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中心是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是社会治理的“大脑中枢”,肩负着筑牢平安建设“第一道防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使命,责任在肩,如何担当?
3月9日,记者走进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综治中心,跟随镇综治办主任王彬,见证了“综治人”日常工作的一天。
早上8:20,王彬从新华城市广场风风火火地赶回单位,电话里不断与工作人员交流着:“广场上的电线一定要有防护措施,宣传现场气氛热烈,派专人来保障群众的安全……”撂了电话,王彬将拟好的工作清单交给工作人员,对接一天的行程安排。
咸水沽镇综治中心,整合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公共法律服务等多部门资源,承担着“一站式”推进基层综治工作的重要职能。
8:30,记者随同王彬来到益华里居委会,几名“明星老人”早已等在那里。
提起益华里社区,在当地那是相当出名,曾多次获得全国及本市的多项荣誉。最出名的当属社区志愿者治安巡逻队。这支队伍平均73岁,都是由业主自己组建的。“这是镇里新给大家做的袖标。”王彬说道。
“综治办太支持我们工作了,不仅保障我们的日常巡逻,还给大家上了意外险。”巡逻队队长白大爷一边戴着新袖标一边说道。
“是您们支持我的工作才对,很多矛盾都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与巡逻队的功劳密不可分。”说着话,白大爷向王彬汇报起刘某因家中漏水与楼下产生矛盾的问题。
“老白,你放心漏水点找到了,现在正在维修呢……”刘某赶到居委会将“喜讯”告诉给白大爷,白大爷听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们这的居民都特别的朴实,很多都是一层窗户纸的事,通过巡逻队的劝解,都能和好如初像一家人一样。”王彬骄傲地说道。
据了解,镇综治办会定期组织民警为巡逻队员讲解防范知识,以及近期高发警情。镇综治办则成立联调机制,派工作人员与老人们一同入户做矛盾双方的调解工作,仅去年就有十余起纠纷案的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上午10点,王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韩城桥村,这里曾有延续数十年,津南区最大的集市。但由于消防、治安等问题,在今年2月12日被彻底取缔。“每逢赶大集的日子,外地的商贩都来这里摆摊设点,为了防止回潮,每天都得来转转。”说话期间,一名商贩四处询问新集市的地点,王彬上前耐心地做着解答工作。
随后,王彬和工作人员拿着宣传资料,走访临街商铺的群众,向他们介绍扫黑除恶、平安创建知识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扫黑除恶的知晓率。“综治工作只有多与群众打交道、聊家常,才能让群众更信任我们。”
就在王彬准备前往广场参加大型宣传活动时,商铺的一名女店员跑了出来。“店主到现在也没和我们签合同,我怕以后没有保障。”王彬耐心地倾听女店员的遭遇并做好记录,然后细致地向女店员讲述相关法律法规,并将自己的电话留给了她。
王彬告诉记者:“每天都有群众来表达不同的诉求,有的是因为劳资问题,有的是因为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作为‘综治人’,我们就是群众的‘传声筒’,细心聆听是关键,深入了解排查是手段,化干戈为玉帛是目的。”
午饭过后,王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博雅时尚三期还迁楼项目部。“还迁楼马上要竣工了,此时正是农民工大量涌入的高峰期,做好安全防范刻不容缓。”王彬带着记者钻进了工棚。
中午,大家都在工棚吃饭,正好搞个突击检查。在现场,王彬对工棚用水、用电以及消防设施进行了细致地检查。项目部负责人王建营一边拿出用工档案一边介绍道:“综治办不定期来检查,我们工地也有严格的标准,保障还迁房顺利竣工。”
“其实,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琐碎的事,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那就是大事。”王彬说道。下午,王彬又来到咸水沽镇海河阳光爱心家园,这里担负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重任,集动态管控、戒毒治疗、心理矫治、帮扶救助、就业指导、宣传教育“六位一体”,功能非常全面。按照要求,王彬要定期与辖区内的社区戒毒人员进行谈话。这次是帮助一名误入歧途的大学生走出阴霾。
像王彬一样,全市综治工作人员每天勤勤恳恳,用平凡琐碎的工作,为社会平安添砖加瓦,构筑群众平安梦。“平安是最大的民生,平安是最好的发展,无论多么辛苦,多么艰难,保一方平安是我最大的心愿。”王彬由衷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