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新成绩get√!山西省法学会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2019-03-10 15:31  来源:山西长安网  责任编辑:刘杰
字号  分享至:

在省级法学会年度考核中,山西省法学会工作被评为优秀,步入全国第一方阵;

实现市县法学会和所属研究会党组织建设“两个全覆盖”;

2018年,省法学会个人会员达32367人,团体会员达717个,在全省9所高校和16个省直部门建立会员联络站;

2018年10月19日,第十三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以“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法治保障”为主题,首次由山西省法学会和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共同承办;

作为全国首家省级法学会开展了司法体制改革第三方评估工作,《山西省法官检察官员额退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我省法官检察官的遴选和惩戒工作中;

完成了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课题“山西省五年立法规划政治、社会领域重点立法建议”,共提出了37条立法建议项目,采纳率为35.14%;

完成了《山西法治文化地图册》《山西法治文化图鉴》重点专项课题研究,弘扬了三晋传统法治文化;

回首2018,

山西省法学会度过了收获满满的一年。

这一年,是省法学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中国法学会的有力指导下,在省委和省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省法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充满活力,团结凝聚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主动服务工作大局,各项工作获得整体跃升。在中国法学会对省级法学会开展的2018年度考核工作中,山西省法学会被评为优秀,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受到省委书记骆惠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商黎光的充分肯定。

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定盘星”作用

2018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来晋调研时指出,“山西省法学会自换届以来,领导多倚重、干部劲头大、发展有思路、工作措施实,各方面工作日新月异,迅速开创了新的局面,特别是关于党的建设、智库作用发挥、法律服务等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去年在省级法学会年度考核中,山西省法学会工作被评为优秀,步入全国第一方阵,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

省委书记骆惠宁亲赴法学会调研,并对法学会工作提出殷切希望。骆惠宁强调:“你们的工作做得不错,要落实好王乐泉会长在省法学会机关的重要讲话,一定要有精气神,法学会也是一线部门,一定要树立一线意识。”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商黎光将法学会工作与政法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先后对法学会工作作出17次批示,亲自带队赴四川、北京、云南参加中国法学会组织的会议和论坛,并代表我省作经验介绍。

我省法学会团结引领全省法学法律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双百”活动重大宣讲主题,会长左世忠作为“双百”组委会主任,亲自部署开展“双百”法治宣讲活动,重点推动进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确保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全省法学会系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积极服务党政决策

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省“智囊团”作用

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我省法学会积极推荐专家学者担任省委、省政府的法律顾问和省人大的立法咨询专家,向省委推荐首批山西省普法讲师团成员;完成了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课题“山西省五年立法规划政治、社会领域重点立法建议”并形成情况报告。

其中,共提出37条立法建议项目,有13条得到采纳,采纳率为35.14%;依托所属研究会,对《山西省开发区条例》《山西省科技进步条例》《平遥古城保护条例》等进行立法咨询和论证,积极参与对省法院的司法文书评审工作;组织专家学者对《山西省政法机关支持配合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工作制度》《中共山西省委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2018-2022)(征求意见稿)》等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省法学会领导全程参与我省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参与《山西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等38项改革文件的制定和落实,会(机关)领导和由省法学会推荐的法学法律专家共15人分别担任了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和惩戒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专家委员。完成《山西省法官检察官员额退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应用到对我省法官检察官的遴选和惩戒工作中。作为全国首家省级法学会,开展了司法体制改革第三方评估工作。

组织开展课题攻关

充分发挥法学研究创新“领路人”作用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法治建设实际需要,省法学会组织开展省级课题申报、立项评审以及结项鉴定工作。确定了《民法总则实施中的疑难问题研究》等22项年度法学研究课题和《山西省政法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建设研究》《山西法治文化地图册》《山西法治文化图鉴》等3项重点专项课题。

在全省政法系统开展5000字以内的小课题和500字以内的微课题研究中,以工作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为切入点,共收到推荐的优秀课题151篇,有效推动了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的互通互促,获得中国法学会和有关单位一致认可。

我省法学会组织开展2017—2018年度法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评选出一等奖19项,二等奖34项。同时,23个所属研究会围绕各自领域的研究特点,广泛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其中,省法学会卫生法学研究会会长孙淑云教授撰写的《中国合作医疗治理六十年变迁》,获得省社科联2018年度“百部(篇)工程”一等奖。

创新人才培养思路

充分发挥法治人才“孵化器”作用

按照《2018年法治山西建设工作要点》,联合省委政法委等部门,牵头开展我省法治人才库建设。注重老中青专家学者相结合,以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等的人才布局;与上海政法学院合作建立省法学会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与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合作建立法治研究示范基地。

省法学会法律史研究会会长周子良教授参与了《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实施意见》的制定,并参加“六卓越一拔尖”的教育培训计划等,为法治人才提供了培育和成长空间。

省法学会切实提升对会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会员队伍不断壮大,会员工作得到长足进步。在2017年与省法官协会、省检察官协会、省律师协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将潞安集团、中诚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纳入团体会员单位并挂牌;先后与三家酒店签订中国法学会“会员之家”合作协议,此项工作走在了全国省级法学会的前列;组织会员参加“中国庭审公开网2017年度全国法院优秀庭审评选活动”。

丰富宣传工作载体

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强阵地”作用

省法学会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等六部门出台“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实施方案,对工作任务、宣讲主体和组织方式进行了周密安排。邀请中国法学会徐显明副会长为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全省各界一千多名同志作了宪法学习专题报告。2018年全省共开展“双百”活动703场,听众人数达25万余人。

全省法学会系统以开展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开辟法治文化长廊、开办“法治在线”电视栏目、组建法制演出队、建立公益法律服务站、出版法治文化丛书等为载体,联合司法、团委等部门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不断提高法治宣传的效果。

按照商黎光同志的要求,省法学会与省委政法委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县乡村三级设立法学会法律服务平台的通知》,依托综治中心,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法律服务三级工作平台,努力打造运转规范、服务高效、群众认可的法律服务模式。全省共建立117个法律服务所,覆盖率达100%;1343个法律服务站,覆盖率96.1%;17581个法律服务室,覆盖率61.1%。

不断强化学术交流

充分发挥法学法律交流“主渠道”作用

为了突出特色“搭平台”,我省法学会向中国法学会“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和“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推荐我省优秀成果,组织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参加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法学论坛,组织撰写论文400余篇。

在第十一届中部崛起论坛活动中,我省有14篇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省法学会在中国法学会组织的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中获优秀组织奖。2018年10月19日,第十三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以“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法治保障”为主题,首次由山西省法学会和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共同承办,省委政法委作为支持单位统筹协调,中国法学会王乐泉会长出席论坛并讲话。此次论坛筹备标准高,活动形式新,学术氛围浓,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2018年7月31日至8月1日,由省委政法委牵头,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外事办、太原市委政法委、太原市法学会、晋中市委政法委、晋中市法学会、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共同努力下,省法学会顺利承办了“香港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山西活动,圆满完成了对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树仁大学法学院学生代表,以及部分在海外求学的法律专业香港留学生共37名优秀法律学子的参访接待任务,深化了与港澳台地区法学法律界的交流与合作,受到了中国法学会台港澳事务办公室的表扬。

   (本文转自山西法制报)

法治三分钟|大战三百回合!男子醉酒后与狗对骂...

4日凌晨,江苏常熟邵某醉驾摩托车回家,途中窜出一条流浪狗追叫。

死刑!“浙江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前院长被杀案” ...

戴晓满主观恶性极深,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犯罪后果极其严重,虽能自首,但不足以从轻处罚,依法应予严惩。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离监探亲的五天很短,但让他明白了很多

深冬时节的天空被雾气笼罩,监区大门不远处,一棵桃花开出了红艳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