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立案“导航员”:帮助群众,让更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2019-03-01 20:20  来源:贵州高院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2月25日,上午8点40。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人民法院还没有开始上班,诉讼服务大厅已经有群众叫号等待。窗口的工作人员在办公室换上制服,准备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开始一天的工作。

  立案审判庭庭长丁文雁已经在案头查看上周五立案的情况。通常,她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头一天的立案情况,一来为了通盘了解,二来担心同事们有什么拿不准的地方她好做二次把关。资料还没有看完,三名男子出现在丁文雁的办公室。原来这三名男子没有任何材料,窗口的同事将他们引到丁文雁的办公室。

  “包工头欠我和我老婆近3万元的工资,一拖再拖,眼看着孩子就要开学了,我们想请法院帮我们要回这笔钱。”其中一位男子面色焦急的向丁文雁说着。

  “你们现在准备了起诉状吗?”丁文雁问。

  “起诉状是什么,我们不懂。”

  “是这样,如果你们需要起诉包工头,那么就需要一份起诉状,我们是法院,不能替你们写起诉状,你们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中心来帮助你们,你们可以先打电话问问,还可以在外面拿一份小手册,对照上面的材料来准备,等到所有资料都齐全之后,就可以在法院来起诉了。”“好的,谢谢法官。”丁文雁起身,送走三位男子。

  刚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看见一位老大娘在窗口“插队”咨询起诉的问题,窗口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如果需要办理业务,得先叫号。

  丁文雁立即过去,准备帮助老人家操作叫号机。“法官,你不知道,我的孩子不养我,我都上法院来告过他们了,他们还是不养我。”丁文雁听罢便问“老人家,您带了判决书吗?”老人家没有搭理,开始从包里拿出一张又一张的纸递给丁文雁。“法官,我年纪大,不认识字,你帮我看看这里头有没有你要的东西。”丁文雁一看,里头有票据、转让书、通知单,但就是没有判决书。“老人家,您带身份证了吗?”“带了!”“要不您先去我办公室坐坐,我给您查一下您的案子。”

  丁文雁扶着老人来到她的办公室,很快她在办案系统上查到了老人家的调解协议书。“这上面写着几个子女轮流照顾你,现在他们都没有照顾吗?”“他们一个推一个,过年都让我一个人过的”老人一边流泪一边说。“那他们现在有按照调解协议每月给您钱吗?”“就只给了一个月,就再也没有给过了。”老人家越说越伤心,眼泪簌簌。丁文雁连忙坐到老人家的身边,安慰道“老人家您别伤心,像您这样的情况,法院是可以强制让您的儿子支付赡养费的,您现在收好这份调解书,然后准备一份执行申请书就可以了。现在,您还可以先联系您所在的居委会,让他们也及时介入。”老人家听到这里,擦了擦眼泪,告诉丁文雁“我已经跟居委会联系了,他们说过两天就会去我家。那我现在就是要去找人帮我写一份申请书是吗?”“对的,执行申请书。”“好的,谢谢法官。”老人家起身,离开丁文雁的办公室。此时,办公室门口已经排了一排人在外面等待着咨询丁文雁有关法律的问题。来不及喝口水,丁文雁又开始接待下一位群众。

  基层法院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许多群众对法院程序的不了解,导致他们在申请立案时会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丁文雁就像一位立案导航员,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耐心的向大家解释,如果要走司法程序,下一步需要如何操作。

  当天下午,丁文雁还将对一起矛盾纠纷进行调解,丁文雁说,他们也常常会对一些关系简单的纠纷进行调解,让更多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