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新出炉的2018年下半年江苏省群众安全感第三方测评调查中,海安市的群众安全感达99%,再获全省第一。
狠抓立体防控,平安建设惠民率不断提高
高标准推进现代技防城建设,提前完成技防六期和技防外延工程,先后建成12条现代技防街区,不断织密现代技防网络。深化监巡对接机制,全面推进警务前移战略,有效构建以专业巡防为主体、片区联防为基础、义务巡逻为补充的网格化等级巡防模式,全市每天街面不少于13支专业巡防、55支村居联防夜巡队伍,切实提高社会面见警率、管事率。
加强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加大对涉黑涉恶犯罪、侵财犯罪的打击力度,刑事发案率持续保持省市较低水平。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创品牌调解室、当金牌调解员”活动,通过基层多元治理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有机融合,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让群众从平安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广泛发动群众,努力提高平安建设参与率
政法各部门以千警入社区工程为抓手,推动政法干警深入基层一线,指导村居加强治安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心理疏导、宣传平安法治知识,不断夯实平安法治根基。围绕平安法治志愿服务与网格化管理、治安巡防、基层治理“三结合”, 5.2万名平安法治志愿者深入到村居、小区、企业、学校、敬老院以及超市、市民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重点人员帮教、社情民意收集、平安法治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群众的积极参与。
广泛深入地开展平安学校、平安企业、平安社区、平安家庭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让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切身体验平安建设成果,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效果。
强化舆论宣传,全力提高平安建设知晓率
深化融合共治社会治理模式,各区镇依托现有公共资源,选择村居中心位置、人员密集的休闲文化、法治广场建立警民守望点,设置标识标牌,公开社区民警、保安联系方式,发布常见业务指南和预防建议,每月开展“幸福村居、警民守望”广场宣传,同步网络直播,互动群众每次逾10万人。
结合每年的法治文化节和平安法治建设集中宣传月等,各区镇、各部门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常态化正面宣传平安建设成果,营造浓烈宣传氛围。各区镇抓住宣传月活动契机,组织驻村保安、网格员、平安法治志愿者开展入户宣传,通过发放《平安惠民手册》、防骗防抢防盗等宣传资料,普及群众自我防范常识。
每年开展两次安全感、见警率、网格员知晓率、满意度电话调查,调查结果与考核奖金挂钩,倒逼各区镇做实入户宣传,确保平安法治建设知识深入到千家万户。
管好政法队伍,大力提高平安建设满意度
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组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干警”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政法系统青年干部培训班和政法干警政治轮训,不断强化政法机关“公正执法、忠诚为民”理念,推动爱民、亲民、便民、利民、护民举措贯穿于平安建设的全过程。
聚焦政法主业,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设立解决执行难、化解矛盾纠纷、打击违法犯罪等系列绩效考核指标,并将指标落实到岗到人,不断锤炼政法队伍过硬本领。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常态化开展执法监督,通过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全力铸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政法队伍,树立了海安政法干警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促进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