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如今,不少市民涉足收藏品投资,企图通过“捡漏儿”和拍卖获取巨额利益。可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藏友由于不够专业、缺乏理性,很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近日,天津市公安局蓟州分局文安街派出所成功破获一起网络藏品拍卖诈骗案,摧毁一个专门组织虚假拍卖的团伙,抓获八名嫌疑人。
跟风收藏 掷巨资投资玉石
张先生长年痴迷收藏古玩物件,自诩是蓟州地界的“藏虫儿”。早些年,他经常到蓟州周边“淘宝”、“捡漏儿”,乐在其中。而近两年,他又发现了新的搜集藏品渠道——网络拍卖。
去年9月,张先生在网上搜索藏品拍卖相关信息,发现了一个看上去很“专业”的网站,于是注册登录,提交了个人信息,并留下了手机号等联系方式。之后数日,他先后接到两家“网络藏品拍卖公司”业务员的电话,一家自称在北京,一家自称在上海。
“张先生您好,我是北京拍卖公司的业务员小刘,根据您的喜好,我们为您推荐一款羊脂玉手镯。羊脂玉目前在玉石市场上已经少见,‘物以稀为贵’,羊脂白玉资源稀少珍贵,高品质的羊脂白玉手镯更是难得……”听着业务员天花乱坠地介绍,张先生被深深吸引,与其探讨起玉石收藏的前景。对方“感叹”:“张先生,您不愧是藏品大家,一说就说到了点子上……”
在对方滔滔不绝的“赞美”中,张先生飘飘然了,鼠标轻轻一点,给对方汇款3万余元。
同时,来自上海的业务员以同样方法说服张先生,卖给他一块“价值连城”的“玉玺”。
委托拍卖 为“鉴定”“备案”交费数万元
在网上下单并付款后,张先生很快收到了两件快递。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取出“宝贝”,越看越喜欢,连声说:“这次我买着了……”
对此,张先生的妻子很不以为然,甚至埋怨他:“咱就是普通工人,你买两块‘破石头’花掉了大半年的积蓄,怎么不想想家里?再说,这算是什么宝贝,要我看就是假的!”“你是外行,懂得什么?”张先生很扫兴。
之后两个月,两名业务员轮番上阵,忽悠张先生继续“合作”,并缴纳各种“服务费”。同时,他俩告诉张先生,之前购买的“宝贝”行市大涨,因为公司留存了当初的交易记录,若有需要,可代为拍卖。张先生连忙询问详情,被告知此时两样“宝贝”的价格已经涨了十倍。因为两家业务员都这么说,张先生深信不疑。“哼!说我买了假货,说是‘破石头’,到底多值钱,我证明给你看!”为了获取暴利,也是为了向妻子证明自己,张先生立即联系两位业务员,将“宝贝”委托给对方拍卖。
不久后,业务员再次来电,称待拍卖藏品需有权威部门的鉴定证书和备案证明,公司可以代办这些手续,但要收取一定费用。于是,按照业务员的“指点”,张先生办了一个又一个“证明”,花费数万元。
“张先生,您所收藏的玉玺是馆藏级珍品,价格又翻了三倍!”所有“证明”办好后,业务员传来好消息。但他话锋一转,说,“这块玉玺将在拍卖会上压轴出场,按规定,您需要交付藏品评估价10%的质押金,拍卖成功后,质押金将全额退还。”
张先生激动不已,忙不迭地答应。妻子却越听越怀疑被骗,当即出言反对。第二天,妻子发现家中存款少了好几万元,心知张先生再次汇款,于是耐心地给其讲道理,劝其到派出所报警,请民警鉴别对方是否是骗子。
发财梦碎 “拍卖公司”原是一伙儿骗子
去年11月21日,张先生在妻子的陪同下到公安蓟州分局文安街派出所报警。此时,他已向两家“拍卖公司”汇款共计10余万元。
接报后,民警对两家“拍卖公司”的资金流向进行调查,发现所有钱款最终流入男子杨某的个人账户,且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被提取。综合多方面证据确定,两家“拍卖公司”属于同一诈骗团伙,杨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据此,民警火速赶赴张家口市蔚县,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找到了诈骗窝点并实施抓捕。
该窝点是一套面积百余平方米的房屋,民警赶到时,杨某等八名嫌疑人正在工位上忙碌,不时有收藏爱好者来电咨询藏品市场行情。民警当场控制住八名嫌疑人,查获了作案用计算机、手机、账本、快递单据、未发货的劣质玉器工艺品以及大量标注过的公民个人信息等。
经讯问,八人对结伙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嫌疑人交代,该团伙分工明确,成员分别扮演“拍卖公司主任”、“业务员”、“财务”、“寄递员”等角色,向客户推销劣质玉器,忽悠交费参加虚假拍卖。
他们每天朝九晚五上班,按月领工资,按骗取资金比例获取绩效奖金和提成。据现场查获的账本记载,其中一位“业务员”去年9月的“销售提成”高达4万元。
截至目前,杨某等六名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另两人被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针对此案,民警提醒,收藏品投资比较特殊,鉴定及交易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市民若涉足相关交易行为,务必谨慎,切勿因眼前之利盲目信任他人,遭受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