标志何时能取消?
29日上午,上海市交警总队邢培毅总队长来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2019上海广播民生访谈”,就多个热点问题作出解答。
三年交通大整治成效如何?
邢培毅:交通违法少了、文明礼让多了
上海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已有三年,在全国都引起了广泛影响。邢培毅这样总结这项行动取得的成效:交通违法少了、文明礼让多了。
“应该说,经过交通大整治,上海变得更美了、更有品味了,大家都在享受这种美好的秩序。”邢培毅说,经过这三年的交通大整治,相信每个交通参与者都有这样的感觉:以前乱按喇叭到处都是,现在几乎听不到了,整个城市更加安静了,大家的工作生活环境也更加舒适;车辆乱停乱放的也少了,大家会很自觉地把车辆停进停车场或停车库,淮海路、南京路等一些著名道路变得更加清爽更加整洁;乱变道乱加塞也明显减少,“开车一族”不用担心急刹车,上下班的心情也好;同时,礼让行人和交替通行也渐成气候,一些路口“司机礼让,行人快走”成为了大家共同的习惯。
据邢培毅介绍,交通大整治期间,上海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稳步提升,交通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持续下降,2018年同比分别下降了6.3%、5.2%和6.8%,创历史新低,日均交通类110警情同比下降5.6%。
“应该说,上海的道路交通管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效,离不开市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邢培毅表示,今年,上海公安将继续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各类交通违法进行整治,同时,重点加大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的攻坚整治,努力让上海这座城市变得“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上海将取消强制粘贴交强险纸质标志
据邢培毅介绍,从今年5月1日起,公安和保险部门联手将在上海推行机动车交强险“免粘贴”“免提供”“免携带”。
今后在上海通行的车辆交强险不用在挡风玻璃上粘贴标志,办理上牌、验车等业务时不用再提供本市纸质交强险保单;遇到事故时,即使不带交强险保单也没关系,交警部门会通过后台查询。
与此同时,上海交警APP里面也新增了“交强险信息”功能,驾驶人登陆后,名下的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将自动关联;驾驶人在办理验车业务或在道路上行驶时,可直接展示“上海交警”APP里面的“电子保单及电子标志信息”供民警核对。
此外,与上述规则对应的处罚也有相应改变。邢培毅说,5月1日起,道路上执勤民警对未粘贴保险标志的机动车,不再以未粘贴保险标志为由予以处罚或扣车。
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最“难管”
上海将加大相关电子警察的研发力度
上海交通大整治中进行到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于非机动车和行人。邢培毅表示,将加大“电子警察”的研发力度,实现对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的“电子警察”执法及前端提醒功能。
在南京西路非机动车禁止通行路段,交警拦下违法骑车人(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在上海,非机动车和行人‘量大面广’,而警力有限,据我们最新统计,全市共有6729名交警。”邢培毅坦言,上海作为特大型国际都市,交通出行繁忙,特别是行人和非机动车体量大,有限的交警数量很难对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实现“零盲区”管控。
目前,全市公安正在开展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将立足街面、社区和源头三个维度,通过推动落实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强化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的“全方位”监管。重点聚焦四个方面:
一是无牌电动自行车和加装动力装置的人力三轮车;
二是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占道、闯禁;
三是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
四是行人和非机动车越线等灯。
“交通管理是久久为功的事情,交通整治不能一阵风,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邢培毅表示,目前,市公安局每周都要进行一次集中攻坚整治,全市2500个治理点,基本覆盖了各个角落,整治力度之大、整治范围之广都是很有震撼力的。
长宁交警在新华路地道外查获多起非机动车违法(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邢培毅透露,在管理措施上,上海警方还将加大“电子警察”的研发力度。推动RFID电动自行车电子号牌、行人过街提示系统等科化项目建设,实现对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的“电子警察”执法及前端提醒功能。“今后的电子警察会越来越高级,现在的‘13合1’,可能以后会有‘14合1’、‘15合1’。”邢培毅说。
上海正试点利用非机动车电子号牌
实现“电子警察”式执法
快递、外卖骑手为了能够“多接单”、“赶时间”,往往知道交通法规但又无视交通法规,闯红灯、抄近道、闯禁区等交通违法较为普遍,这也是上海警方一直高度重视的现象。邢培毅透露,徐汇、普陀两区正在试点一项管理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的技术手段,即为非机动车安装“RFID电子号牌”。该技术能实现电子警察执法的效果,条件成熟时将推广至全市。
一名快递员在世纪大道、浦东南路路口因在机动道上骑行被交警处罚(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简单点说,‘RFID电子号牌’就是在电动自行车车牌里安装的一个芯片,是一个很小的射频装置。这个芯片能自动识别、传输、处理电动自行车的相关行驶信息,也可以帮助实现电子警察执法。”邢培毅说,从试点情况来说看,这项技术的执法效果非常好,有效提升了执法管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他表示,接下来将根据试点情况,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这项技术手段推广至全市非机动车上。
饿了么志愿者小王拦下美团同行进行劝说(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邢培毅表示,考虑到快递、外卖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高发、多发的现状,与企业“薪酬结算”方式不合理、对下属骑手日常管理不力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上海交警与“饿了么”“美团”公司率先试点建立了“一人一车一证一码”等12项交通管理机制。从相关制度落实情况看,“美团”、“饿了么”骑手交通违法乱象与之前相比有明显改善。
目前,警方正抓紧与各快递、外卖企业协调联系,拟在上海所有快递、外卖企业中推广这12项交通管理机制,打造全市统一的监管模式。在此基础上,将充分运用《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未落实主体责任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的企业、安全责任人予以处罚。近日,浦东公安分局已对相关快递、外卖企业开出了第一张罚单,对“美团”公司罚款1万元;对“美团”“饿了么”“申通”公司安全负责人,分别处以500元罚款。
上海建成300余套“多合一”电子警察设备
功能最多的达到“13合1”
作为交通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的“电子警察”系统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邢培毅表示,这几年,上海交警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电子警察”效能,除了查处机动车超速、闯红灯、违停等一些“常规武器”外,还不断研发查机动车鸣号、噪音、不系安全带、加塞、非机动车逆行、行人闯红灯等“超常规武器”。最新上线的抓拍大型车右转不让直行的新型“电子警察”,以抓拍大型车辆不让非机动车为主,可以有效预防“包饺子”事故。同时,将加快“一次连续变换两根车道”等最新型“电子警察”的试点推广工作。
与此同时,上海交警也在不断推动“电子警察”集成化、智能化发展,对原有“电子警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一套设备抓拍多种交通违法的“多合一”功能。目前,全市已有300余套“多合一”电子警察设备,其中,功能最多的已达到“13合1”,可同时查处逆向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斑马线掉头、大弯小转、左转弯不让直行、闯非机动车道、违法变道、不礼让行人、横道线停车、网格线停车、滞留路口、加塞、越线停车。
怎么知道有没有被电子警察抓拍到?邢培毅表示,上海交警已于2016年8月开设了“电子警察”的“短信即时告知”功能,目前已累计发送服务短信106万条。
“如果你开车时被拍到违法,系统会在2-3秒内发短信提醒你。在工作中,我们也会收到一些群众反映,未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提示短信,经我们核查,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车主的联系方式,特别是手机号码发生变化后,没有及时更新。”邢培毅提醒广大车主,联系方式改变后要及时变更信息,“变更其实很容易,不需要本人到公安交警部门去办理,通过上海交警APP就能很方便地进行更新。”(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