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戒毒民警要经过多少磨炼才能成为“钢铁”队长。今年40岁的王裕见,扎根在抗“艾”戒毒的基层一线已经16年有余。他吃过艾滋戒毒人员吃过的饭、抬过流血的艾滋戒毒人员、在身患肺癌的情况下还连轴值班十几个小时……在重庆市北碚强制隔离戒毒所里,就有这样一位“钢铁”队长,而王裕见却说,他只是个普通人。
——题记
1米87的个头,超过180斤的大个子,在北碚所里,自带强大气场的王裕见是公认的“钢铁”大队长。
由于工作踏实出色,王裕见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在王裕见戒毒工作干得风风火火的时候,“死神的脚印”却悄然而至,一场生死时速也就此展开。
王裕见同志2013年3月查出患上肺癌,确诊为左下肺鳞癌后,在长达7个小时的左下肺切除手术后,他在重症监护室中度过了漫长的3天。面对上帝的磨难、命运的捉弄,他没有低头。
5月初,他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仅仅休息了一个月。由于在基层一线值班带班多,尤其是值夜班,对他的身体恢复更不利,所领导从他健康角度考虑,给他调换了工作岗位,调到机关工作,但没几个月,他又主动申请回到他热爱的工作岗位。
“生命的长度由不得我,但生命的宽度我可以把握。”他一边坚持上班,一边化疗,硬是咬着牙关挺过了一次又一次痛苦的治疗。在同事的印象中,这个身患癌症的同事,脸上依然挂着笑容。用他的话说:“要笑看人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想想过去那么多的艰难和痛苦都过来了,这点疼痛算什么。我一定能战胜病魔!”
有刚来的戒毒人员不服管教,王裕见赶去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思想教育。严厉的语气,强大的气场,让戒毒人员很快服了软。
然而就在戒毒人员被带出训话室的一瞬间,王裕见迅速捂住了自己的术后伤口处,豆大的汗水从额头上滴了下来。原来,早在谈话开始几分钟后,王裕见的手术伤口便开始作痛,一直靠意志强撑着。民警赶紧把他扶到办公室,一把药吃下后,王裕见的脸色才慢慢缓了过来。看着大家欲言又止的神情,王裕见反而安慰起了大家:“大家放心,‘钢铁’队长的身体哪里是这么容易倒下的。”
就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让“钢铁”队长这个名号喊得更响了。
重庆市北碚强制隔离戒毒所有些特殊。它是全国首家正处级建制的艾滋病戒毒专管场所,重庆其他戒毒所如果检测发现吸毒人员艾滋病呈阳性,就会把人送到这里。
作为分管管理、教育以及奖惩的副大队长,成天与常人恐避之不及的艾滋病戒毒人员打交道,每天想的都是这个学员的事,那个学员的病。在学员管教中,他积极倡导尊重管理、平等管理、无歧视管理。既严格要求又以人为本,原则性强,人性化够,让学员口服心服。
26岁的艾滋病强隔人员王某,在刚入所那段时间,极度绝望,终日以泪洗面。王裕见在得知情况后,面对面地用自己生病的亲身经历和心理感想对其作了一次近3个小时的心理辅导。2014年3月初,王某父亲病逝,王裕见同志不顾路途遥远,亲自带其回家奔丧。在其家中,为了打消其家人对王某感染艾滋病的恐惧,在吃饭的时候,故意与王某坐在一桌吃饭,让王某母亲极为感动。
“王大队,能在你的帮助下改造,是我的幸运。在里面我真正感觉到你不像是警察,更像是师长,像是朋友。您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祝您早日康复!”这是另一名已经解除强隔的学员孔某在得知王裕见同志患上了肺癌后的一段表达感谢与祝愿的短信。
王裕见说,在北碚所,第一个要学会的就是尊重。
因为身患艾滋病,这里的戒毒人员,比寻常戒毒人员更加敏感、脆弱、多疑、自卑。他们渴望与别人建立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却又会用冷漠的神情来掩盖,他们很难去相信别人,却又希望有人再去相信他们。
“你真的觉得我还有救吗?”“他们都怕我,你为什么不怕?”“你觉得我们是平等的吗?”……这些,都是在北碚所的戒毒人员问过的问题。
王裕见要做的,就是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性格开出不同的“药方”,让自以为已经身处沟渠的艾滋病戒毒人员,抬头望到星空。
阿伟今年58岁,这是他第二次进北碚所了。“其实像我这样的人,日子是过一天算一天。我一直觉得,如果我死了,还会给社会减轻个负担,但是偏偏王队不这么觉得。”因为长期的吸毒,阿伟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更大一些。
2015年,阿伟刚来时,是北碚所最难管教的人员之一。
阿伟没有文化,他认为艾滋病是治不好的“绝症”,行事便肆无忌惮了起来。他顶撞戒毒民警,挑衅别的戒毒人员,与别人作对,似乎已经变成了他的乐趣。
“然后王队就来了,他那个时候做完化疗没多久,头发都没得了,口罩也没戴就来找我了。我当时还在想,他是真的不怕死。”回忆起与王裕见的初见,阿伟历历在目。
那天的王裕见很温和,与阿伟坐得很近,问他有没有想过两年强制期结束后想干什么。王裕见真诚的眼神让阿伟有了一瞬间的触动。这一次他没有顶撞回去,第一次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
“我得了这个病,又吸毒,早晚是要死的,哪里有什么以后。”阿伟的眼神很复杂,话语中已经有了几分自我放弃的意思。
“你晓得我有肺癌噻,差点也死了。现在也不晓得哪天会死,所以我懂你的意思。”王裕见笑得很轻松,他毫不避讳地跟阿伟讲述了自己的病情,“但是开心一天是一天。我还想向天再借二十年,毕竟我还是很喜欢这身警服,没有当够。啷个样嘛,不然相信我,好好改造,我肯定是不得放弃你的。”
怎么会有这样的戒毒民警。王裕见的这番话,阿伟到现在都能完整背出来。警察的话,要不要听,万一只是权宜之计骗他的怎么办?当天晚上,阿伟失眠了。
让阿伟真正做出决定的是另一件事。
因为吸食海洛因,有位戒毒人员静脉曲张严重导致了血管爆裂,血流如注。事出紧急,阿伟当时就在一个角落静静地看着,看看有哪个,敢来救这个流血的艾滋病戒毒人员。
脚步声由远及近,阿伟看到了第一时间跑来的王裕见。因为疾跑,还在康复期的王裕见脸色很不好。他戴着一副匆忙找来的手套,招呼了三个民警就把人员抬上了救护车,送往山下的医院。
这之后,阿伟选择了相信王裕见。
“平时我们做错事情,他比哪个都骂的凶,但是我们有事,每次又是他第一个冲到前头。我感觉到了平等和尊重,这个对我们来说很宝贵。”阿伟之后再也没有顶撞过任何一个人,他收起了自己的暴躁,因为他相信那个“钢铁”大队长的话,他不会放弃他。
“你怎么对人,别人怎么对你,这个道理在北碚所一样的存在。艾滋病戒毒人员,也是人。其实好多人都是纸老虎,他们觉得被社会放弃了才会变成刺头。只要找对方法,真诚的去做,他们会明白这一番苦心的。”王裕见说,在北碚所,没有一个人会被放弃。
参与戒毒工作的16年里,王裕见看着成千上万的戒毒人员从戒毒所的大门进来又出去。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了。
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王裕见和同事都很唏嘘。“但是也没有办法,一个人做错了事,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吸毒的代价真的很大。”王裕见说。
戒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把戒烟瘾做一个基础,乘以3000倍,就是戒毒的难度。”王裕见说,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的语气渐渐低沉了下来,“所以很多人都失败了。我能做的,就是告诉每一个人,千万不要尝试去接触毒品,没有一个人是不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