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高墙内的不寻常的“世界读书日”

2019-04-26 16:50  来源:“上海监狱”公众号  责任编辑:杨少伟
字号  分享至:

读书的传统早已沉淀在中华民族的性格深处,多耕读一分,就多一分深刻的见解。

在世界读书日之际,宝山监狱开展了一次不寻常的读书日主题教育活动,之所以说它不寻常,是因为 他们读的不是一般的书,而是服刑人员的判决书。判决书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深刻揭示和解剖,是对服刑人员特殊人生经历的权威性判定,更是他们服刑改造首先必须读好的一本“书”。

心有千千结,警官帮他解疑

“罪犯不认罪服判,除了对法律的认识理解有偏差之外,更多的是思想上、心理上的因素在作祟,因此,我们在对罪犯普及相应的法律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深刻了解他们不认罪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新收中心民警费解琳说。

新收罪犯林某就是一个例子。他觉得这次服刑改造不仅断送了大好青春,而且成为了家庭的罪人,所以就通过不认罪来逃避现实。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主管民警以林某家人为突破口,向他们分析了林某的思想状况。他的父母随即写信规劝他:“你一定要深刻认识自己的罪错,在里面好好改造。什么时候你都是爸妈的孩子,一定要争取早日回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终于解开了林某的心结,他在这次读书活动中感慨地说到:“感谢政府警官帮我解开了思想包袱,今后我一定真诚悔过,积极地改造。”

通过组织服刑人员以自己的犯罪和改造的经历现身说法,更能引发服刑人员的思想共鸣,帮助更多的服刑人员迈过心里的一道道坎,解开心中的一个个结。

回首来时心酸路,迈出新生第一步

拿着判决书站在讲台前,俞某讲述起自己不认罪服判 的漫长申诉历程:“刚投入改造,我也是不认罪、不服判,并且执着地申诉了七八年。当年和我一同来到宝山监狱,刑期差不多的人,他们有的减了好几次刑,有的已经出狱。而我因为不认罪,不符合减刑条件,至今也没有减过一次刑。看看自己漫长的刑期,回首当初的执迷不悟,心里真是非常后悔,太不值得了。”

多年以来一直不认罪,俞某已经成为一名典型人员,民警在他身上也是下足了功夫,采用多种方式耐心细致地帮助他解开心锁。既帮助他协调解决家庭矛盾,更帮助他增强对法律的敬畏意识,引导他深刻反思自己的犯罪对社会、家人造成的巨大伤害。终于,俞某成为一名“不认罪罪犯转化”这一堂课的“讲师”。面对全体服刑人员,他毫无保留地剖析了自己曾经顽固灰暗的思想和为之所付出的惨痛代价,说到动情处声泪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