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宁夏样本”

2018-12-31 09:41  来源:宁夏法治报  责任编辑:赵利丽
字号  分享至: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也是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12月26日,宁夏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灵武市委政法委、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长胜司法所、吴忠市人民检察院、隆德县、中卫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交流发言。他们,是宁夏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宁夏样本”。记者采访到其中“干货”,以飨读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借鉴和智慧。

  镇北堡镇融入式党建亮眼 矛盾纠纷化解率97%以上

  突出党建引领,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坚持党委统领,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综治领导小组,形成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动力。扩大党的覆盖,在源石酒庄、新牛山庄等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党群活动服务站,织密综合治理网底,初步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大格局。发挥党员作用,以“融入式”党建为抓手,在各村成立功能党小组119个,发挥党员先富带后富和遵纪守法、劝说调解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到“小事不过日、不出村,大事不过周、不出镇”。

  聚焦机制创新,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创新成立综治工作信息中心。整合综治、信访、司法、土地、民政、武装6个部门资源,统一接待登记、统一归口分类、统一批转办理、统一化解矛盾、统一调解纠纷、统一事后随访,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全镇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以上,12345平台群众投诉件办结率达到100%。创新建立镇领导包村、村“两委”成员包组、中心户包片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治保、巡逻、普法、调解、帮教“五位一体”。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各村、酒庄、酒店等重点区域明查暗访36次,排查出不稳定因素5起,成功打击一起30人组织参与的大规模赌博犯罪活动。创新设立阳光谈心室,加强对扬言报复社会、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反常、精神疾病患者等特殊人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台账,做好入户随访、动态掌握、谈心交流、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及危机干预等工作,今年截至目前,共约谈刑满释放人员42人、社区戒毒人员8人,全镇未发生一起特殊人群肇事肇祸案事件。

  强化工作保障,夯实矛盾纠纷化解根基。开展法律便民服务。推行法律顾问制度,一村一律师,确保每村发生的矛盾纠纷经过法律过滤、通过司法处理和民事调解等多种渠道化解,切实从源头把控矛盾纠纷态势。壮大调解工作队伍。在各村聘请德高望重、文化水平较高、热心信访调解的老党员或村民担任调解员,全年通过信访调解员走村入户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5件,化解率达到100%。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督促辖区非公企业配置专业人员,着力解决企业就业、职工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指导各村成立志愿者义务巡逻队,每天在村巷道、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巡逻,全面排查隐患。营造依法治理环境。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开展“法律八进”,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努力提升群众依法维权、依法信访意识。

  “灵盾工程”为总揽构建智慧高效综治中心

  近年来,灵武市以实施“灵盾工程”为总揽,以综治中心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社会治理服务新体系,实现了便民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有机融合,走出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灵武路子。

  信息化支撑,构建网络,打造综治中心“智慧大脑”。将“智慧灵武”建设和平安灵武建设深度融合,建设集政务便民服务、社会综合治理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化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系统,通过“一号申请(12345便民热线)、一窗受理(社会事务调度中心)、一网通办(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网络)”,市、乡镇(街道、园区)、村(社区)三级系统纵向贯通、智慧公安等14个“智慧灵武”子系统横向联通,实现了社会事务从受理处置、督办考核到调度指挥的一体化、智能化。

  规范化建设,联动融合,培育综治中心“强健四肢”。高标准建设灵武市级综治中心,设置“一办三中心”,即:办公室,负责协调、督导;社会事务调度中心,统筹社会事务受理、派遣、处置、督办;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负责多部门联合调处矛盾纠纷;网格化管理中心,负责城乡网格管理、运行。8个乡镇(街道)、84个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群众诉求和纠纷调解“一站式办理、一条龙对接、一揽子解决”。建立了拆迁安置、物业管理等10个专业性调解组织,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多元调解。将全市城乡划分为1396个网格,“城乡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建设标准化警务室24个,社区警务力量配备率100%,基层基础更加扎实。

  常态化运行,强化保障,夯实综治中心“动力源泉”。明确了三级综治中心职责权限,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主任,副书记担任第一副主任,司法所所长(副科级实职)担任专职副主任;派驻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兼任副主任;村(社区)书记担任村(社区)综治中心主任,社区民警兼任副主任,整合、吸纳综治、公安、司法、信访、法院、禁毒等相关部门入驻中心,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安排工作人员297名。综治中心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

  精细化服务,提升效能,突显综治中心“战斗堡垒”。矛盾纠纷化解的效率更高了,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降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更快了。2018年,全市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7.51%,八类主要刑事案件下降20.69%,侵财类案件下降30%,盗窃案件下降36.81%,电信诈骗案件下降3.33%,未发生命案,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灵武市连续7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8年位列第84位,取得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丰收。

  真抓实干群策群力 “枫桥经验”再育新芽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是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的工作基础。“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是“为了群众、依靠群众”。针对辖区企业多、流动人口多等特点,在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地奔牛、西北煤机、西北骏马等企业成立了人民调解组织,筑牢辖区人民调解“四张网”。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积极吸纳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熟悉法律或有较强群众工作能力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政法、老战士、老教师等“五老人员”加入人民调解队伍;建立健全街道人民调解专家库;坚持“周例会、月学习、季培训”,不断提高辖区人民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截至目前,共成立人民调解组织12个,人民调解员136名,其中专职人民调解3名。

  排查在先,分类化解,是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的工作重点。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矛盾纠纷,主动报告辖区党委政府和公安部门,采取“1+2+x”调解工作模式,即1名街道领导担任组长+2名司法所、派出所工作人员+X名律师、人民调解和街道相关人员”的联动联调。对不适合人民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及时导入法治轨道,引导当事人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合法途径解决,防止矛盾纠纷激化、转化、升级。2018年,累计开展摸排324次,收集线索137条,对排查出的71件矛盾纠纷积极调解,成功化解67件。

  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是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的实践创新。线下方面主要是:充分发挥村(社区)党支部头雁效应,在“三会一课”中将法律知识、调解技巧、精准扶贫、“枫桥经验”作为学习内容。街道党员、志愿者、“两代表一委员”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宣讲方针政策、反映社情民意。线上方面主要是:利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律品”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平台、QQ视频咨询平台、微信咨询平台等新媒体新功能,为辖区居民提供在线咨询、留言咨询、法律宣传、法律解答、法援申请、人民调解申请等精准的法律服务,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普治并举,狠抓落实,是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的基本保障。管控重点人。依托“智慧司法”大数据平台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动态管控,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及时核查,重点人员实现“必接必送”。参与重点活动。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动梳理辖区线索,及时做好汇报。做实重点事。大力推进村(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指导修订村规民约,完善村委会自治议事规则,协同村第一书记、律师参与“村民议事厅”,不断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创新普法载体。引导辖区居民逐渐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记者强永利)

个税新政、土壤污染防治法 2019年1月一批新规施行

2019年1月1日起,一批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与新规将实行,更好地为百姓生活保驾护航。

人贩子张维平、周容平被判死刑,案涉九名幼儿 ...

2人死刑、2人无期!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她在朋友圈"控诉":世界上有很多好警察,我只有...

“她是我最好的妈妈,我也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