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吴忧/文 蒋京洲/图
近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吹响了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号角。3月22日下午,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会议召开,对落实相关会议精神,统筹推进法治四川建设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会议间隙,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主任、省司法厅厅长刘志诚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介绍工作情况和想法、打算。
记者: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在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
刘志诚:省委对标中央相关做法,决定成立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下设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四个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司法厅。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作为省委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全面依法治省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是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接受委员会直接领导,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推进各协调小组、各地各部门开展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引领者、实践者、推动者,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为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各项工作,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今年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刘志诚:一是全面加强省委对依法治省各项工作的领导。健全统筹全面依法治省的机制和制定各项规划,如法治四川建设规划、法治社会建设纲要、乡村振兴法治规划、全面完成法治政府建设规划的任务。二是全面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建立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个环节的规范化体系,能纳入标准化的一律标准化。三是坚决推行法治公开化。从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盼入手,以法治指数评价和督查考核为突破口,倒逼立法、执法、司法、决策各个环节能公开的都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法治成为四川核心竞争力。
记者:今年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特色亮点有哪些?
刘志诚:一是制定法治四川建设规划,谋划好四川法治愿景。我们将全面深入系统总结《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实施以来依法治省的经验做法,对接中央正在拟制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拟制好《法治四川建设规划》,确保法治四川建设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衔接,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设的战略目标。二是探索制定四川版法治指数,实现可量化的法治正义。将引入第三方评估和大数据分析,科学设置法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量化、透明的方式展示法治建成成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以行政执法为突破,启动法治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行政执法清单,探索建立行政执法标准,不断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四是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法治建设,探索建立一体化法治保障新机制。按照一体化思路,统筹立法、执法、司法、普法资源,形成法治合力,集中开展营商环境优化、食品药品监管、乡村法治振兴三大行动,探索构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环节有机衔接、靶向一致、一体贯通的法治保障新机制。五是加强重点区域依法治理,促进法治建设均衡发展。重点抓好藏区依法常态化治理、彝区禁毒防艾、乡村法治建设,深化法治扶贫,强化基层治理,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法治建设不平衡的问题总体解决。广泛开展各类法治示范创建,不断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社会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