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5月,满怀希望去谈生意的两人,被罪恶的手掩埋在荒滩上;1996年10月,受害人没有想到,仅仅是因为一起纠纷,生命戛然而止;1998年1月,一场斗殴,让两个家庭永远失去了亲人;1998年4月,想着出完这一趟车后回家给母亲过生日的出租车司机,再也没有回来;2018年12月,幼稚的孩子没有想到,父亲竟是杀人犯……
面对受害人家属无助的眼神,不能瞑目的冤魂,青海省海西州公安局发出继“清网行动”7年后的最强音——追逃专项“秋风行动”,格尔木、德令哈、乌兰、都兰、天峻、茫崖、冷湖、大柴旦、油沙山等多地警力纷纷利剑出鞘……
集结,最强的力量
2018年10月的一个深夜,青海省海西州公安局党委会议室灯火通明,熬红双眼的刑警支队长向局党委汇报追逃专项“秋风行动”实施方案。各地要“一把手”负责、必须成立“两个专班”、要充分发挥“三种技术手段”力量、要以大数据+传统手段开展追逃……大家一连串的专业术语和具体措施,让所有参会人员的思路逐渐清晰,也更加坚定了局党委的信心和决心。
10月31日,海西州公安局一楼视频会议室,州局党委班子成员、全州各地公安局长、各支队负责人正装齐坐。各地分会场,局领导班子成员、各警种负责人紧盯屏幕……
总书记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生命权是人民群众的最高权力,命案逃犯在逃,公平没有彰显、正义何以伸张。副州长、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马新要求全州各级公安机关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州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痛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坚决打赢追逃专项“秋风行动”这场硬仗。
一时间,八个地区九个公安局的追逃专项“秋风行动”动员会相继召开,各警种专业力量汇集一堂,数据交换、综合研判、上门劝投、跨省追捕……一连串的“组合拳”,打出了青海海西州公安机关的声威。
追捕,最危险的人
1993年5月6日,二名无辜群众被杀害分尸掩埋,身上携带的数万元现金被抢;同年12月,一名出租车遇害后,数十元车资被抢;1994年8月,一名三轮车司机遭他人持刀抢劫……一时间,人心惶惶,群众议论纷纷,民警压力山大。
25年来,尽管该案件的侦办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总能在新警接手案件时,听到这样一句话:“命案逃犯抓到了,给我打个电话啊!”,一句再也不能普通的话语,饱含了多少刑警的责任与担当。
自首,最悔恨的人
1994年,逃犯杨某伙同他人在海西州格尔木市小岛村将受害人阳某杀害后, 21岁的他一路南下逃亡到广州的一个山村里,脑海中不时显现出受害人无法瞑目的眼光……
1998年1月,德令哈市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死亡2人,重伤1人,逃犯胡某潜逃20年间,他曾无数次想过自己被警察抓获的场景……
2018年11月3日,潜逃11年的命案逃犯扎某在西藏安多县玛曲乡派出所投案自首。
逃犯杨某24年前的一时间冲动,换来24年提心吊胆的生活;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逃犯邓某,至今天无法面对自己的妻子孩子;逃犯扎某面对亲人时,流下了悔恨的泪……
现形,漂白身份的人
“漂白”身份潜逃23年的命案逃犯杨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直接面对海西州德令哈市公安局办案民警……
已成功“漂白”身份重新组建家庭18年化名为韩某某的命案逃犯马某,在伊犁州伊宁县喀什乡面对都兰县公安局办案民警时,无奈的低下了头……
1998年抢劫杀人后“漂白”身份藏匿广东普宁籍男子李某在逮捕证上签下了自己真实的名字马某某。
科技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让企图“漂白”身份逃脱法律制裁的命案逃犯无处遁形,命案逃犯的落网再次印证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致敬,最可爱的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西藏安多县,平均海拔5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气压仅为海平面的一半,氧含量相当于海平面的50%,最低温度零下31摄氏度,夜晚11个小时,在命案逃犯扎某被押上警车的那一刻,格尔木市刑警支队祝显胜支队长被西藏的战友架上了车,三大队大队长祁俊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入冬后的新疆,大雪一场比一场厚,大风渐变为沙尘暴,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三人轮流驾驶车辆,夜以继日地赶路,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呼图壁县、奇台县、阿克苏市、温宿县、克拉玛依市、哈巴河县、阿勒泰市……困了车上打个盹、饿了面包矿泉水、乏了一瓶饮料,只为心中的目标,无论你躲在天涯海角,我要将你缉捕归案。
日夜兼程,驱车千里、辗转两省三县,只为缉捕潜逃20年的命案逃犯井某,因为你欠受害人一个交待。
11月16日至12月8日,24天576个小时,海西乌兰警方给潜逃18年的三名命案逃犯戴上了手铐。广东、河南、西藏、甘肃……千里之外的青海公安绝不放过命案逃犯,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