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孝子何在? ——“薛调解”的办案精彩时分

2019-04-08 14:38  来源:长安新疆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九子争夺房产案

2016年,一桩九子争夺父母遗留房产案,令一个大家族兄弟姐妹,甚至是第三代、第四代亲戚之间反目。

此案经一审、二审,最后到了高院进入再审。听证前一天,主审法官找到“薛调解”,希望他帮助庭前调解这个纠结成麻的案子。

第二天一大早,“薛调解”在法庭外见到了一个个阴沉着脸的当事人们。他们有抬头望天花板的、有低头看地板砖的、有扭头看窗外的,对“薛调解”温和的微笑视若无睹。

“薛调解”毫不在意,他胸有成竹。

“请问各位当事人,你们中有没有靠低保生活的?”没人理会。

“你们中有要靠父母房子才能生活下去的人吗?”有人斜眼摆了他一眼。

“我给你们设计了两个调解室。这里是第一调解室。”所有人的眼光移到了“薛调解”身上。

“如果两个老人还在世,看到你们为争房产打了一溜官司过来,他们会开心吗?设想,如果父母留下的是一堆债务,你们也会这样争抢吗?”有的人眼圈红了,有的人低下了头。

“我说的第二调解室在你们父母的墓前。”一听“薛调解”这话,所有人都低下了头,有人开始抽泣。

“我建议,你们去把房子作个评估,如果你们子女中有想买的,可以优惠个八折九折的优先卖给他。卖了钱,兄弟姐妹几个一起去墓前,给父母念叨念叨,让父母看到你们和睦的样子、子孙后代融洽快乐的样子……”

当事人们纷纷点头,申诉人调解结案。

从“薛调解”开讲到一大家子人跟着去办调解手续,全过程不过半小时。

办完手续,几个当事人的表情已经春暖花开。他们一定要拉着“薛调解”照张合影。

停尸索要赔偿案

几年前,一场意外造成刘家4人死亡。因为不同意赔偿数额,刘家在自家车库设了灵堂、摆了灵位,不愿安葬亡者遗体。有关部门多次派人上门调解,可家属们情绪激动,难以接近。

“薛调解”出马了。

这天一大早,“薛调解”一身庄重的黑色西装走进灵堂。只见几个人横七竖八地在灵堂外的床椅子上躺的躺、卧的卧。他直端端地走向灵位,先给每一个灵位供了香,然后三鞠躬。

礼毕,无人理睬,“薛调解”转过身大声质问:“孝子何在?”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薛调解”走向他们,义正辞严地说道:“有人来上香行礼,为什么不见还礼?如此设灵堂是为了尽孝,还是为了其他?”

“你们失去了亲人,令人同情,也理解你们的情绪。”见刘家人不再排斥他,他话锋一转:“你们现在的经济状况怎样,还能生活下去吗?”

良久,不见人回答。“不说,就说明你们并不是指望着这笔赔偿金过活。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你们在这里设灵堂,可亡者的尸体却放在冰柜里不能为安,而成为你们讲条件的砝码,这是孝吗?”

家属们一个个低下了头,“薛调解”又坚定地说:“我今天向你们承诺,相应的赔偿金会如数的到位的。”

前后20分钟,调解成功,一家人开着车去签订了调解合同。

“薛调解”其人其事

 

薛永江(中)正在进行调解

“薛调解”——薛永江,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南湖北路人民调解委员会驻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调解室主任。

1992年,36岁的薛永江来到新疆。

2000年,44岁的薛永江通过基层法律工作者资格考试,实现了从商人到法律人士的跨界转身。接下来的几年间,因为办了几件令业界同仁心服口服的案子而名声雀起。

2010年,自治区司法厅成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薛永江出任分管维权副会长。从此,他摸索着走上了调解纠纷的专业之路。

2011年,乌鲁木齐市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增多凸显。天山区司法局率先成立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是全疆的第一个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薛永江担任主任。

实践中,薛永江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调解工作方法。比如,调解开始,他都有几个固定的问题用以“灭火”——“你们双方是否认识?”“你们双方是否曾经有仇?”“驾驶员撞你,他是否能得到好处?”等等,降温灭火后,抓住时机进行“攻关”,一般都能水到渠成。据了解,薛永江和同事取得了当年调解798件纠纷的好成绩,天山区交警部门得到有效减负现状另同行羡慕。

 

2013年5月的一天,薛永江去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办事时,看到高院大门口聚集了不少上访人员。

“可以找律师来帮助接待信访人啊?”

“找过,一些律师问给多少钱?没钱,他们不干。”

“那我来啊!”

“你要多少钱?”

“我不要钱。干好了,年底给我发奖金;干不好,我走人。”

这是薛永江和高院领导的一番对话。

当年,由薛永江带队的第三方调解室进驻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调解室搬进高院”这在全国是领跑之举。

2013年12月,自治区高级法院与自治区司法行政系统关于派驻自治区高院人民调解室建设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现场

“调解室”在高院一经现身,就被上访人员“包围”了。起初,薛永江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能接二百多个电话。一周后,聚集在高院大门口的人群渐渐散去,他们按照调解员的建议,去找法律依据了。两个月后,高院大门口再无上访人员聚集。

2013年12月,“调解室”有了自己的名号——南湖北路人民调解委员会驻高级人民法院调解室。仅2014年,调解室接受委托的民事案件669起,调解成功339起,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在“诉调对接”的司法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最高院院长周强来新疆视察工作的时候,还专门看望了这个驻高院第三方调解室。

薛永江的“中心”梦

记者如歌:

当初承诺不要法院一分钱,你做到了吗?

薛永江:

我做到了。7个年头了,我没有拿高院一分钱。

记者如歌:

支撑你坚持下去的原动力是什么?

薛永江:

支撑我坚持下去的原动力是人总该做些和留些什么!

说起调解路上的辛酸苦辣,薛永江一笑了之,而说到建立“人民调解中心”的梦想,他兴奋不已。

“我们的驻高院调解室现在拥有14个不同类型案件的专业小组,此外,还拥有13个在新疆成立的省级商会、21个市级商会、14个中级法院调解工作站、101个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团队和新疆师范学院法政学院、专业网站跟进服务等其他雄厚的调解资源。试想,如果司法厅人民调解协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联合建立一个‘人民调解中心’,那不就是咱们新疆的‘枫桥’了吗?无论矛盾纠纷发生在一个行业里还是几个行业间,都可以由‘中心’按照机制运转程序进行一站式解决。如此一来,新疆将会产生全国第一个利用网络和专家组成的立体调解集团,科学有序、快捷、源头解决问题,还有什么矛盾纠纷解决不了?” 

这就是“薛调解”薛永江愿用毕生精力去奋斗的梦!(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