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赌石,常常会听到:“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这句话,切涨几百万上千万的美事,看得多了,让太多人都忍不住去博弈一把。
这不,福建厦门一女子就经不住诱惑,先后花了15万买翡翠“赌石”,到头来却连一块石头都没收到,才发觉自己掉入一场骗局中……
近日,厦门警方经过两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横跨三省市,全链条打掉一个以网络投资玉石为名实施诈骗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捣毁诈骗窝点3个,抓获团伙成员12人,缴获电脑50余台、手机20余部、银行卡数张等作案工具,查封微信、支付宝账号近百个,破获系列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0余起,涉案金额达600余万元。
诈骗团伙被警方抓获,带回厦门刑拘。
网上买翡翠原石被骗15万元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子滴——
去年9月底,刘女士在某购物网站上看到一家名为“翠之轩”的店铺
,觉得店铺内出售的翡翠原石还不错,她便打算入手一块。
在咨询过程中,店铺客服称刘女士看中的这块石头已经没货了,但可以添加商家微信,了解下其他产品。随后,刘女士便添加了客服推荐的微信商家为好友。
嫌疑人用于欺骗顾客的翡翠原石。
添加为好友后,对方一上来就给刘女士发了许多原石翡翠的图片。刘女士在翻看对方的图片后,看中了另一块原石,双方以2.9万元价格谈妥后,对方称这块原石的加工大概一周时间。
在此期间,对方打着“玉石热爱者”的旗号,频繁找刘女士聊天,并不断向其灌输赌石(未经去皮进行切割的翡翠原石,被珠宝行业统称为“赌石”)的知识,还推荐一些原石供刘女士购买。
嫌疑人用于欺骗顾客的切割视频截图
之后,对方给刘女士发来其之前购买的原石“切割”视频和切割后的“高档”照片。这时,对方告诉刘女士,其“原石切涨,可制成一定数量手镯或玉牌”,他们还可以帮忙“代售”。
第一次买原石就是一块“上品”,刘女士有些心动,并在对方的不断引诱下,先后6次向对方转账共15万元,以用于投资“购买”原石。
直到今年1月24日,刘女士不仅迟迟没有收到购买的原石或投资的返利,也联系不上对方。这才意识到可能被骗了,遂报警。
警方奔赴三省抓捕12名嫌疑人
随着警方调查的步步深入,这家打着网络投资玉石名义,实则从事着电信网络诈骗的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3月28日,为将该团伙成员一网打尽,同安警方联合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组成三个抓捕小组,兵分三路赶赴云南、江苏、安徽三地开展抓捕行动。
警方冲击该诈骗团伙位于云南的店面。
在当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经实地摸排、组织布控,抓捕组先后冲击了该团伙位于云南、江苏、安徽等地的窝点,并抓获犯罪嫌疑人肖某江、胡某圆(女,30岁,安徽池州人)、肖某平(男,36岁,安徽池州人)、江某标(男,31岁,安徽池州人)、邹勇(男,27岁,安徽池州人)、刘某(男,35岁,河南开封人)等12人,缴获电脑50余台,手机20余部、银行卡数张,查封微信、支付宝账号近百个。
专人拍摄假切视频、修图
经查,自2012年以来,肖某江在从事原石销售生意。2018年1月,为扩大销售业务,肖某江在江苏苏州注册了某网络科技公司,并在网络上销售原石。
去年8月,因市场行情不好,肖某江心生歪念,开始纠集员工在网上以虚假销售翡翠、玉石为名,诱骗受害者投资,从而进行网络诈骗。
嫌疑人利用PS修图技术,将翡翠原石横截面修得很漂亮。
据了解,该团伙内部分工明确,由销售业务组专门通过网络聊天平台,不断找寻潜在“客户”,在与受害者建立进一步联系后,便开始向其灌输原石方面的知识,并以“代售回购”“高收益”为由,诱骗受害者投资购买原石。而在被害人付款购买原石后,视频制作部门通过专门拍摄假切视频、PS修图等方式,让受害者误以为自己购买了“高档”翡翠原石。
经警方初步查明,该团伙诈骗范围辐射全国各地,涉案50余起(其中厦门1起),涉案金额600余万元。目前,12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深挖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