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下8个月,我会珍惜在岗的分分秒秒。”年近花甲之年,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陈浩海对岗位工作倍加珍惜,他说,自己会分秒必争,为人民服务,站好“最后一班岗”.
凭借多年不断积累的工作经验,陈浩海对各派出所的管辖范围了如指掌,对各辖区发生的每一起案情总能及时、准确地做出应对。
陈浩海及时调度处理各类警情 记者符传问 摄
4月20日8时30分,陈浩海按时与同事交接班,作为秀英公安分局指挥室指挥岗的负责人,在接下来的24小时,他将坚守在岗位,直至下一个同事来接班。
指挥室作为辖区的“中枢系统”,承担了上传下达、指挥调度的工作职能,如何短时间内将指令准确发出?当天,记者跟随陈浩海进行了一天的体验采访。
指挥调度处理近30起警情
9时30分许,指挥室变得忙碌起来,在接到海秀西路一起手机盗窃的警情后,陈浩海不假思索,拿起对讲机,通知便衣队安排人员尽快前往,在听到对方回答“明白”后,他才将对讲机放下。
工作中的陈浩海 记者符传问摄
陈浩海告诉记者,按照常理,发生了盗窃案件,要通知辖区的派出所警力前往,但刚刚接到的案子,报警人说怀疑嫌疑人就在现场,所以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才将案件转给了便衣队。
2002年以来,陈浩海便在指挥室工作。接警、处警,何种警情安排哪个单位警力,他都再熟悉不过。听到警情发生位置,他立马能意识到是哪个派出所的辖区。多年的工作经验,已经让秀英辖区的地图刻在他的脑海。
“刑警大队,请安排警力去往现场”“属于秀英派出所辖区,转给他们”“让长流派出所安排警力去现场处理”……临近中午,指挥室已经接处了近30起警情。整个上午,陈浩海守在岗位上,或是亲自处理警情,或是协助同事接处警。
“海哥业务精通,遇到特殊案件经常给我们指导,他以身作则,给我们年轻人树立了榜样。”一同当值的指挥室辅警蔡伟雄对着陈浩海工作的背影竖起大拇指。
中午跟踪案件反馈情况
13时许,当班警力轮换吃过午饭后,继续坚守在岗位上。正处于群众午休时间,加之室外高温炎热,指挥室的警情也随之减少,但陈浩海并没有放慢工作节奏的意思。
陈浩海不时与同事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想法,切实作好传帮带。 记者 符传问 摄
“长流所吗?你们上午的警情还没有反馈,请尽快反馈情况。”陈浩海拨通了长流派出所的电话,跟踪上午的一起盗窃手机案件的进展情况。
跟踪案件进度是指挥室的工作职责之一。按照规定,在城区的要求8分钟内到现场、郊区15分钟内到现场。辖区派出所要出警到现场并反馈,警情处理也要在一定时间内给予情况反馈。
在众多的警情中,相当一部分是12345热线转来的群众求助,因此,进度反馈不仅意味着案件的推进,更关系到群众的满意度。指挥室作为群众与公安机关连接的中转站,陈浩海深知其中利害。
网上巡查辖区重点管控区域
指挥室不仅要确保“指令下得去”,还要保证“情报上得来”.要确保辖区稳定平安,实时掌握辖区的不稳定因素至关重要。
16时许,指挥室接到的警情又逐渐多起来,陈浩海利用处理警情的间隙,通过监控平台在电脑上开始巡逻。
在工作中的陈浩海 记者 符传问 摄
“你看,这里是汽车西站,画面很清晰,有什么特殊情况可以随时发现。”陈浩海通过电脑屏幕向记者展示辖区的重点管控区域,他说,通过网上巡查,可以掌握辖区情况,及时隐患消除。
抓住一切细节、防止蝴蝶效应,是陈浩海多年来在指挥室工作总结的经验。
“一个简单的案件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群众的激愤,一个隐患处理不好,也可能引起重大案件,我们就是要避免这些可能性。”陈浩海说,自己的岗位是平凡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容不得丝毫闪失。
孜孜不倦,守护一方安宁。当天18时许,记者离开指挥室,陈浩海仍坚守在岗位。9.5个小时连续工作,只是他41年来从警生涯的缩影,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公安民警的忠诚与担当。(记者和婷婷 黄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