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遇事找法 解决问题用法 法律阳光温暖宁夏山川

2019-04-21 11:55  来源:宁夏日报  责任编辑:赵钰
字号  分享至:

  目前,宁夏已建立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2个,建成率100%;建立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43个,建成率100%;建立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809个,建成率100%。同时,宁夏法律服务网、宁夏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有机融合,构建起了线上线下紧密融合,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遍布宁夏城乡的3972家法律服务机构、2.5万多名法律工作者,向城乡居民提供着便捷、规范、普惠的法律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法律的阳光和温暖,全社会正在形成学法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氛围。

  架起法律服务百姓的“连心桥”

  “是你们让我开始了新的人生。” 近日,陈某及家人专程来到中宁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感谢法援律师的真情帮助。

  2016年,难以忍受丈夫严重家暴的陈某先后3次向法院起诉离婚,均因证据不足被驳回诉讼请求。2018年5月,陈某走进中宁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哭诉自己的经历后,接待她的律师帮其申请了法律援助。法援律师晁文丽接案后,调取相关证据并向法院递交诉讼。经两次庭审,法院作出了陈某与丈夫离婚的判决。

  2018年以来,宁夏大力整合全区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治宣传、执法服务等司法行政职能,构建线上线下紧密融合,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

  “不着急,先坐下喝杯热茶。” 3月26日,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某村村民李某和妻子相互搀扶着来到中卫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求助,值班律师张梅忙让两位老人入座并给他们倒上热茶,耐心询问事由。

  原来,李某远嫁浙江的女儿离异后生活困难,李某想将上世纪90年代交由侄子种的机动田要回来补助女儿生活,为此与侄子发生纠纷。了解情况后,张梅见两位老人年高耳背,决定上门为他们服务。随后,张梅和工作人员分别到常乐镇司法所、综治办了解该矛盾纠纷调处情况,并对该机动田的归属调档取证。张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给两位老人解释土地流转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当面与其侄子沟通,老人终于解开了心结。

  多年来,宁夏依托市、县(区)法律援助中心和乡镇(街道)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充分发挥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枢纽作用,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发挥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作用,开展法律咨询及法律服务;立足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开展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以方便、快捷、灵活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韩律师,林场已把钱给我了。” 近日,宁夏萧关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小鑫的电话响起,沙某向他讲述好消息。

  1981年,固原市原州区炭山乡某村村民沙某被某林场聘为护林员,虽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林场未给其缴纳社保。2018年,沙某被林场以年满60岁为由辞退,且不给任何补偿。村里的法律顾问韩小鑫详细了解案情后,收集整理证据,制定维权方案。沙某向法院起诉。庭审中,韩小鑫据理力争,法院判决由某林场支付沙某解除合同补偿金3.3万多元,赔偿未缴纳养老保险损失4.8万多元。

  2018年以来,宁夏在“宁夏法律服务网”App专门开辟12348热线电话咨询模块,将热线和网络平台融入各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并与110、12345等专线链接,协调联动。同时,将宁夏法律援助和信访案件管理系统与宁夏法律服务网互联互通,实现了法律服务“一网通”。

  “我是建筑工人,临近年关,老板却迟迟不支付工资,也不出具欠条,我走投无路了。”2月2日,宁夏12348值班律师张静雯接到杨某来电,杨某情绪激动。张静雯一边详细为其解答索要劳动报酬的各种合法途径,并用法理规劝他不要有过激行为。杨某情绪稳定后,张静雯记录下了他的个人信息与所在位置,立刻通过热线平台与当地派出所联动,及时找到了杨某。目前,在张静雯的引导下,杨某正通过法律途径索要劳动报酬。

  “目前,宁夏已架起了法律服务百姓的‘连心桥’,实现了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实现了宁夏法律服务网、宁夏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有机融合,全区3972家法律服务机构、2.5万多名法律工作者向城乡群众提供着快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宁夏司法厅法援处负责人说。

  12348连着你我他

  “你好,这里是宁夏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吗?”

  “几个月前,我给一家商店装修后,店主不结装修费,现在人也找不到,打电话也不接,该怎么办呀?”

  “你可以先到当地司法部门寻求协调解决,如调解不成,可向法院起诉。”4月4日,在宁夏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值班的宁夏新中元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婷婷,接到永宁县张某打来的求助电话。详细询问事情的原委后,黄婷婷给出了解决办法。

  2012年,宁夏开通12348法律咨询热线,2018年升级改造后更名为宁夏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向群众提供在线咨询、留言咨询、热线咨询及实体平台咨询4种方式的法律咨询服务。12348开通以来,共接听法律咨询14.4万多个,其中2018年接听电话咨询3.7万多个,比上年增长90.77%,是2012年开通当年接答总数的3倍。

  “当年,如果不是12348值班律师的指引和帮助,我难以走上维权之路,也拿不到应得的赔偿。”4月9日,西吉县居民刘某对记者说。

  2017年7月,在12348热线的引导下,刘某用轮椅推着妻子王某来到了西吉县法律援助中心求助。王某在某建筑工地干活时不慎跌入约3米深的机井内,造成十级伤残,使原本仅靠王某收入生活的6口之家雪上加霜。法援律师兰岚接案后,经了解情况、多方争取赔偿未果后,便帮王某向法院起诉。近期,法院作出了由某保险公司和某建筑公司共同赔偿王某各项损失9万余元的判决。

  “12348热线连接着四方百姓,已成为人们获得快捷、高效法律服务的主要渠道。今年以来,共接听热线电话1.1万多个,与110、12315等热线协调联动16次。”宁夏司法厅法援处工作人员马姣介绍说。

  “是你们让我重拾生活信心”

  “谢谢法律援助帮我依法维权,让我重拾生活的信心。”近日,银川市贺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回访法律援助案件当事人时,受援人鲍某说。案件赔偿款已全部履行到位,鲍某对法律援助律师的倾力帮助表示感谢。

  2017年4月,鲍某在某保温材料公司从事安全员工作,双方未签劳动合同,约定每月工资4000元。2017年5月9日16时许,公司积棉室着火,鲍某在参与灭火中,从屋顶跌落受伤,致八级伤残。保温材料公司为鲍某支付大部分医疗费,但未解决其工伤待遇赔偿等问题。多次与公司协商未果,鲍某来到贺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鲍某与父母共同生活,受伤后不能工作,其父母又无固定收入,生活陷入困境。贺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受理该案后,指派法援律师帮鲍某就工伤等赔偿事宜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律师和仲裁委经沟通、协调,鲍某和保温材料公司最终达成赔偿协议,双方解除劳动合同,保温材料公司赔偿鲍某33.4万元(包含已支付医药费6.4万元),剩余27万元分两次付清,目前已履行完毕。

  据了解,贺兰县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建立了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常信乡、金贵镇等7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以及江南村、如意湖社区等76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整合县内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实现了“一窗办多事”的便民法律服务。2018年以来,贺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累计接待群众咨询1625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89件,引导办理公证10件,各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接待群众咨询2102人次,引导办理法律援助86人次。

  平罗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和指挥协调作用,各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积极行动,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法律服务活动,初显职能优势。目前,平罗县已建成集多项法律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13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52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各村(居)、各乡镇、各部门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截至目前,平罗县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共接待来访群众8000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6406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34件,办理公证事项2133件。

  2018年以来,为让群众更加便捷地获得优质法律服务,宁夏共建成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2个,建成率100%。全区各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安排175名法律服务骨干负责窗口服务,安排229名律师进行法律咨询服务,解答群众各类咨询9.8万余人次。(记者白景辉 陶涛)

法治三分钟|海上阅兵是秀肌肉?专家:近距离给...

海军研究院研究员张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装备近距离展示给世界同行,说明没有藏着掖着,这本身就说明我们没有敌 ...

打着"退役军人"旗号实施犯罪?判刑!

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二至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刷屏了!儿子日记惹哭硬汉老爸,不止是感动……

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