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群众过个好年,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开展“冬雷”专项行动,围绕涉民生案件进行执行攻坚。李先生等44名农民工拿到了被拖欠已久的劳动报酬款42万余元。
据了解,几年前,为了能让村民们多挣些钱,李先生带领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到吉林市某建筑工地干活赚钱。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李先生等44名农民工受雇于某建筑公司,为某城市矿产信息研发中心办公楼施工。可工期结束后,李先生等人却没有拿到全部劳动报酬。
为讨回工资,李先生和工友们多次向该建筑公司讨要工资,却始终没有结果。无奈之下,李先生等44名农民工将该建筑工司诉至高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2018年2月13日,高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定该建筑公司支付44名农民工劳动报酬款42万余元。但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该建筑公司依然未依法履行。
2018年8月,李先生等人向高新法院申请执行。在法院执行过程中,办案法官通过网络查控、线下查控等方式对被执行人该建筑公司的工商注册、不动产、股票证券、车辆、互联网银行等财产线索开展财产调查,但均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线索;期间办案法官多次约见建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孙某,孙某避而不见。

2018年9月4日,高新法院将孙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对其限制高消费,还将失信被执行人决定书及限制消费令张贴在该建筑公司及孙某的住宅附近。
2018年10月7日,孙某主动联系法院,表示要清算全部工资款。经了解,孙某的态度之所以发生转变,正是高新法院所采取的将孙某纳入失信“黑名单”以及“限高令”等措施发挥了作用。
原来,孙某在前往外地洽谈项目时,因其是失信被执行人,无法乘坐飞机,结果比预计时间晚到了一天,导致失信于合作方。
同时其所合作企业在考察合作伙伴资质时,发现该建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孙某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便取消了合作意向,此事令孙某后悔不已。
2018年12月20日,孙某将该公司拖欠的42万余元农民工工资全部交到了高新法院。
2018年12月29日当天,李先生等44名农民工个个喜笑颜开,他们从法院工作人员手中领回了被拖欠已久的工资款,此事也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