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兑现“真金白银” 辽宁将当事人权益维护到位

2019-04-25 21:51  来源:辽宁日报  责任编辑:赵利丽
字号  分享至:

  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辽宁打了个翻身仗,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4月14日召开的辽宁省委政法工作会议透露一组数字:2018年,全省法院执行到位金额同比增长85.73%。法院系统受理案件104万余件、审执结78万余件,同比分别上升10.16%和26.65%,结案率全国排名上升11位——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辽宁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省执行工作在全国的排名相对靠后。攻坚执行难,打赢这场硬仗,辽宁必须付出超常的努力。

  奋起直追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我省是怎么做到的?

  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生效裁判如何执行到位?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何维护到位?

  请看调查——

  引子

  今年元旦期间,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针对农民工欠薪案件采取集中执行、突击执行,执结到位金额近5万元,陆续为23名农民工返款。

  被执行企业无办公场所、无任何财产,法定代表人为外籍身份且身在国外,400多名业主的切身利益渴望得到法律保护……去年国庆节前夕,锲而不舍的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沈阳A置业”系列执行案。

  以精准的举措、超常的力度,攻城拔寨,不畏艰难,全省法院努力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让“真金白银”尽快落入权利人口袋。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裁判的价值在于执行。长期以来,执行难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找出执行难症结所在,推进解决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顽疾,注定要使出全力打一场攻坚战。2018年,我省“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省委主要领导提出把“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纳入综治考核的重要内容,省委组织召开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全省上下按照中央部署要求,进一步突出重点,以硬措施保障硬任务,确保按时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到2018年6月,在最高法考核的21项指标中,我省绝大多数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到2018年底,我省从根本上扭转了执行工作居后的局面。

  “强力推进,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格局。”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一庭庭长张克研告诉记者。

  “一把手抓,抓一把手” 各级法院 “上下一盘棋”凝聚合力

  “在今天召开的辽宁全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3位基层法院院长作了经验介绍,3位基层法院院长作了表态发言。更触动与会者的是,省法院院长张学群直接约谈了解决执行难不力的11位基层法院院长。”

  这是去年7月16日的一则报道,焦点集中在省法院压实“基本解决执行难”主体责任的实际举措。

  确保如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必须用非常之举,举全院之力。省法院执行二庭庭长李应天告诉记者:“紧紧依靠党委及政法委领导,全省各级法院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全力深入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

  动真碰硬,全面督导,压实责任。全省三级法院院长、执行局局长层层下达“军令状”,落实主体责任;省法院建立了“院长之声”微信群,对三级法院院长和执行局局长实时指挥、实时调度、实时催办;院领导坐镇执行指挥中心,每半月听取下级法院工作汇报;三级法院逐级实施领导包保联系点制度,省法院派出4个巡查督导组包片负责,务实推动。

  “仅去年上半年,省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对下辖法院督办就达332次。”李应天介绍。

  上下联动、挂图作战,实时调度、实时指导、实时催办,省法院牢牢把握执行指挥督导的主动权。

  “报告院长,古塔区人民法院参加‘假日行动’干警47名,集合完毕,请您指示!”去年10月1日,锦州市两级法院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举行假日“猎赖”行动启动仪式,开始打响攻坚战役“第一枪”。

  这也是全省法院发出“基本解决执行难”“80日攻坚”突击战号令后,全省法院执行攻坚开展“假日行动”的一个缩影。

  开足马力开展“一体化”执行,沈阳、鞍山、阜新、盘锦、葫芦岛等中院将辖区关联案件合并执行,中级法院协同办理;协调联动部门“加班”,鞍山、锦州等地协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和车辆管理等协执单位配合查询……

  7天里,全省法院执行局24小时接收举报线索,执行干警24小时随时出发直扑“老赖”,全省法院共执结案件2157件,执行到位金额6.08亿元,拘传986人,拘留479人,查扣车辆51台,腾迁房屋61间。

  “上下联动拧成一股绳,类似的专项行动持续开展,使执行工作更为高效。”张克研说。

  “过去,各基层法院查人找物,是两个法官一台车,又难又慢。”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院长钱雷深有体会,“如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方面向执行工作倾斜,执行人员、执行员额法官的比例有保障,执行工作的警务保障大为提高,一批积案旧案迅速解决。”

  流程再造,繁简分流 执行法官不再“各自为战”,缓解案多人少压力

  4月8日上午,记者走进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执行事务中心,这里与诉讼服务中心毗连,导诉、立案、查询、咨询窗口一应俱全。

  一名在立案窗口递交材料的律师向记者介绍,“以前来法院执行,我们都不知道找谁、怎么找,更别提当事人有多迷茫了,常常要往返法院很多次。现在到法院立案,都知道去诉讼服务中心,大家都希望有一个执行的公共服务场所。这不,在这个执行事务中心,当事人的有关执行诉求可以在这里‘一站式’提出,‘一站式’解决了。”

  “一站式”服务、“一站式”解决,受益的不仅是当事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执行事务中心主任夏明宇告诉记者,执行工作,个案耗费资源过高、执行效率较低、法官繁杂事务缠身、执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都是难点。他介绍,“以前是谁的案子谁查控,互相不通气。曾经发生过我院前后5分钟内两拨执行员到同一家银行冻结同一账户的情况。”

  为了彻底解决单打独斗、个案耗费资源过高的问题,夏明宇所在执行事务中心把37个节点中的共性事务全面集约起来,集中送达、集中查控、集中保全实施……通过对内的事务集约,37个流程节点中的前5个节点全部在执行事务中心“一站式”完成,一方面把法官从繁杂的执行事务中彻底解放出来,同时也全面规范了执行工作标准。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该执行事务中心共接待群众1万余人次,绝大多数申请人只需一次立案、一次领款,两次往返法院,就可以办完一个案件。“通过我们的细致、深入沟通,把当事人的诉求理解透,再规范地传递给执行法官。当事人面对的是一个专业化的服务团队,执行法官面对的也是专业化的执行需求。”夏明宇告诉记者。

  简案不快、繁案不精,层层压箱底,是制约执行质效的关键问题。该执行事务中心成立之前,执行工作“各自为战”现象突出。依托执行事务中心,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构建了“执前督促-快速执行-专业实施”分层递进的繁简分流机制。

  2018年,该执行事务中心通过执前督促、快速执行,执结案件995件,占执行实施结案总数的32%,实际执结率达到91.45%,平均结案用时不足30天。

  据省法院执行局局长王宏介绍,在我省,不少基层法院打破分案惯例,繁简分流,实现了简单案件快速办、疑难案件集中办、专项案件统一办,集约办案资源,切实提升了执行质效。

  智能化,服务外包,社会联动 查人找物、财产变现 不再那么难

  4月10日下午,在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采访,记者一度以为走错了地方——除身着制服的执行干警外,还有邮政部门、银行、司法辅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忙碌。

  张慧君来自邮政部门,专门负责邮寄执行送达通知书、执结案件回访单等法律文书,平均每天发件200余件。

  利用社会资源,引进社会上的专业力量共同参与解决执行难工作,和平区法院执行局不断创新,是为了对症下药破解查人找物难、财产变现难等问题。

  携手阿里巴巴公司,搭建智能办案平台,共同研商创建从执行自动立案系统延伸自动化报结系统的一整套执行智能化办公系统,借助科技力量攻坚执行难。

  目前,执行智能立案系统、执行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执行文书自动生成系统、网拍自动上传系统、网拍评估自动化系统正在建设中。“通过以上智能系统建设,将建成执行信息化办案平台,实现‘借力智能信息化,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 和平区法院执行局局长张冶告诉记者。

  在省、市两级法院的支持下,和平区法院在全省率先实行网络司法拍卖,专门制定了《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暂行管理办法》,解决财产处置难题。去年以来,该院逐步完善网络司法拍卖辅助机制——为保障拍卖房产及时进入拍卖程序,由执行法官提供专业法律指导,网拍事务性工作交由网拍辅助机构全程负责,从执行立案延伸至成交过户手续移送房产管理机构。此外,该院与银行合作司法拍卖的相关贷款业务,提高网拍成交率;与市房产局沟通协调拍卖成交房产过户办证流程,开设“绿色通道”,缩短办证期限。

  力破执行难,需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工作体制机制,维护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

  省委、省政府“两办”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党政机关、省(中)直各单位、人民团体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建设。

  省法院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出台《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突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用足用好各项强制措施,加大对拒执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戒和打击力度。

  去年,全省各级法院集中开展“五个一批”活动,对拒不执行的依法罚款一批、限制消费一批、失信惩戒一批、拘留一批、移送拒执罪一批,始终保持严打拒执的高压态势,形成对失信被执行人的强大震慑,敦促其积极主动履行义务。

  “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后,联动机制逐步建立,执行查人找物的瓶颈正在打破,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之网越织越密。”省法院副院长闫振喜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权利人及时实现合法权利。”


法治三分钟|相声演员大兵实名举报黑恶团伙 中 ...

大兵称,他举报后遭报复,门口被拉欠薪横幅,墙上被泼油漆。嫌犯被抓后,大兵向公安部门送去锦旗。

获刑20年!湖北孝感“虾霸”的江湖末路

近期,孝感市孝南区人民法院对李磊等18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一案进行公开宣判。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刷屏了!儿子日记惹哭硬汉老爸,不止是感动……

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