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大同市,寒风依旧。近日,记者几经波折,见到了奔波在调解路上23年的大同市新荣区司法局西村司法所所长、西村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省人民调解专家库成员魏官元,听这位老司法讲述不一样的调解实录。
当天上午,魏官元受邀参加新荣区举办的“领头雁”培训班,并在培训班上讲解了有关基层的法律法规。“老魏的讲解,客观和主观结合得好,把硬法律讲成了软话语,受益匪浅。”与会者每次听到魏官元的讲解,都能从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基层调解新理念。
“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幸运的事。”魏官元1994年分配到新荣区西村乡党委办从事文秘工作。日常工作中,遇到群众找乡里解决纠纷,魏官元往往用几句话就能准确抓住群众的诉求要点,帮群众想办法解决矛盾。看着群众满意的笑脸,魏官元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从那时起,他渐渐对调解工作上了心。
这一上心,魏官元就完全扑在调解事业上23个年头。这一条别人眼中的“麻烦”路,也让魏官元收获了来之不易的荣誉:
2010年“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016年“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17年度“省级平安示范家庭”,2018年“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度“全国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2018年度“全国模范司法所长”,2018年山西“最美基层干部”,2018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18年大同市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大同市第二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提名奖。
脑子里有“货”
才能让人信服
“要想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不但要有人格上的亲和力,还得脑子里有货。”魏官元说的“货”,就是多年手不释卷的法律知识。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沉侵在各种法律法规读本中。
“现在的矛盾纠纷逐渐从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小额债务、轻微侵权等常见多发的矛盾纠纷,向土地承包、损害赔偿、拆迁安置、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难点纠纷扩展,这就要求像我一样的人民调解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热点。”魏官元认真地说道。
2017年,国家环保督察组限期新荣区彻底整治环境污染企业。西村乡辖区的两座砖窑、8家洗煤厂都在取缔范围,这些企业因前期投资巨大,强烈拒绝拆迁。
时间紧,任务重。魏官元立即整理了依法行政的相关资料,对乡村两级有关人员开展了集中培训,确保取缔工作严格依法开展;他又跑遍全部取缔范围的企业,耐心讲解国家环保政策及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和中央打击污染狠抓环境保护的决心。耐心阐明国家依法取缔达不到环保要求、未取得环评手续企业的做法完全符合法律规定,使污染企业充分认识到污染环境的危害和违反的法律法规,让他们打消了侥幸心理。
郑某对取缔工作最为抵触。他开办洗煤厂多年,看到洗煤厂能挣钱便将全部积蓄拿出,并贷款500多万元新建两座洗煤机。郑某对魏官元说:“魏所长,你啥也别说了,政策法律我都知道,我是违了法,取缔也没错,可我的情况你也清楚,拆了厂子我们全家都没法活了。”
强制拆除厂房,投入打了水漂,后续工人的薪资问题也可能引发大矛盾。绝不能强行拆除,一定要想个万全之策。魏官元在多次安抚郑某一家的同时,不断查找相关案例,寻找解决之道。7天7夜,凭着一股钻劲儿,魏官元为老郑的厂子找到了出路:一家企业愿意与郑某联合办厂,利用郑某洗煤厂的场地,建一座符合环保的大型洗煤厂。
郑某拿着魏官元给他起草的建厂申请,眼含热泪地说:“魏所长,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们都不知道出路在哪。”
“光讲大道理起不了实质作用,你要用法律帮大家分清利害,人说的不算,法律才是真正保障公平正义的利器。”魏官元深有感触地表示。
“三看”显妙用
调解矛盾就靠它
根据多年的调解实践并借鉴先进经验,魏官元总结出了“三三”调解法,在新荣区开展调解讲座,毫无保留地传授调解方法,极大推动了全区人民调解工作。
“三三”调解法中的“看人、看事、看原因“三看”法,可谓是魏官元的调解法宝。
看人——
“不管什么样的纠纷,终归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调解也要‘因人施策’才能尽快入手。”
在一次调解猪场亡人纠纷中,亡者家属要300万元赔偿。当魏官元了解到其是高学历人群,定是知法懂法,便直接问:“你们说赔偿是按照法律规定算,还是想象的要?”于是,这起纠纷瞬间从漫天要价回归到理性。魏官元当即按照法律进行了估算,又从责任上进行划分,最后补偿款定为13万元,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
看事——
“什么样的纠纷选择什么样的调解方式。如果是侵权纠纷、合同纠纷就用‘释法定责法’,严格讲透法律规定,按照法律规定估算责任及赔偿数额,然后互谅互让,促成和解;如果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法律有明确的依据,按依据估算数额协商赔偿,比较公平,当事人不会反悔;遇到婚姻、邻里纠纷就用‘亲情感化法’,容易调解成功;没有证据明确的纠纷,就用‘糊里糊涂法’。”
一次,魏官元调解新荣区镇河堡村郭某和刘某的纠纷。原来,郭某从刘某处买到的饲料给绵羊喂食后,绵羊死亡,两人因此纠纷不停。魏官元先后联系了生产厂家和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测饲料,结果两次检测饲料都合格。但羊毕竟死了,考虑到这事如果诉讼也属疑难案件,魏官元就采用“糊里糊涂法”,大体估算双方均可接受的数额,最终刘某补偿郭某10400元了结纠纷,双方言和。现在,郭某仍从刘某处购买饲料。
看原因——
“先了解纠纷的起因,看是不是过去有什么过节。有时候纠纷可能是个由头,这种纠纷就事论事不可能顺利调解成功,就得用‘慢火’细致查找根源,找到源头直接说出,更易于化解。”
在调解镇虏堡村常某与刁某因羊群吃黍子引发的纠纷时,魏官元发现本来事情不大,刁某却索要2000元赔偿,且态度强硬、寸步不让。通过深入了解,魏官元发现双方原来有过节。经耐心疏导,双方冰释前嫌,常某赔偿800元化解了纠纷,也解开了双方多年的积怨。
网上网下24小时
开启全时空调解模式
今年1月,“老魏网上调解室”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据了解,自公众号上线后,现在找魏官元进行调解的矛盾有三分之一已通过网上调解,80%的群众咨询可通过网上或电话答复。
虽然减少了群众的路途劳顿,但却加大了魏官元的工作量。可是执着的魏官元没有怨言也没有停歇,“老魏党员调解车”仍然驮着魏官元翻山入村,实地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形成了“网下+网上”24小时的全时空便民调解模式,实现了随时随地随身服务群众。
魏官元下基层进行调解还有个诀窍:在调解时,如无需保密的纠纷,一律公开调解,邀请干部群众参与或旁听调解,达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不但就事说事化解矛盾,还要让群众在关注的过程中,类比自家可能遇到的类似事件,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知道怎么解决矛盾、怎么预防矛盾,更主要的是怎么把日子过得更好。
(本文转自山西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