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有什么?
有形形色色的服刑人员,有令人叹息的人生轨迹。
在杨成勇心里,高墙内有他“藏青蓝”的梦想,有他痴心不改的事业,更有着不断上演的凤凰涅槃与浴火重生的故事……
人物名片
杨成勇
1984年出生
2006年参加工作
现任安徽省潜川监狱第六监区副政治教导员
所获荣誉
2016年,被省司法厅党委评为厅直系统“忠诚、干净、担当”共产党员;同年,荣立个人三等功;
2018年,被省司法厅党委评为厅直系统“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做奉献”优秀共产党员。
你想树威望,那就找错地方了…2011年,杨成勇怀揣着“藏青蓝”的梦想,入职潜川监狱,刚来不久,就遇到了棘手问题。
潜川监狱关押的基本都是新入监服刑人员。面对纪律严明的陌生环境,新入监服刑人员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拒。
一次,监区组织服刑人员开展文体活动。在拔河比赛中,两名服刑人员因口角引发矛盾,正欲大打出手之时,被杨成勇及时制止。
处置中,其中一名服刑人员李某心存不服,竟然找到杨成勇挑衅,“杨警官,我要找你单挑,看看谁更厉害!”话语中满是狂妄。
血性男儿很难不被激怒,行伍出身的杨成勇一时间怒火上涌,但身上的警服提醒着他遇事不能冲动。迅速冷静下来,看穿李某的心思后,他厉声呵斥道:“你想树威望,那就找错地方了。在这里,我们不会打你骂你,但也不会容忍你放肆,不遵守监规纪律,等待你的是严厉处分!”被戳破妄想的李某像被泄了气的气球,之后经过教育,李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杨成勇为了掌握新入监服刑人员的第一手资料,总是坚持手写填表。别人问起时,他如是说道:“手写可以加深印象,而且边写边思考,更能发现问题对症下药”。久而久之,杨成勇总能做到最快时间熟悉每一个服刑人员,知道他们的罪名、刑期,了解他们家庭情况,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教育,以确保他们能快速转变角色,适应改造环境,积极投入到入监教育中来。
我试试帮你保住一个家…教育改造服刑人员时,杨成勇注重以思想文化教育和心灵亲情感化为切入点,努力将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程某因抢劫罪被判刑8年,性格孤僻。服刑以来,常因一点琐事与同犯发生矛盾,减刑无望。
杨成勇主动揽下了程某的攻坚任务,考虑到程某的性格因素,杨成勇没有去硬碰硬,反而是以“话疗”方式引导程某正视自己的问题。
慢慢地,程某的态度有了转变。正当杨成勇感到一丝欣慰时,程某又变得无精打采了。“最近怎么了?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杨成勇问道。程某没想到自己情绪上的变化这么快就被杨成勇捕捉到。他有些局促地说出了内情,原来,程某爱人前不久打来电话提出想离婚。
“你别着急,我试试帮你保住一个家。”杨成勇说道。
恰逢其时监狱正要举办开放日活动,将邀请服刑人员家属参加。杨成勇将程某的情况向上级领导进行了汇报,提出了邀请程某爱人进监帮教的申请。在杨成勇的努力下,程某获得了一次与爱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在他们亲情会餐的间隙,杨成勇把程某的变化向其爱人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她能等待程某共同把家支撑下去。在杨成勇的开导下,夫妻双双重温往日感情,泪流满面。之后,程某更加坚定了改造的信心。
2016年12月,获减释放的程某,在监区大门口深深地给杨成勇鞠了一躬。
仅看杨成勇的外表,你可能无法想象七尺男儿竟能心细如发。服刑人员哪天少吃了饭、或者多说了一句话,都能引起他的警觉。服刑人员的会见日、生日,他也记得清清楚楚。正是因为能够有的放矢,他才能针对性开展感恩、孝道、心理辅导等教育,从而点亮一盏盏曾经灰暗的心灯,唤醒一个个曾经迷失的灵魂。
作为监狱青年民警中的优秀代表,杨成勇充满朝气、胸怀热血,为了心中“藏青蓝”的骄傲,默默耕耘在基层一线,用踏实的工作作风履行着一名高墙“卫士”的担当!
供稿:安徽省潜川监狱
作者:赵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