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泪目!一封女检察长的告别信:既不惋惜也不后悔却留有太多遗憾

2019-03-11 14:24  来源:“四川法制报”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3月9日下午,四川法治报记者跟随巴中市检察院政治部主任张鹏程来到通江县检察院检察长张晓梅的办公室。这天,张鹏程要和干警们一起收拾张晓梅的遗物。3月7日凌晨,张晓梅因病在成都离世,生命的年轮停留在了42岁。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张晓梅拉着小女儿的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这个星球上的旅行家,完成了使命,就得走了……”

  她的办公室

  放着干警的病历

  通江县人民检察院的“人员去向牌”上,张晓梅的名字后面还挂着“休假”。张晓梅的办公室在5楼,走进这间小小的办公室,简洁是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办公桌上,堆放着各种文件、材料,还有一本摊开放着的书,《刑事审判参考》。旁边的笔记本上,最后一页是2018年7月28日的会议记录,那是张晓梅坚守岗位的最后时光。几天后,被同事和家人逼着去检查的她被查出患有一种罕见疾病,开始住院。

  旁边的小桌上放着张晓梅没来得及拆开的快递包裹。打开电脑桌的柜子,里面放着一个医院的口袋。张鹏程以为是和张晓梅病情有关的资料,没想到里面装着的却是干警赵喜华的病历、检查报告。

  “她就是这样,特别关心我们年轻干警的身体、工作。”赵喜华告诉四川法治报记者,她是大连人,2009年通过考试进入通江县检察院工作。2017年,赵喜华因为身体原因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张晓梅多次到医院看望赵喜华,并将她的病历带到自己办公室,她通过自己在医院的同学了解赵喜华的病情,并寻问治疗方案。她还找到赵喜华的主治医生,告诉医生一定要用最好的药来治好赵喜华。

  “我是外地人,父母都不在身边,老公在上班,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晓梅检察长来看了我很多次,我心里觉得特别温暖。”赵喜华病好出院了,张晓梅依然常常关心她的身体状况。

  作为检察长,张晓梅要求检察院每年组织干警体检。但她,却独独忘了自己。其实,通江县中医院就在检察院对面,张晓梅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干警,却不舍得抽出时间去检查自己的身体。

  因为要接送小孩,赵喜华每天到办公室的时间都很早,但她发现张晓梅比自己更早。“她不吃早饭,有时候中午也吃得比较晚。晚上忙过了就直接不吃饭。”赵喜华说,张晓梅一直以为自己是胃痛,所以一直在吃止痛药。2018年9月,张晓梅被疼痛折磨到难以忍受,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胆管细胞癌。

  “如果能早点做进一步检查,也许就不会这样。”赵喜华一边说一边擦眼泪。

  她的出租屋

  一束枯花将时光留在去年七月

  张晓梅的家在巴中市区。2016年4月,她担任通江县检察院检察院检察长后,就与家人两地分离。为方便工作,她在检察院旁边的小区里租了个小单间。周一到周五,张晓梅都住在出租屋里,周六的晚上,她回到巴中市区与家人团聚,周日她又得赶回通江。忙起来,一个月只能回去一两次。

  从巴中市区到通江县,有接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其中有一半的路程都是山路。这条路上,货车多,弯道多,坡道多,还没有路灯。因为加班,张晓梅常常深夜还在这条路上颠簸着。

  从张晓梅的办公室出来,一行人径直来到出租屋整理遗物。这是一间布置简单却不失温馨的一居室。茶几上,两瓶胃药很显眼。“她平时就有胃病,一直撑着不看,只吃些常规药。”说起这些,张鹏程只有叹息,“院里的干警得了什么病她都知道,却对自己的身体那么不上心,唉!”

  走进卧室,梳妆台上摆着一束鲜花,是屋子里唯一的装饰。时隔8个月,花已干枯。打开衣柜,全是夏天的衣物,一抹色彩明艳的连衣裙。“你们看,晓梅姐是真的很爱美啊!”站在张晓梅曾经生活的屋子里,回想起过往的点滴,曾在巴中检察院与之共事的同事和好友唐春燕,没能忍住泪水。

  “她是个特别有才情的人,平时会写书法、养花,还喜欢爬山。”屋门口,黑色高跟鞋旁边,放着一双运动鞋;客厅里放着一台体重秤,是提醒自己保持身材。

  “她特别照顾我们这些年轻人。出差一定带好吃的,还会教姑娘们养花,没有一点领导架子。”唐春燕说,后来晓梅姐去通江工作,更多人称呼她张检,但自己和一些关系好的姐妹还是习惯喊晓梅姐。

  张晓梅接受手术后,唐春燕曾跟随巴中市检察院领导到医院看望她。唐春燕清楚的记得,张晓梅曾对巴中市检察院检察长刘晓勇说的一句话,“组织如此信任我,正当需要我的时候,身体不争气……”这句话,让唐春燕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党性。

  翻开张晓梅的朋友圈,最后一条动态发布于2019年2月3日,腊月二十九。她写道:“今天就是腊月二十九了,从今天开始,需要踢掉的6样东西……”第一样就是病魔。配图,她用了一张“小人踢炸弹”的漫画。“她平时就很调皮,就算生病也很乐观。”

  她的告别

  念念不忘还是工作

  “这封信是她(张晓梅)3月1日用了整整一上午时间写的。她身体条件那么差了,写这封信一定用尽了所有的力气。”9日,四川法治报记者在通江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彭贵斌的办公室看到了张晓梅的告别信。2月27日,彭贵斌曾到成都看望张晓梅,“她又黑又瘦,躺在病床上,消瘦得吓人。”7日凌晨,彭贵斌得知张晓梅去世的消息,曾想到成都送张晓梅最后一程。“这是她的遗愿,请尊重她。”张晓梅希望自己走后一切从简,不打扰同事,她的父亲张学明婉拒了彭贵斌的请求。将遗体火化后,70多岁的张学明开车将张晓梅的骨灰盒和告别信带回了巴中。张学明将信交给了张鹏程,后来有干警拍下这封信并发给了彭贵斌。

  “这是她打在手机上,老爷子(张学明)导出来之后打印的。”在手机上看到这封信时,彭贵斌正和通江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治从通江赶往巴中。看到信后,彭贵斌和李治谁也没说话。很长一段时间里,车内沉默着,只有拿纸巾擦拭眼泪和鼻涕的声音。到了市检察院,彭贵斌拿到了这封告别信,眼泪也再一次落下。

  告别信里,张晓梅说的最多依然是工作。

  回首25年的检察生涯,她写道:特别是组织上派我到通江县院工作的五百多个日夜,和同志们一起学习,共同战斗,结下了深深的战友情同志爱,这段刻苦铭心的经历令我终生难以忘怀。我们继承发扬红军精神,一起团结战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通江县院的各项工作都有新发展、新进步、新成果,收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社会的认可,群众的赞誉,我实感欣慰。

  在信里,她念念不忘的是检察院的工作:院里的工作请党组一班人按既定目标不懈努力,继续争创一流业绩;扶贫村一定要达到如期脱贫的目标,川陕检察史陈列馆一定要抓紧建设,检察改革要不断深化,要有新的作为,班子和队伍建设一定不能懈怠,要把单位食堂办成干警之家……

  在信里,张晓梅说自己既不惋惜也不后悔,可她却也有遗憾。她说:不能和同志们继续为检察事业战斗是我的遗憾,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是我的遗憾,不能陪伴我的乖女儿成长是我的遗憾,不能继续为党工作是我最大的遗憾……她说: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走了,恳请领导和同志们不给我搞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将我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以此延续我的生命。

  告别信的最后,张晓梅请同志们一定要爱护身体。她写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人生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一切。这是我血的教训,同志们一定要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