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手机!40岁出道的新媒体小编收到老婆的强制命令

2019-03-20 14:18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郅硕
字号  分享至:

  “曾经我以为自己是钢铁侠,结果——装了心脏支架……”3月11日,@治安君 发布的一条微博牵动着大家的心。


微博截图

  微博下满是关切的留言:“祝早日康复!盼你归队!”“蜀黍别吓我,要注意健康呀!”“老吴,手机得没收,多休息,早日康复!”“蜀黍怎么了,要快快好起来!”……


网友留言

  3月7日上午,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宣传处副处长吴仍科在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现场突发心梗,经过抢救,目前身体正在恢复中。


刚刚住院的吴仍科

  说到这里,你一定明白了,在微博上拥有18+万粉丝的@治安君 背后运营者就是民警吴仍科,同时,他也是@淮南公安在线微博的管理者。

  作为官方账号运维编辑,吴仍科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政务微博金牌主编”;个人微博@治安君系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十名个人微博账号之一;他运营的账号,获评全国十大公安局微博、安徽十大政务机构微博、安徽十大公安系统微博、全国公安政务新媒体十大年度飞跃账号等;当然,他自己的“头衔”也不少:新浪微博政务新媒体学院专家、十佳知政观察员;由吴仍科牵头策划、制作了《人们仰望的天空,又多了361颗星》《致青春路上的我们》等多部优秀作品,获奖无数……

  在新媒体圈,吴仍科绝对称得上是“大咖”级别的人物,所以,关注他动态的不仅仅是网友,@新华网、@人民网 、@中国警方在线、@中国长安网 等官方账号也纷纷来祝愿他们“老朋友”@治安君 早日康复。


吴仍科病倒后,各大媒体纷纷发来问候

  他的动态为什么如此受到关注?你或许会在下面的文字中找到答案。

40岁开学P图剪视频

“不务正业”来的有点晚

吴仍科

  出于工作调动,吴仍科开始接触新媒体,那年,他40岁。作为一名之前完全没有宣传经验的治安民警,面对这样的挑战,他想到的应对方法就是多学多看。

  那些有影响力的微博账号,每天都在发什么内容、文案为什么精彩、发布规律是什么……吴仍科思考、探索,不断钻研。此外,还主动学习P图软件、视频剪辑等,“0”基础的他从拍摄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练习,之后再去网上教程中吸收一些使用镜头的技巧。

吴仍科在生病期间仍然心系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他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逐渐爱上了新媒体。喜欢的事情刚好也是工作,吴仍科觉得自己很幸运。

  不仅如此,吴仍科还主动建立信息源队伍,曾在基层派出所工作过11年的他,对民警的所思所想十分了解,更是感同身受。因此,在选取报道角度的时候,吴仍科有自己的想法。

和中国警察网合作拍摄“公民安全课堂”相关内容

  在他看来,越是接地气的小故事,越能展现最真的内容,距离感没有了,网民自然会有亲近感就更容易接受。吴仍科将基层传来的民警故事,通过“以小见大”的报道方式搬上网络,使得网友对他作品的认可度很高,并常在微博下给他留言互动。吴仍科对待网民的求助、疑问毫不马虎,都会逐条阅读,仔细回答。时间一久,网友自然对他的感情深厚。

同行评价吴仍科敬业

  记得有一次,在管理微博的初期,吴仍科刚发完微博,便收到一位前辈的私信,提出内容有可能引起网民的误解,并给他讲了很多有关新媒体的知识,这个细节让他至今难忘。吴仍科从青涩的新媒体小编成长为如今的圈内“大咖 ”,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这也是他前进的动力和源泉。

  “在我的印象中,老吴肯花心思,能从基层的日常工作中敏锐捕捉新闻点,根据对公安工作的了解和热爱策划出优质且打动人心的内容,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中国警方在线的管理员这样评价吴仍科。

灵感竟来自刷牙照镜

这些爆款都出自他之手

  2018年9月, “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上线了一个新功能“刷脸住酒店”,给那些出门忘记带身份证的人们提供便利。吴仍科得知这个消息后开始琢磨,怎样表达才能把这么好的功能很直白地告诉大家呢?

  这天清晨,他正对着镜子刷牙,也不忘“刷”着的手机。忽然听到“我怎么这么好看……”要知道,那段时间,这个音乐在不少人耳边萦绕,可谓是“洗脑神曲”了。忽然,吴仍科灵感来了:我怎么这么好看……好看到能刷脸住酒店!对,就是它!

吴仍科(左二)在“V聚正能量”活动现场

  从创意、定角、到拍摄,再到后期的剪辑、发布,吴仁科和他的搭档们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效率与高质量的默契。最终,这个全长52秒的短视频《我怎么这么好看》引爆网络,播放量达千万。

  视频火了以后,曾有大公司找到他们谈影视合作。当听闻整个制作过程后,他们表示不可思议,这样一个网络爆款视频,竟然仅仅是靠三个人合作完成的。

  提起另一个视频,更是刷爆了微博、微信、朋友圈,很多人一定都印象深刻,却不知道它背后的创作故事……

  2018年清明节前,吴仍科被抽调到公安部参与清明节策划,为了做好宣传工作,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讨论-出方案-修改”中度过。“当时我和吴处住在一个房间,天还没亮我就听见屋里有踱步的声音,半梦半醒中,就看见他刷着手机走来走去找灵感。”经常与吴仍科一起拍摄视频的“好搭档”程琦说道。

中国警察网记者探望吴仍科

  那时,网上流行着一句话:“有人说一次告别,天上就会多了一颗星星。”吴仍科想到牺牲的战友,又联系话中意境,在与搭档们商量后,决定用“敬礼告别、繁星满天、场景转换”三个元素表达离别,希望能让大家用最深刻的方式记住在2017年牺牲的361名战友。

  创作过程是艰辛又“磨人”的。经过无数次修改,视频总算是剪辑完成了。可就在即将发布的前几天,吴仍科觉得背景有一些小问题,想全部换掉。于是联系远在他方的伙伴们现场拍摄,赶工制作特效。其间,几个人在还为细节展开了激烈的谈论,为了是更加完美地呈现作品。

吴仍科的作品被各大媒体使用、转发

  虽然是用手机剪辑的短短10秒视频,背后付出的心血却是巨大的。直到发布后吴仍科翻看手机时才发现,光是存稿就已经达到100多遍。

  最终,他最初的愿望实现了。“361”这个数字,在2018年的清明节被人们铭记。“人们仰望的天空,又多了361颗星。”的语句和视频被媒体广泛传播使用。

老婆“忍无可忍”

每天只让“玩”一小时手机

  据吴仍科的同事介绍,他在手术后醒来,第一句话竟然是问:“那条视频微博发了吗?”到底是啥作品,让他如此挂心?

 

微信截图

  “说来惭愧,吴哥生病的事我前几天才知道。”视频“御用女主角”楚晓萍显得有些不好意思。3月初,吴仍科就发微信,说想让她出镜,拍摄个“VLOG”,之后的几天又给楚晓萍发了些相关资料,从初期的构思,到场景的选择,每个细节掌控,吴仍科都是亲力亲为。为了能够尽快发布,他在发病前一天晚上工作到近10点,第二天一早,又在催促楚晓萍配音。

  “每次他都会把作品的链接发给我,可之后的几天却一直没有动静,我当时还纳闷儿,觉得不是吴哥平时的工作作风啊,真没想到他病倒了,得知后我心里特别很难受。”

吴仍科放在单位的部分奖项、证书

  “看看奖杯就知道,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热爱这份事业,他也不会把工作做到这份儿上。”吴仍科的妻子眼圈泛红,哽咽地说道:“看他这样子我太心疼了,但也为他骄傲。”她说,丈夫工作起来是种几近痴迷的状态,吃饭走路手机都在看手机,晚上几乎没在12点前入睡过,怎么劝都不听。孩子曾表示不愿让爸爸送他上学,理由是爸爸一直在看手机,不跟自己交流。

吴仍科妻子说起丈夫当天病倒的情景激动哽咽

  吴仍科病倒后,妻子限制他每天只能碰一小时手机。自己当起了临时“联络员”,帮着转发微博和“协调”工作,要知道,这些原本这都是老吴在做的事情。“以前总觉得他老看手机,这次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工作以后,觉得确实不容易,发微博看似简单,但这背后的耕耘只有自己明白。”

  当得知有很多人询问自己的近况,吴仍科表示想通过记者转达感谢之情,“目前正在康复中,身体会越来越好。”同时,他也希望大家都能保重身体,少熬夜,把自己的身体和工作状态调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