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发布《中国检务透明度指数报告(2017)》,江苏省检察院检务透明度在2016年度位居全国检察机关第一位的基础上,2017年度蝉联全国第一;南京、苏州、徐州市检察院检务透明度均进入全国前十名。2018年12月,2018年中国优秀“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综合影响力评估报告发布,江苏检察网获评“201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政法网站”,苏检e访通获评“2018年度中国创新型政法新媒体”。
率先制定检务公开评价指标,率先并持续发布检务公开年度报告,深化检务公开,江苏检察机关一直在行动。
江苏检察机关检务公开年度报告(2018)
新时代、新使命对检察机关深化检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2018年,江苏检察机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高检院部署要求,依托江苏检察门户网站集群,深入推进司法办案、重大部署、司法改革、队伍建设等全方位、立体式公开,着力提升全省检察机关检务透明度。
2018年3月,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发布《中国检务透明度指数报告(2017)》,江苏省检察院位居全国检察机关第一位。12月,2018年中国优秀“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综合影响力评估报告发布,江苏检察网获评“201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政法网站”,苏检e访通获评“2018年度中国创新型政法新媒体”。
江苏省检察院去年率先制定出台了《江苏检察机关检务公开评价指标(试行)》,并组织对各设区市检察院开展检务公开测评。根据实际运行中的情况,今年对检务公开评价指标作了部分调整。一级指标“司法办案”分值增加了10分,总分变为50分,进一步突出了对司法办案活动公开情况的考查。
江苏省检察院于12月24日组织各设区市检察院开展了集中交叉测评,从本次集中测评结果看,检务公开工作部署在各地得到了较好落实,各市院测评得分均在90分以上。连云港、南通市检察院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检务公开工作机制,稳步有序推进检务公开工作,测评得分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扬州、苏州、宿迁等市检察院今年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成效较为明显,测评得分较去年有了大幅度提升。
一 聚焦司法办案活动公开
1. 实时公开重要案件信息。对职务犯罪案件信息和重大、敏感、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及时在检察门户网站及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公开案件办理信息,回应社会关切。2018年,全省各级院共在江苏检察门户网站集群公开各类案件信息8000余条,其中职务犯罪案件信息740余条;省检察院在江苏检察网公开案件信息300余条。“昆山8·27反杀案”相关案件处理信息在三级院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公开发布后,点击阅读量累计超过2000万。省检察院研发了案件发布集聚功能,将全省三级院发布更新的案件信息,第一时间自动抓取同步在省院门户网站公开,方便群众查看,已汇聚全省检察门户网站集群上线以来,全省三级检察院发布的各类案件信息15000余条。盐城市大中地区检察院实行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逐案公开,已公开案件信息450余条。
2. 依法公开各类法律文书。全省各级检察院常态化开展法律文书公开工作,2018年共依法公开起诉书、刑事抗诉书、不起诉决定书等法律文书76046份,做到依法应公开的全部及时公开。扬州市检察院实行月检查、季通报,并对公开不规范的点名通报到具体案件,着力做到符合公开条件的法律文书均及时、准确公开,全市法律文书整体公开率达98%。南通、连云港等市检察院进一步探索开展法律文书链接式公开,同步公开检察机关的起诉书和法院的生效判决书,促进司法办案活动更加公开公正。
3. 做好重大案件的新闻发布工作。创新新闻发布形式,对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特殊案件,第一时间开展个案宣传发布。2018年,全省各级检察院共举行各类新闻发布146次,发布典型案例420余件;其中省检察院举办公益诉讼、打击非法集资、保护知识产权等新闻发布会13次,发布典型案例70余件。连云港、淮安、镇江、徐州等市检察院,针对办理的非法捕捞910余万公斤水产品案、全国首例维护英烈名誉权公益诉讼案、打击长江非法采砂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打击非法集资典型案件等,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案件办理情况,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进行了报道,取得良好发布效果。
4. 结合典型案例强化以案释法。全省各级检察院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选择办理的典型案例,通过检察官深入村居社区一线以案释法、参与制作电视网络媒体节目等方式,公开检察机关办理的相关典型案件情况,强化警示教育。省检察院在江苏检察网设立“以案释法”专栏,发布典型案例260余篇。
南京市检察院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微博等平台,设立《检察官说法》《检察故事》等专栏,发布典型案例50余篇,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对检察官办理的非法捕捞、侵害知识产权等案件进行释法说理。常州市检察院与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合作,制作了12期检察官以案释法节目,及时公开办理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案件情况,剖析犯罪手段和社会危害,促进社会公众增强防范意识。
二 主动公开检察工作信息
5. 全面公开检察领导分工和检察官相关信息。全省各级检察院在去年公开内设机构及其工作职责、检察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及全体检察人员等信息基础上,进一步公开检察领导干部的工作分工,公开业务部门检察官的等级,以及检察人员法律职务任免等信息,切实做到检察机关的人员、职责、身份等公开透明。
6. 强化新时代检察职能宣传。为促进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新时代检察机关承担的职责使命,省检察院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检察职能宣传展示活动。各设区市检察院积极参与,精心制作了17部作品,从侦查监督、公诉、公益诉讼、未成年人检察、控告申诉检察、刑事执行检察等多个方面,运用动漫、微电影、微视频等多种方式,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故事,全方位宣传展示了新时代检察职能。省检察院组织开展现场展示评比,最终扬州市检察院制作的《悟空说法》获评“最佳作品奖”,常州市检察院制作的《陪伴》等6部作品获评“优秀作品奖”。省检察院选择部分优秀作品,通过江苏检察门户网站、“江苏检察在线”微信公众号等,持续展播10余部,促进了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和支持检察工作。
7. 邀请公众参与法律监督典型案件评选。开展全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典型案件评选活动,是2018年省检察院党组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省检察院及时进行部署宣传,各设区市检察院积极组织参与,主动公开评选活动相关安排,并邀请社会公众参与投票,评选推荐出无锡特大“套路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陆某等人用“天猫”积分套现700余万元特大诈骗案等46件案件进入省院评审环节。省检察院经组织法学专家、司法实务人员等进一步评审,最终评选出20件法律监督典型案例,并通过江苏检察门户网站集群和新媒体平台进行公开宣传展示,促进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检察机关强化司法办案、服务经济发展、维护公平正义的实践和成效。
8. 深化检察人物宣传展示。全省各级检察院结合典型案例,通过开设“新时代检察官”专栏等形式,加强检察官办案情况的公开,宣传展示检察官和检察官办案团队260余人。扬州市检察院茆小松检察官办理的腾达公司虚假诉讼案、泰州市姜堰区检察院检察官沐杰办理的微信“抢红包”外挂案等公开后,受到各界好评。在加强先进检察官宣传展示的同时,积极展示司法行政人员、检察辅助人员的形象。
在检察门户网站集群开设“我是书记员”专栏,依靠海报微端宣传、“江苏检察在线”联动矩阵推广,及时宣传展示20余名普通书记员立足岗位、辅助司法办案的故事,阅读量超过6万。通过深化检务公开,全省检察机关产生了CCTV2018年度法治人物王勇,全国模范检察官、中国正义人物吴小红,驻村扶贫期间带领乡亲创业致富、被评委“中国好人”的盐城检察干警陈扣连、杨洪雨等一批先进典型。此外,对发生的自身违纪违法案件,相关地区也主动公开查处结果,做到不遮掩、不护短。
三 结合公开做好便民服务
9. 细化完善检察办案流程。全省各级检察院在去年公开办案流程的基础上,结合民诉法、刑诉法修改等新形势,在检察门户网站“检务指南”模块,及时补充设立了公益诉讼办案流程和刑事速裁程序案件流程图,生动展示相关案件的受理、办理、流转等运转程序,方便群众办事。
图三:公益诉讼办案流程图
图四:刑事速裁程序案件流程图
10. 率先增设门户网站无障碍视听功能。在全省检察门户网站集群上,网友通过一键点击,便可以解放双眼“听”网页新闻信息、自由缩放“变”字号、即时转载“享”文章,拥有了更为舒适的浏览体验。江苏是全国检察机关门户网站中首个实现此功能的省份,每天有上千名网民通过集群各网站使用该功能。网友“万一”反映:自从发现江苏检察网有了听新闻功能,对检察网的关注更多了,选好了要看的文章,打开“听新闻”按钮,就能闭上眼睛享新闻了,用这个方式休息休息也不错。
图五:江苏检察门户网站无障碍视听功能
11. 积极打造便民服务品牌。无锡市检察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锡检在线”开辟“法律智答”模块,通过登录智能法律机器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案例查询、刑事量刑预测、法律文书模板下载等多项服务。“法律智答”能充当诉讼引导员,直面回答网民提出的各项法律问题,帮助当事人熟悉立案流程,能够引用法条、分析案情并作出逻辑的推理判断,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研发公益诉讼“随手拍”,方便群众将发现的公益诉讼线索的照片或视频上传至平台,检察机关集中受理、分类处置、限时办理,并对有功人员给予奖励。苏州市检察院研发“苏州检察服务中心”小程序,为律师和社会各界提供法律文书、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检察官预约和提交辩护意见服务,得到市律协发文推广。
四 注重公开形式内容的策划和创新
12. 注重加强主题策划。全省各级检察院围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重大主题,以及公益诉讼、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精心组织策划了《向人民报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扫黑除恶" 江苏在行动》、《公益诉讼全面开展一年,江苏检察交答卷!》等多个专题专栏,推出一系列公开宣传展示作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省检察院制作的《江苏检察专业化高质量办案响当当》《构建立体式绩效考核体系 保证司法责任制高质量运行》《2018年上半年江苏省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系列图解等,在检察门户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公开后反响热烈,被高检院新媒体、正义网等转载点赞,点击量10万+。
13. 强化电视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应用。全省各级检察院突出抓好新媒体和电视、广播等平台在检务公开中的拓展应用,提升检务公开效果。泰州市检察院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配合高检院官方微博和头条号,以“守护长江在路上”为主题,直播了泰州检察官一天的公益诉讼办案工作,阅读量突破1.8亿,讨论量达34万人次。宿迁市检察院在宿迁电视台发布“检察长谈法治”“法治快讯”等检务信息35次,并推动宿迁未检工作实践走进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借助电视网络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展示检察工作。
14. 积极创新公开方式。宜兴市检察院创新打造《晓敏秀》系列普法栏目,先后推出“老年人最易受到的几种侵害(子女必看)”“超车真的只有速度与激情?”等5期节目,涵盖非法集资、危险驾驶、信用卡诈骗等法律知识,由风趣幽默的女检察官结合典型案件、时事热点等,用轻松演绎的方式,介绍检察办案情况,警示教育群众增强防范意识,深受群众喜爱。苏州市检察院设计制作“失去自由”、“我们的故事”、“扫黑除恶”、“防诈骗”等4个系列地铁海报,以案释法,以案展示检察官形象。其中以“失去自由以后,他最想说的话”为主题的地铁海报,通过采访93名被监管人员,收集他们最想对社会、对他人说的一句话,从最真实的忏悔角度制作系列海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图六:“失去自由”主题地铁海报
江苏检察机关检务公开工作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省检察院新闻宣传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同还不到位,法律文书链接式公开还未能推动在全省检察机关全面推行,网民互动交流功能还不够完善;各地区检务公开工作发展不够均衡,有的检察院面对检务公开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等靠思想,开动脑筋、探索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强,检务公开工作成效提升不明显;有的检察院检务公开工作机制有待完善,相关人员力量配备不足,上下沟通交流不够顺畅。
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江苏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围绕中心工作,加大检务公开力度。省检察院和设区市检察院将进一步加强主题策划和力量统筹,建好用好检察门户网站集群和检察新媒体平台,动员全省检察人员主动参与,全面宣传展示检察机关司法办案、司法改革、司法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举措、重大案件、突出成效和先进典型,自觉接受外部监督,更好地彰显新时代江苏检察机关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