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眼中的社区民警什么样?
风声雨声抱怨声,声声入耳;急事难事闲碎事,事事关心。没有刑警的轰轰烈烈,没有交警的飒爽英姿,没有特警的帅气威风,社区民警算得上是警营最辛苦忙碌又默默无闻的一群人。马燕就是这样一位女片儿警。她是刚刚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天津市公安局南开分局华苑派出所社区民警马燕。
在晨光微曦中,在霓虹闪烁里,在社区的那片阡陌街区间,从警19年,她用最长情的坚守,保护着辖区每一寸土地的平安。“心思所达之地 ,目光所及之处 ,都是社区。”
八哨一岗建起来、红袖标带起来
马燕常说:社区民警就是一把土,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把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用自己的爱去建筑为民之巢,成就社会正气之峰,创建文明、祥和、平安社区。
马燕所在的碧华里社区坐落在华苑中心地带,是一颗镶嵌在华苑的明珠。“发案少、秩序好”是马燕最大的心愿,六个字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2014年,社区发生入室盗窃案10起,诈骗案件15起,这可急坏了马燕。“肯定是我工作不到位,必须想办法把发案降下去!”为此,她认真分析每一起案件,了解居民上当受骗的心里。在社区组成一支30余人治安巡逻防范队,制定了由社区民警领导,社区主任、综治主任轮流带队进行巡逻守侯的工作制度,同时依靠社区居民开展义务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
社区里八哨一岗建了起来、居民红袖标带了起来,“警情通报栏”和“创建平安温馨警示宣传栏”前的围观居民多了起来,大家见了陌生人都习惯“问一句”。
2015年入室盗窃案7起,比前一年下降30%,诈骗案件发案5起,下降了67%。2016年入室盗窃案5起,诈骗案件4起,2017年入室盗窃2起,诈骗案件2起,2018年至今入室盗窃1起,诈骗案件1起……社区警务室成了马燕与社区百姓拉近距离的桥梁和纽带,里边亮着的灯成了大家最心安的所在,“这儿就是咱碧华里的堡垒!”
手机“1号”键留给马警官
如今社区里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时时牵引着马燕的心。入户中她将这些老人的情况熟记于心,只要自己力所能及的,都会尽最大的能力帮他们解决。
社区里有位75岁的温老师,没有儿女,老伴前两年去世。一次,老人胃不舒服,到医院做胃镜检查,由于心脏装了起搏器,必须有亲属签字医院才会给她做胃镜,因为父亲和妹妹都是因为胃癌去世的,老人心里很着急,就问大夫:“警察签字可以吗?”大夫说可以,老人立即拨通了马燕的电话。
接到老电话后,马燕在感到压力和责任的同时,也深深感觉到,老人不仅仅是对她个人的信任,而是对人民警察的信任,她把她的生命和信任托付给了人民警察。马燕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并陪着老人到医院做了检查。这之后老人逢人就夸:“虽然我没有儿女,但是我遇到了一个象女儿一样的好警察。
社区里有位75岁的温老师,没有儿女,老伴前两年去世。一次,老人胃不舒服,到医院做胃镜检查,由于心脏装了起搏器,必须有亲属签字医院才会给她做胃镜,因为父亲和妹妹都是因为胃癌去世的,老人心里很着急,就问大夫:“警察签字可以吗?”大夫说可以,老人立即拨通了马燕的电话。
接到老电话后,马燕在感到压力和责任的同时,也深深感觉到,老人不仅仅是对她个人的信任,而是对人民警察的信任,她把她的生命和信任托付给了人民警察。马燕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并陪着老人到医院做了检查。这之后老人逢人就夸:“虽然我没有儿女,但是我遇到了一个象女儿一样的好警察。
逢年过节,马燕都要把社区里的老人们请到一起,包饺子、煮元宵,帮老人们排遣寂寞。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件件小事,拉近了她与群众的距离,有的老人还把马燕的手机号设为“1号”键,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马警官。
“跨界”成“爱心志愿者”
2015年5月马燕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志愿者,在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上,她结识了同为优秀志愿者的天津市眼科医院张敬民主任,聊天中马燕了解到,她们有一支长期深入在基层为百姓服务的队伍,听了这些,马燕心动了。
都说她心中装着老百姓,这一点也不假,她首先想到了社区的老人,就与张主任联系为社区做一次义诊。眼科医院张主任带着齐全的医疗设备来到社区,让社区行动不便老人们,不出家门就能得到权威医院的看诊和治疗,受到了社区老人的赞誉,老人们感动的说:没想到民警把我们的衣食住行医全管了。
只靠社区民警几个人的微薄力量是远不够的,于是马燕多方奔走、联系,终于和界内养老服务机构达成协议,为有需求的空巢老人提供送餐服务,一方面解决了老人们的就餐问题,另一方面,每天有人送餐就可以每天知道老人们的情况,谁家有个特殊情况也方便民警可以随时掌握。
马燕的付出社区居民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大家知道马燕的儿子不在身边,连着三年的母亲节,居民们都为马燕送去了一束康乃馨,那一刻,马燕眼里噙着激动的泪花。
以前常常有人问她:“为了老百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这样整天激情似火地忙碌,图什么呀?”看着那一束束康乃馨,她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