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电视台做被告的一起名誉权纠纷,被《法治天下》报道特别关注

2019-04-27 22:52  来源:“上海宝山法院”公众号  责任编辑:刘杰
字号  分享至: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w0863gp1wu3.html

一则与高考有关的新闻报道

一款数据错误的志愿填报软件

惨遭误导的高考考生家长

自觉委屈不已的软件开发公司

被起诉的广播电视集团

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

法官将做出怎样的判决?

近期,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法治天下》栏目,播出由上海宝山法院民事审判庭宋佩法官主审的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

“小夏热线”是浙江经济生活频道的一档新闻监督类节目,在浙江省范围内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和认可。

2017年8月,“小夏热线”接到了市民杨女士打来的投诉电话。

杨女士反映,2017年6月,儿子参加高考,为帮儿子挑选一所满意的大学,她购买了某高考志愿填报导航系统软件(以下简称志愿填报APP)。

使用一段时间后,杨女士发现志愿填报APP中的部分信息与学校官方发布的不符,儿子的志愿填报受到很大影响。

2017年8月,“小夏热线”在浙江财经频道报道了消费者杨女士的亲身经历。

同年8月,APP开发公司看到自家志愿填报APP上新闻了,而且是以负面的形式,遂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制作该新闻的某广播电视集团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侵权,并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各项经济损失13.3万元。

庭审中,开发公司诉称,志愿填报APP是公司多年研发,并已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的专业软件,上市几年来一直口碑不错。电视台的节目对该软件作出了负面、严重失实的报道和评论,对公司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侵害了公司的名誉权。

广播电视集团辩称,该栏目是以报道消费维权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性新闻节目,本次报道来自消费者杨女士的亲身经历,且杨女士在记者以及镜头前对高考志愿填报APP的操作和信息比对过程是完整展现的,电视台是如实报道,未歪曲事实。栏目对该事件的评论也只是基于事实而作出的合法评论。

上海宝山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电视台通过采访消费者的方式,结合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对事情经过进行报道,该报道较为客观、真实地记录了被采访对象的陈述内容及事情经过,内容属实,不存在歪曲事实进行报道的情况。报道中评论所用语言也未超出正常的舆论监督和批评的范围,不存在侮辱、贬低、诋毁APP开发公司的情节。因此,该报道应为电视台正当行使舆论监督的行为,不构成对APP开发公司名誉权的侵害。据此,驳回了原告的所有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