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江苏吴江全国首创执行救助险润泽困难当事人

2019-03-15 19:47  来源:江苏法制报  责任编辑:彭绮琴
字号  分享至:

    在实施现有救助机制基础上,法院作为投保人将财政拨款的救助基金总额中的部分,购买执行救助险,江苏苏州吴江区法院全国首创执行救助方式。省法院副院长褚红军近日对该院的“执行救助保险”作出批示,称赞该种做法是司法救助的新探索,值得认真研究、总结、推广。该院相关工作举措被《江苏法院简报》“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专刊”全文刊发。

    前调后核提高救助准度

    水泥砌成的灶头上,乱糟糟地摆放着一些锅碗瓢盆;未经粉刷的卧室里,除一张破床之外便再无别的家具;客厅里,申请执行人张大春穿着一身睡衣,呆呆地坐在木椅上,身边放着一根拐杖……这是保险公司调查人员走进这个位于湖北省一处偏远村庄的“毛坯房”所看到的景象。

    2015年,外出打工的张大春在吴江区平望镇发生了严重车祸,被鉴定为三级伤残,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妻子跟他离了婚。未投保交强险的被执行人费明没有能力履行赔偿义务,给这个丧失顶梁柱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家人只能靠每月900元的低保金和亲朋救助生活。

    吴江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依照张大春的申请,将其作为执行救助对象。这次保险公司人员上门调查,便是该院以投保执行救助险实现救助目的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发放救助资金时,该院采用的是“前调后核”的方式。先由保险公司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申请人相关经济生活等情况进行调查,再由法院进行审核,救助款发放完毕后保险公司再回访核实。通过这样缜密的环节,不仅可以节省司法调查成本,还可以保证救助必要性,确保救助真正落实,在保障司法救助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平性的同时,确保救助资金发放更精准,真正帮助有需要的当事人。

    放大基金扩充救助额度

    被“医托”诓骗,进入“黑医院”生子。生产过程中,由于无执照医生操作不当,导致大出血,最终子宫被摘除,这便是发生在新妈妈小李身上的不幸。

    事发之后,这家“黑医院”人去楼空。案子到了执行阶段,法院查控不到其名下有任何存款或可供变现的财产。

    小李到吴江务工,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经历这样的晴天霹雳,更是把这个本就艰难的小家庭推到了绝境。小李不能正常工作,嗷嗷待哺的孩子更需要巨大的开销,小李丈夫微薄的收入无法维持生计。

    执行法官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在法官的帮助与指导下,小李申请执行救助,拿到了10万元救助款!10万元,相比于传统执行救助金来说明显提高,这就是吴江法院投保执行救助险带来的好处。

    执行救助基金的总额是有限的,但是通过投保的形式,可以放大有限的救助基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司法救助资金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困境。与此同时,司法救助额度的增加,也可以使得受益的当事人增多,这样一来,越来越多因无法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当事人,便可以获得司法救助。

   自动流转增加资金留存自由度

    传统司法救助中,财政拨款基金若未使用完毕,余下的留存资金便会由财政部门收回。由于救助案件往往存在不确定性,救助资金也有限,导致了“年初不敢救助,年末来不及救助”的资金留存难题。

    推行“执行救助险”后,留存资金和相应的增益额度可以自动流转至下一年度,事实上增加了救助资金总额,彻底解决了以往的资金留存难题,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救助资金的效用。

    2018年,吴江法院司法救助案件19件42人,其中外省被救助申请人27人,占比64.29%,合计救助金额101.8万元,同比增长7.72%。其中,16件救助案件通过“执行救助保险”予以救助,涉及金额达85万元,同比增长7.5倍。

    该院执行局副局长韩长安表示,采用投保执行救助险这种方式,在增加资金留存自由度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司法救助准度、扩充司法救助额度。吴江法院将引入多种救助力量完善执行救助格局、增加拨款引入慈善拓宽资金来源、建立数据联通平台打通数据共享、丰富救助方式衔接行政救助、定期回访即时处理实现长效反馈,让执行救助这股甘泉,滋润更多困难当事人的心田。

小伙买彩票中1000万,称“回去上班冷静一下” ...

又一“红通”人员被提起公诉 曾辗转6国外逃13年

半年内诈骗62人110余万!13名犯罪成员均获刑

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被告人莫某、龙某某为首的诈骗团伙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无异议。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离监探亲的五天很短,但让他明白了很多

深冬时节的天空被雾气笼罩,监区大门不远处,一棵桃花开出了红艳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