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警花拍案丨招聘信息千万条,防诈防骗第一条!

2019-03-14 13:26  来源:平安广州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彭绮琴
字号  分享至:

    又到了三四月的招聘高峰期

  各路求职大军早已蓄势待发

  赢取应聘先机

  然而还有一些人却正在磨刀霍霍

  对求职小伙伴们虎视眈眈~

  他们就是“虚假招聘”的诈骗团伙!

 

  不法分子的诈骗技巧

  总结起来往往都是这几种套路

  蜀黍今天就来教大家

  如何避开“虚假招聘骗局”!

  套路一

  先交各种名目费用

  不法分子往往会在招聘网站发布待遇条件诱人的招聘信息,应聘者主动联系上后,被要求先交一系列的费用(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等)。

  然而

  不法分子一般在收取各种费用后

  称应聘职位已满

  或提供货不对板的职位

  甚至是收了钱就无法联系

  

  警方提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担保金或其它名义的财物,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均属违法行为。市民在应聘过程中遇到企业要求先行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时,需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套路二

  收费后人去楼空

  不法分子冒充企业或中介进行招工,以优厚待遇为诱饵进行现场招聘,收取应聘者缴纳的报名费等各种费用后,让其回家等消息,随之携款跑路。

  

  套路三

  帮应聘者找“关系”

  不法分子声称自己在某企业有内部关系

  可以帮助求职者找工作

  但需要求职者支付“疏通费”

  等求职者交钱后

  不法分子立即消失无踪

  警方提示

  求职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营业执照的正规公司,并通过企业官网或114查询企业联系方式等渠道自行向企业电话咨询,确认招聘信息是否真实。

  同时,还可通过工商部门官方网站查询企业的注册信息,以初步辨别企业真伪。

  最最最终防骗终极绝招

  凡是要交“钱”都免谈

  企业在招聘时要求应聘者

  缴纳“保证金”“押金”等各种名目费用的行为

  属违法行为

  

  

  

丈夫借款200万,妻子莫名背上债?是否应该偿...

毫不知情的妻子怎么莫名背上了巨额债务?妻子又是否应当承担还款责任?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离监探亲的五天很短,但让他明白了很多

深冬时节的天空被雾气笼罩,监区大门不远处,一棵桃花开出了红艳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