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警方现场返还电诈拦截资金1300万余元。(市公安局供图任彦松/摄)
3月9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组织开展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拦截资金返还暨防范宣传活动,现场共返还近30名被骗事主1300万余元。
据了解,2019年以来,北京警方共劝阻事主2.5万余人次,挽回群众损失1亿余元。今年前两个月,人民群众损失同比下降近30%,破案同比上升近40%。1月12日,朝阳分局成功劝阻一名遭受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的事主,避免损失100余万元。2月13日,海淀分局成功劝阻一名已经被诈骗分子“洗脑”,准备银行转账的事主,避免损失80万元。
近年来,市公安局不断丰富完善警银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加强与北京银保监局的深度合作,创新资金流查控三道防线,依托8家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入驻市反诈中心的优势,强化研究,提高拦截止付工作效能。2019年以来,共冻结涉案账户10万余个,冻结涉案资金近4亿元。市公安局自2018年3月12日举行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拦截资金集中返还活动以来,又梳理返还拦截资金近亿元,溯源返还近1200名事主,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3月9日活动现场共返还近30名被骗事主1300万余元。
2月底,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充分发挥牵动引领作用,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线索研判,会同顺义分局成功打掉一特大网络交友诈骗团伙,刑事拘留21人,现场起获作案用手机80余部。除此之外,刑侦总队会同海淀分局经缜密侦查,在东城区一出租房内,将以办理出游签证机票为名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赵某(女,32岁,陕西省咸阳市人)抓获。
北京警方在此提示,警方返还拦截资金时必须在公安机关内进行,将与被返还人当面制作相关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电话索取事主账号、通过网银转账等方式返还拦截资金,更不会收取“手续费”“保证金”“押金”等任何费用。
近期,冒充信贷公司放贷类诈骗犯罪高发,骗子通常利用受害者对资金的急需心态,以门槛低、利息低、无抵押为由,以收取手续费、缴纳保证金、刷资金流水为借口,以引导受害者提供银行账户支付密码、验证码或者要求扫码支付等方式骗取钱财。请大家牢记:凡是在放贷前以任何理由收取费用的,都是诈骗。
当市民发现被骗后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将骗子的银行账号、电话号码等相关信息告知警方,如果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转账汇款,要及时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号信息。如果是通过ATM机转账并且未到24小时,可以通过去银行柜台、电话银行等方式提出申请取消转账。
此外,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全民防诈“两不作”:不作被骗的事主,不作骗子的帮凶。防范冒充公检法诈骗“五个肯定”:帮你把电话转接到公安机关的、让你拨打“114”核实来电号码的、提到“转账到安全账户”的、要求保密不让告知家人朋友的、让你登录网址看自己通缉令的行为,都是诈骗。
(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