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沉迷“收藏” ,何阿婆6年花了50、60万元 ,何阿婆买的“收藏品”真的值这个价吗?
实体收藏品公司竟然成了诈骗的大舞台,所有销售员都是诈骗的“角”,他们将低价批发来的字画、钱币等艺术品,通过吹嘘、夸大的方式,将其包装成升值空间极大的抢手藏品、限量藏品,空口承诺“帮助出手变现”,采取“独角戏”、“搭戏”等欺骗手段,哄骗顾客买下高于市场价几倍的艺术品。重重圈套、层层陷阱下,有闲、有钱的老年人成为了被骗主力军,轻则被骗数万,重则债台高筑、倾尽家产。
何阿婆执意汇款买“玉玺”
这些年,随着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收藏品市场也越来越红火。不过,由于相关的监管措施跟不上,收藏市场出现的问题也不少。这不,这个月12号那天,一位76岁的何阿婆就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工商银行华林君邸支行,说是要转账到外地,购买收藏品。细心的银行工作人员怀疑阿婆是被骗了,好心劝说,但怎么都劝不住,最后只好报了警。没想到啊,民警来到银行一看,居然发现这个何阿婆已经是老熟人了。
沉迷“收藏”花光所有积蓄
民警从何阿婆的家属那儿了解到,六年前,何阿婆的老伴去世后,她不愿跟子女同住,就一直独居。后来不知怎么的,何阿婆就迷上了“收藏品”,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谁劝都没用。为此,何阿婆的子女可是操碎了心。
涉足收藏品 一定要警惕
面对固执的何阿婆,甭管是家人还是民警,谁劝都没用。那么,何阿婆购买的这些“收藏品”究竟值不值钱,是不是像她所说的“升值空间巨大”呢?记者决定跟何阿婆一起,去找柳州的一些“收藏界”专家看看。
何阿婆的遭遇真是让人揪心。据警方介绍,目前类似的“收藏品”骗局大都是瞄准60岁以上的老人,而且骗子有着相对固定的套路:大家如果听到推销者声称“藏品回购”“短时间内升值多少”“帮助出售变现”“帮助线上交易”之类的承诺,基本上就可以断定对方是骗子了,千万不要相信,更不要去购买。
警方提醒:骗子通常会编织一个美丽的谎言、发财的美梦,要想避免被骗,其实也很简单,不轻信、不心动、不购买。如果遇到藏品公司口头承诺“回购”“短时间内升值多少”“帮助出手变现”“成套购买升值空间更大”“合买”“坐庄”等套路,就要小心了,务必捂紧钱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