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老娘舅”的自我修养:高墙里,还有什么比现身说法更能“灭火”?

2019-02-16 10:41  来源:安徽司法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兴安
字号  分享至:

  心得体会

  “少一份冲动,多一份耐心;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包容。”这是安徽省合肥监狱第十三监区被称为“老娘舅”的服刑人员王某在调解记录中写下的一段“心得体会”。


王某 36岁,因犯故意伤害罪入狱。

现在的他被同监区服刑人员称为

高墙里穿着囚衣的“老娘舅”

大墙内也有了“老娘舅”

  ——“你怎么用了我的东西也不跟我说一声?”

  ——“不是已经还你了吗?”


  上周,两名服刑人员因为一件小事争吵了起来,监区民警及时出现制止了他们,并把他们请进了调解室。

  随后,民警并没有直接开展教育,而是将监区被称为“老娘舅”的服刑人员王某也请进了调解室,先让这位“老娘舅”现身说法,化解矛盾。

  王某先安抚两人激动的情绪,待双方平静下来后,王某又语重心长地说:“当年我就是年轻气盛,脾气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跟人打起来,最后犯罪入狱,想想真后悔。我们在这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你们为了这么小的事情闹别扭,打架、扣分、受处分,值吗?”听了王某的话,两名服刑人员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最后在王某面前,握手言和。


  让服刑人员充当调解员,在民警的主导下,发挥其桥梁作用,参与监区内的矛盾纠纷调解,充分挖掘和调动服刑人员的矛盾排查、信息搜集和正向引导能力,尽量让矛盾不出监区、不过夜。

  王某已经服刑9年多,即将刑满的他,因狱中表现良好,各方面条件符合要求,被选为该监区第一批“老娘舅”。类似的纠纷,他已经成功调解了多起。

  成为“老娘舅”的条件

  “每个‘老娘舅’都是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不仅要改造表现好,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而且还要善于沟通,有敏锐的观察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监狱“六尺巷矛盾调处”领导小组成员孙明科介绍道。


  为调解好服刑人员的矛盾纠纷,维护监管安全稳定,合肥监狱于今年元月创建了监狱、监区和服刑人员“六尺巷矛盾调处”三级网络,即监狱“六尺巷矛盾调处”领导小组、监区“六尺巷矛盾调处工作站”和监室“六尺巷矛盾调处互助组”。

  根据高效、实用、便于管理的原则,监狱以每个监区的监室为单位组建“六尺巷矛盾调处互助组”,每个监室推选一名互助组长,承担各自监室服刑人员日常调解工作,维护监区和谐向上的积极氛围。

  各监区“工作站”成员由监区负责管教的领导和民警组成,主要负责监区服刑人员矛盾调处的组织管理及考核;监狱“六尺巷矛盾调处”领导小组下辖“六尺巷矛盾调处专家团”,由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具有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实践经验的民警、社会援助人员等组成,负责全监矛盾调处日常事务。


  合肥监狱党委书记、政委张卫介绍:

  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一般矛盾不出小组,较大矛盾不出监区,严重矛盾不出或者少出,全力打造平安和谐的改造环境。

  据悉,合肥监狱现有监区“六尺巷矛盾调处工作站”16个,服刑人员“老娘舅”近200人。自“六尺巷矛盾调处”工作机制建立以来,已成功调解服刑人员之间的矛盾纠纷30多起,多次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供稿:合肥监狱

  作者:张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