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平安路 壮乡木棉红
——追记广西扶绥县公安局昌平派出所教导员黄福振
黄福振(右二)生前带领民警深入村民家中走访,倾听村民的意见和心声。
早春二月,一身疲惫的他走了,带着对平安建设工作的深深眷恋。
为了满足新时代群众对平安幸福生活的需求,他坚定信念、敢于担当、忠诚履职、恪尽职守,认真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公安事业的庄严承诺;他怀揣为民之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尽生命最后一口气,谱写了感人肺腑新诗篇。
2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公安局昌平派出所教导员黄福振因积劳成疾,将生命定格在46岁。
噩耗传来,他的同事和认识他的人,无不扼腕叹息,潸然泪下。
大气如山而又多情善感的“牛哥”,释放出一生的坚守与忠诚,留给世界一个高大的背影……
爱岗敬业,勤勤恳恳,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老黄牛”精神
挂在椅子上的草帽、整齐摆放的笔记本、出警的工作服……昌平派出所2楼办公室,仿佛在静静等待主人的回来。
然而,这种等待随着黄福振的离去,已成为永恒的追忆。
黄福振,壮族,中共党员,1995年从广西警察学校毕业后,进入扶绥县公安局工作,新老民警都叫他“牛哥”。
扶绥县公安局政委梁世军告诉记者,黄福振之所以有这个外号,主要是他为人诚实、低调,像老黄牛一样,工作任劳任怨,不知疲倦。
在刑侦大队工作17年,黄福振刻苦钻研,获得了中级痕检工程师职称(崇左市公安系统仅两名),成为扶绥县公安局的刑事技术带头人。
扶绥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曾被自治区公安厅评为三级实验室,物证鉴定室可出具法医类、痕检类的鉴定报告。
“这些成绩,与黄福振密不可分。”扶绥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谢耀勋说。
老老实实干活,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在谢耀勋印象中,这位得力干将,还有一个特点: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有关个人工作、待遇、级别的要求。
就连请假去看病,“牛哥”都觉得愧疚。
谢耀勋清楚记得,2018年11月1日上午,黄福振来到他的办公室,憋了好久,才很不好意思地说:“局长,我想向您请假,去看病。”没等谢耀勋开口,他又补充说:“我只请一天公休假。”
从警24年,黄福振曾经两次在执行任务中负伤并造成伤残,后经鉴定为九级。黄福振对此从不声张,包括对他的妻子。
黄福振低调做人,却积极做事。
“每每有案情发生,他总是冲锋在前。”法医李孟山这样评价黄福振。
酒店发生爆炸案,黄福振带头第一个进入现场;左江河惊现尸体,他一人下河把尸体拉到岸边。
在黄福振担任刑侦大队分管刑事技术工作副大队长的6年间,他共组织指挥参与侦破各种侵财案件659起,为群众追回经济损失107万元。
2016年12月,黄福振任昌平派出所教导员。
虽然是一名政工干部,黄福振却是工作一肩挑。
数字显示,2015年,昌平乡发生刑事案件39起,2016年是33起。
黄福振到任后,兢兢业业尽心尽责配合所长韦平卓抓好辖区治安工作,换来了辖区发案数成倍下降。2017年,昌平乡刑事案件为19件。2018年全年仅有8起。
灼热的大手,捧起百姓的冷暖,把对百姓的大爱镌刻成深深的掌纹
扶绥县城某住宅小区,65岁的黄金业和妻子在做着门卫工作。“这份工作是‘牛哥’帮找的,他是我的大恩人。”黄金业说。
黄金业是昌平乡中华村人,早年从部队退役后搞种植,成为全乡首批万元户。后来,他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妻子带着小孩离开了他。他孤身多年后与另一女子重建家庭,生育一男孩,却一直没有上户口。其时,黄金业患了肺脓肿,医疗费花了21.8万元。
生病,无工作,年纪大,黄金业一家陷入困境。
黄福振在走访中得知黄金业的处境后,四处奔走帮助黄金业夫妇找工作,找有关部门为黄金业报销住院费9万元,帮他向政府申请生活困难补助。
为了给黄金业的儿子上户口,黄福振向局领导反映黄金业的困境,给他们免除了做DNA鉴定的费用。
2018年10月30日,就在病倒住院的前一天,黄福振还到县有关部门,为黄金业申请廉租房。
心怀恻隐,情牵黎庶,黄福振心中始终装着百姓。
三哨村南哨屯的林广生,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随80岁的爷爷奶奶生活。从小失去父母之爱,林广生无心读书,在社会上流浪。
黄福振主动与林广生家结成帮扶对子。在黄福振的帮助下,林广生的命运得以改变,光荣入伍。如今,林广生已成为百色市消防支队的一名消防员。
联豪村党支部书记邓大生含泪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40多岁的村民黄千飘是残疾人,长年卧床不起,吃喝拉撒全在床上,靠年迈的父母照顾。由于他一直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无法办理其他手续。黄福振获悉后,决定上门办理。
“整个屋子弥漫难闻的臭味,但黄福振一点都不嫌弃。”邓大生说,如果没有为民情怀,谁做得到?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黄福振的身影。
四和村岑淋屯50岁的黄进敏孤身一人,身体不好,家里房子破烂,雨天漏水。2017年台风来临,黄福振第一时间将黄进敏转移到安全地方。事后,又帮忙维修房屋。黄进敏离世后,黄福振又积极帮忙联系,处理后事。
小事成大爱,平凡亦英雄。用拳拳之心,化成春雨霞光,黄福振释放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天长地阔。
忠诚履职,全身扑在工作上,用春风化雨的付出让平安坚如磐石
扶绥县经济发展迅速,各种社会矛盾也快速积累。其中,昌平乡辖区一个村子与某水泥厂的矛盾纠纷尤为突出。
2018年5月起,个别村民以水泥厂开采石料污染环境、破坏风水为由,煽动村民向水泥厂索取巨额赔偿。
该村有4000多人口,影响大。为了化解纠纷、调和矛盾,作为驻村民警的黄福振将办公地点“搬”到了村里。
六七月的桂南地区酷热难当。白天,黄福振在矿山维持生产秩序,烈日下的矿区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他的衣服上满是汗水浸出的盐渍。晚上,黄福振进村入户,与村民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心声。
“黄教总是说,要依法依规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法律渠道表达诉求。”村民说。
每天迎着晨曦进村,披着星光离开。黄福振的真诚感动了村民,扬言闹事的少了,回到田间地头的多了。
昌平乡党委书记黄丽燕曾与黄福振一起进村走访。看到村民们请他进家喝茶吃饭,她很是纳闷:调处矛盾纠纷可是得罪人的事,为什么村民还这么亲近和信任他?
渐渐,黄福振待民如亲、真心实意为村民着想的态度,让她找到了答案。
昌平乡到县城,距离只有9公里,但在2018年3月至9月,由于忙碌工作,黄福振极少回家。偶尔回来几次,也是拿了衣服就匆匆离去。
好几次,思念老人和孩子的黄福振只好打电话给妻子孙映芳,叫她利用双休日带上他们到派出所见面。
一次,黄福振回来取衣服,孙映芳看见他消瘦了许多,不断咳嗽,就问他是不是不舒服,并叮嘱他要注意身体。
“没事,工作忙,就是瘦了几斤而已。”黄福振回答。
2018年10月8日,国庆长假结束,黄福振利用补休假的一天时间到南宁的医院检查,医院诊断是无肌病皮肌炎。拿了点药后,他又马上回派出所上班。
从2018年10月20日起,黄福振咳嗽越来越厉害,还伴有发烧,他每天上午去乡卫生院输液,下午继续到木民村开展工作。
10天之后,实在顶不住的黄福振,才到县医院住院,随后转到自治区人民医院。经诊断,黄福振属于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炎及并发症。此时的他已处于昏迷状态。医生摇头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获悉黄福振病重住院,崇左市、扶绥县两级公安机关的民警和辅警以及社会各界踊跃为他捐款73万多元。黄福振驻点的村民也纷纷为黄福振捐款4500元,包括一些被依法处理过的人员。
然而,死神的脚步终究没能挡住。2月21日,黄福振还是走了。
黄福振走了,益田农业科技店店主李红香为没有亲手将“破案神速,一心为民”的锦旗交给他深感懊悔。“他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李红香说,老天太不公了。
黄福振走了,孙映芳至今都不愿意相信丈夫的离去。她流泪说,自己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和他相守到老,不能一起陪孩子成长。
黄福振走了,走在花红如血的春天。
在他工作的昌平乡,正是木棉花开的日子。远远望去,一团团火苗在枝头尽情燃烧。
黄福振,就像那一片红透的木棉花,飘落在壮乡的土地……(卢林峰 甘敏 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