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从“劳改干部”到监狱人民警,他们把传承这样“演绎”

2019-04-12 09:07  来源: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杨少伟
字号  分享至:


贾睿与父母身着警服合影

“说起来,我算出生在警察世家了!我的爷爷、姥爷,父亲和母亲都是监狱人民警察,我是家里的第三代狱警。”见到青海省女子监狱警察贾睿时,她开门见山地说起了自己的家庭。

“劳改干部”的32载艰苦岁月

贾睿身着警服,面庞清秀,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说起监狱工作眼里会闪出丝丝光亮,表达着她对这份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她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听得最多的便是爷爷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1958年,曾在陕西参军的爷爷贾世友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携家带口来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边的香日德农场。这里地处无人涉足的荒原,植被稀疏。用爷爷的话说,就是十三万亩(8667公顷)的农场只长着一棵从香日德河上游被洪水冲下来的红柳。

“那时也没有所谓的监狱人民警察,称呼‘劳改干部’。他们在空旷的地上扎些帐篷、挖些地窝子、四周插上红旗便是一座监狱。喝的水是含沙量很高的河水,吃的是青稞面和杂粮。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只能把戈壁滩上的沙棘、骆驼草当成燃料。”这是爷爷在描述自己的工作生活时,给贾睿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段话。1993年,爷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授予二级金星荣誉章。

大学期间,贾睿陪着爷爷回到了这个老人奉献了32年岁月的地方。这里的面貌与爷爷的回忆相比,早已改善了许多。二人漫步在这里,听爷爷讲挖建简陋“窝”棚、修建砖混结构的平房、兴修水利的往事,回忆着从设计到施工面临的困难。她说:“我总觉得爷爷那辈人身上有着很强的质朴信念。几十年的艰苦岁月中,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锤炼出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务实、开拓进取的监狱精神,对国家安全、青海建设、改善民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贾府的监狱警察“夫妻档”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句话形容贾睿的爷爷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他不仅让自己的儿子贾青平成为了一名监狱警察,而且还在1990年离休时叮嘱贾青平:“要培养你们的子女继承父辈的事业,义无反顾地投身青海监狱事业。”

贾青平与妻子刘辉均是东川监狱的狱警,从父母的口中,贾睿知道了监狱的执法工作向规范化方向迈进的历程。父亲告诉她:“1976年,我刚参加工作时,监狱还比较简陋,在大田旷野上筑起了围墙,四周全无遮拦。大门也无值班看守,只是在上方有一哨楼,有武警战士值勤、监控大门。”

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监狱管理工作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了确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监狱的执法工作随着法制的健全、制度的落实、标准的统一,开始向规范化方向迈进,民警的管理思想也跟着改变。

父母经常对贾睿说:“我们这一代民警,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开始重视依法、文明、科学的管理方法,重视法律知识学习,重视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治监成为常态。”

但是,贾睿也记得父母这对监狱警察“夫妻档”的无奈:“当时监狱经济一度困难,这一代监狱民警坚守工作岗位,想方设法开源节流,扩大生产创收,度过难关。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监狱工作经过结构调整、布局调整、体制改革,得到了新发展。”

“有一次我发高烧,爸爸出差在外,有值班任务的妈妈就把我独自放在了住处附近的诊所输液。现在妈妈每次回想起这件事,都会掉眼泪:‘如果当时输液时出现意外,那么小的你该咋办?’”回想起这段经历,贾睿眼里也微微湿润,但嘴角却始终带着那抹坚毅的笑容。

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夫妻二人均多次被青海省监狱管理局评为优秀公务员,被青海省东川监狱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吾辈承父志家风代代传

2003年,贾睿面临高考。父亲坚持让贾睿女承父业报考警官类学校,日后成为一名监狱警察。最终,贾睿被浙江警官学院狱改管理法学专业录取。

2006年,从学校毕业后,贾睿报考了监狱警察并成为女子监狱的一名基层民警。从此,如何更好地做好监狱警察工作,成为了贾家餐桌上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刚刚参加工作时,每天都要进行的队列讲评就让年轻的贾睿犯了难。这天,面对着注视自己的50双眼睛,贾睿紧张地说不出话,原本做好充分准备的第一次队列讲评带着遗憾草草结束。回到家,爸爸看见她闷闷不乐便上前询问,贾睿如实告知自己遇到的困难。父亲笑着说:“既然是刚刚参加工作,你先不要追求尽善尽美,用最朴实的语言将自己要讲评的内容说完整。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慢慢成为了现在想要成为的样子。”

带着父亲的启发,贾睿不再追求“高大上”的队列点评,用朴实无华的话语保证点评的逻辑性和全面性。随着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她不仅不会紧张,而且可以点评得精准到位。

而她也在工作岗位上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感动:“你看,这些农民画好看吗?”贾睿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几幅仔细收藏的画作,骄傲地问记者。这些画作算不上惊艳,却足见作画者的用心良苦,大多数都是传统的年画元素,并在留白处配有“祝您新年快乐”等字样。原来,这些都是贾睿负责监区的服刑人员杨某所画,这位70多岁的老人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监狱民警们的感谢。

带着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从祖辈父辈继承的奉献精神,贾睿在岗位上获得多项荣誉——个人三等功一次,全省优秀青年政法干警,多次被青海省监狱管理局评为优秀公务员,被青海省女子监狱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狱内侦查民警……

已经身为人母的贾睿也有遗憾——因为工作错过了儿子的第一次亲子活动、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但是贾睿说:“我与家人越是了解这份工作的艰辛,越是深感这份工作的神圣,我很希望有一天看见自己的儿子也穿上这身警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