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江苏扬州20个“公安1号窗口”全天“不打烊”

2019-01-22 12:46  来源:江苏法制报  责任编辑:彭绮琴
字号  分享至:

    一刻钟,是城区居民从家中到“公安1号窗口”的平均用时,遍布城区的“公安1号窗口”,为江苏扬州市民生活提供着坚实的警务保障。

    为全面深入贯彻党中央深化“放管服”、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举措,扬州市公安局主动融入大局,深化“不见面审批”实践,打造“公安1号窗口”和“24小时警务自助服务站”。

    “不仅要做到一枚印章管审批,破解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和痛点,还要全力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扬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宫文飞说,推进便民利民举措,就是要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

     截至目前,扬州全市20个“公安1号窗口”已经面向市民服务。现在,市民只要通过“刷脸”认证,就可以通过自助终端浏览网上办事系统,实时办理公安行政审批事项,享受智慧警务带来的便利。

    “公安1号窗口”实现“不见面审批”

    外地大货车驾驶员梁师傅发现申请进城通行证有了新方法。除了采取传统的人工方式申请纸质禁区通行证,现在还可以在“公安1号窗口”自助终端机上申请禁区通行证的“电子证照”,在自助机上采用身份证+“刷脸”进行身份识别认证后,梁师傅在线申请了禁区通行证,不一会儿手机上就收到短信,是禁区通行证“电子证照”二维码,这个“电子证照”等同于纸质禁区通行证效力,而且“公安1号窗口24小时警务自助服务站”还支持24小时自助办理。

    扬州市民赵先生也体验了一把“不见面审批”带来的红利。由于上小学的女儿平时忙着上学,周末又要辅导班,导致无法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身份证,给出行带来不便。近日,他发现盐阜西路22号“公安1号窗口”内摆放了一台身份证自助拍照与自助申领机,于是在操作提示的指导下,他让女儿自助拍照后申领了身份证。通过公安24小时警务服务自助站内的智慧终端一体机,赵先生避免了孩子上学时间与工作日的矛盾,科技带来了生活便利。

    其实早在两年多前,通行证就可以通过扬州市公安局行政许可支队手机微信自助办理平台申请办理,快递员直接把证送到家里。现如今,类似银行ATM机的操作,让市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服务。

    盐阜西路22号,作为“公安1号窗口”的样板,已开始24小时为群众服务。按照“机器替代、数据替代、合成替代”的要求,扬州公安将分期分批在扬州市127个派出所、20个出入高速城市会客厅、26个警务查报站布点建设扬州“公安1号窗口”,在人员密集的重点商业区建立“24小时公安警务自助服务站”。

    “以前丢失身份证,市民补办起码要来回跑两趟。”市公安局行政许可支队支队长周士普说,今后市民只要前往就近的“公安1号窗口”,在身份证自助拍照机与自助申领机上自助办理即可。

    此外,为了让群众少跑腿,扬州公安正在建设“公安速递、公安代办队伍”,将加快包括身份证在内的纸质申报材料与证件的传递速度,并真正实现不跑腿、全程专业代办的“不见面审批”,同时还将在市区各大小区建设“公安1号窗口”自助存取件柜,实现行政审批寄取件进小区,真正打通便民“最后一米”。

   打破壁垒推进“放管服”改革

    人工智能提升了警务服务的水平,也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便捷,而便捷的背后,是扬州公安站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上推进“放管服”改革。

    以往,如果企业或者群众需要办理一件公安行政事项,需要先到市公安局行政许可支队受理,然后交由分管警种先期审批,随后再回到行政许可支队盖章,而最终的管理仍是分管警种。

    “前店后坊的模式不仅耽误了相关办理人的时间,也消耗了不必要的警力资源。”扬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翁国彦说,必须打破壁垒,审管分离,大刀阔斧,进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

    扬州公安把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作为推动政务服务规范化、高效化、便民化的重要抓手,制定《扬州市公安局“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深化以审管分离为核心,以机构建设和相对集中为重点,以“放管服”为关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其中,改革的重点放在了机构建设和警力配置上,搭建市支队内设机构,下设综合指导大队、受理复核大队、审批服务大队和网上审批大队,强化县级公安机关审批机构建设。目前,县级公安机关行政许可部门机构全部建立。

针对审管同在一个部门的工作现状,扬州公安从内保、治安、交警等警种部门共划转40个审批事项到行政许可支队,由许可支队独立统一行使受理、查勘、实质性审批及发证工作,需要市局领导审批的事项,均由分管行政许可服务支队的局领导审批。发证时,统一使用扬州市公安局行政审批专用章,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机制完善打造高效服务

    “审管分离,不是审批事项一划了之。”扬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毅说,光解决了“最后一公里”还不够,还要有完善的监管机制和对称的高效服务。

    针对某一事项,行政许可支队审批结束要在规定时限内将审批结果的信息同步推送到相关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承担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并将事中事后监管结果反馈给审批部门。这期间,职能部门在行政审批部门行使行政许可权过程中主动提供法律法规、政策依据、技术服务等综合支撑,严格按照审批结果及时开展事中事后监管,承担监管主体责任,形成审批部门与各职能部门之间互通互联、紧密合作、协调高效的审管互动工作新格局。

    监管机制完善了,高效的服务从何而来?对此,扬州公安精选精兵强将,把行政审批工作仍交给专业的人来办。按照“编随事转,人随编走”的原则,各业务警种原先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专业人才部分划转至行政许可支队,统一由许可支队进行日常管理任用考核,实现“一窗通办、一警多能”。截至目前,共划转民警7人、辅警5人,同时增加辅警5人,行政许可支队直属人员从12人增加至29人,实现审批力量成倍增长。

    完善的审批机制+专业的审批队伍,如何打造出创新、优质的服务?扬州市公安局研究制定了《扬州市公安机关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十八条措施》,包括全面取消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公安可自行查询的材料、市区(不含江都)禁区通行证全面实行“电子证照”、“保安服务公司设立许可”与“保安培训单位许可”受理审批时间由30个工作日缩短至15个工作日、全面取消专家评审费等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

    正是带着这样的改革决心,扬州公安兑现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承诺,探索出了“放管服”的一条新路径。在打破警种、地域壁垒后,全力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去年10月,20个“公安1号窗口”已面向市民服务,今年市民可以在更多“近在家门口、装在口袋里”的“公安1号窗口”通过自助终端实时办理公安行政审批事项,享受智慧警务带来的便利。□王俊杰 裴 雨

6.6%的GDP增速,将带来怎样的2019?

90万亿,6.6%,这是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增速的数字。

“快鹿系”集资诈骗案一审宣判 快鹿集团被判处...

周萌萌等其余12名被告人以集资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至九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杭州警嫂的朋友圈让人泪目:嫁了警察不是我的 ...

“不嫁,警察是我的,我是人民;嫁了,警察不是我的,是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