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写
人民警察是一份特殊的职业,从1997年起,张立国就战斗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他曾参与侦破朝阳市首例涉案金额达3.5亿余元的“赵氏兄弟等人非法集资案”、首例侵犯商业秘密案、“新玛特商场巨额现金被盗案”等一批大案要案。
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流血、牺牲……这些令人心惊的词汇,便距离张立国不再遥远,尽管已经身经百战,他也无法预知,下一个案件、下一次抓捕可能会遭遇怎样的困难与凶险。
张立国说,他格外珍惜自己身上这一身警服。在他心里,这是他此生的信仰,更是这辈子割舍不下的责任。如他所说,做警察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
张立国
跟着他一次次破大案
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辖区地处朝阳市区中心区域,各类案件复杂多变。为了应对多变的的治安形势,每抓获一名嫌疑人,张立国都一遍遍研究讯问笔录,不放过每一个疑点。凭着这种干劲,张立国侦破了上千起案件,没有一起冤假错案。
牛猛,光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与张立国既是工作上的搭档又是生活中的兄弟。“我们俩都是2014年来的光明公安分局,工作中他真的是拼命三郎。”牛猛告诉记者,张立国在工作中很多事都亲力亲为,哪项工作缺人他都会第一个顶上去。
有一年,光明公安分局辖区发生一起抢劫强奸案,嫌疑人周某非常狡猾,民警们用一年时间苦苦追查无果。“那天凌晨1时左右,我的电话突然响了,电话另一头称在沈阳虎石台附近发现一个人非常像周某。”牛猛当时正在老家,立即向张立国汇报。“你好好陪陪家人,我亲自过去。”张立国放下电话带队连夜出发,将周某抓获。
“张队管理队伍非常严格,铁面无私,他多次和我们说,涉及案件的事必须公事公办,谁要找我求情就不是我兄弟。”牛猛说,张立国虽铁面无私,但同样铁骨柔情,他主动替兄弟们值班的次数数不胜数,替兄弟们承受的危险不计其数。
2017年中旬,光明公安分局接到一条线索,辖区出现一爬楼入室盗窃团伙,多次作案,辖区群众人心惶惶。经细致调查,警方最终在辖区一平房内锁定了这个犯罪团伙。
“这个案子看似简单,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该团伙成员身患严重的传染病,如果在抓捕过程中不慎划破一个小伤口,就极有可能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回忆当时的情景时,牛猛仍心有余悸,张立国事先让兄弟们穿好防护服,并多次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可是,他仍第一个冲了进去,成功控制住了嫌疑人。
事后,牛猛问张立国:“张哥,嫌疑人的情况你也知道,你还让我们注意安全,你要伤到了该怎么办啊?”张立国笑笑说:“你们都年轻,有的还没孩子呢,我不怕,都已经是俩孩子的爹了,况且我不也没事儿嘛!”
张立国(右二)在办案现场
嫁给他却只能等他打电话
“我嫁给了他,他‘嫁’给了公安事业,但我感到非常幸福!”谈到丈夫张立国,田娜很欣慰。
2001年,25岁的张立国和23岁的田娜携手步入婚姻殿堂,那时,田娜就已做好当贤内助的准备。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丈夫的工作强度,“他就是个工作狂,给我们家省了不少粮食,有一回两个月没在家吃过一顿饭。”这虽然是田娜的一句玩笑话,但熟悉他们两口子的人都知道,随着张立国工作的不断变动,工作越来越忙,聚少离多成为了二人的生活常态,家中的大事小情便全部甩给了田娜。
为了让张立国安心工作,也为了保证他的安全,二人有个约定,那就是张立国出差期间只能他给田娜打电话,田娜决不会主动联系张立国。
2015年春节前夕,张立国带队冒雪出省办案,女儿突发急性阑尾炎并穿孔,田娜心急如焚。她拿着手机犹豫再三却仍没有拨通那个号码,一个人带着孩子赶到医院,流着泪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当张立国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医院时,已经是女儿住院的第5天。病床前,他红着眼圈沉默无语。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我也曾是一名军人,我了解他的工作的特殊性,虽然有时很想拨通他的电话,但我不能那样做!”田娜说,很多次她半夜醒来发现张立国已不见踪影,可是却不敢给他打一个电话,只能静静地等待。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田娜眼里,他的平安才是最诚挚的爱。有一次,田娜无意中看到了张立国去河南省执行任务的电视新闻,才知道那次行动他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情不自禁泪流成河。
“还有一次,他带着民警去抓赌,当时对方多人手持砍刀和斧子,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想想都后怕,但是没办法呀,这是他身为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田娜无奈地对记者说。
学习他把做好事当成习惯
“学雷锋做好事,完全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是张立国挂在嘴边儿的一句话,在从警的20年光阴里,他也是这样做的。这份爱心不仅给了需要援助的贫困百姓,也感化了不少误入歧途的犯罪嫌疑人。
那是2015年8月,张立国侦办一起盗窃案,抓获了2名涉嫌盗窃的未成年违法嫌疑人。审讯中得知两人均来自于单亲家庭,因父母疏于监护和教育,使得两个孩子小小年纪便漂泊在外,靠小偷小摸度日。张立国心情沉重,两个孩子年龄还小,如果不及时将他们引入正途,恐怕只会让他们在违法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张立国自掏腰包带着两个孩子洗澡、理发,又到商场给他们买齐了新衣、新鞋和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那是连他自己的亲生女儿都没有过的待遇。在他的关怀下,两个孩子对他不再抗拒,向他吐露心声,承认了错误。
当了解到其中一个孩子曾在市区一家商铺打工,老板拒付工资后,张立国当即找到这家商铺,为孩子要回了应得的报酬,并向该商户阐明了雇佣未成年人属于违法。
在他的耐心劝说下,两个孩子答应回家,保证以后再也不做违法的事了。仍不放心的张立国还一再叮嘱孩子父母,一定要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给孩子多一些关心和关爱。
做好事,不用去远方。
自2014年至今,张立国已参与化解各类纠纷90余次,帮助困难群众60余人,寻回失踪儿童6人,一面面精美的锦旗,饱含着群众对他无私奉献的肯定与敬意。因为他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安全,还有希望。
盼着他回家陪陪我们
张立国心里只有工作,每天被大大小小的案件“撵着走”,身为大队长,加班如同家常便饭,能够照顾家里、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
有一次,读初中的女儿特别认真地向他下达“最后通牒”,告诉他有同学在背后说她没有爸爸,这让正值青春期的女儿既气愤又难过,她要求爸爸必须给她开一次家长会。看着女儿期盼的眼神,张立国说不出的心疼,他点头答应了女儿的要求,可没想到最后竟然跑错了学校,闹了个大笑话。
17岁的大女儿对父亲意见很大。她清楚地记得,2017年8月中旬那场大雨,整个城市一片汪洋,父亲接到分局指令后,把怀孕的母亲一个人扔在家往外清理地下室的水。那时候她刚上高中,中午回家看见满头大汗的母亲,忍着泪水帮着母亲往外舀水。“那时我真的很埋怨自己的父亲,这个家谁都指望不上他,爷爷奶奶他不照顾,姥姥还得帮忙照顾他。这么大的雨就放心把怀孕6个月的妻子独自扔在家里‘抗洪’,没有他这样的!”
孩子的描述都是事实。张立国总是把自己的事放到后面,把别人的事放在前面。案件当事人的事比任何事都重要,他有时间给人家修水龙头、买米买面,却没有时间给家里交电费;被害人住院他有时间去照顾,却没有时间去看一看住院的老父亲。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使命,我希望我的女儿能明白,虽然我陪她的时间少,但是我对她,对家人的爱,却一点也不比别的爸爸少,甚至更深。”张立国坦言,在他看来,父母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坚守正义,为子女树立榜样,也是家教的一种,这种教育无声,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