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我刚上高中,学校规定必须住校,因为学校离家不算远,我就步行上学,同学中有几个骑自行车上学的,我非常羡慕人家。放学后一有时间,我就缠着有自行车的同学教我学骑自行车,很快就学会了,但我仍然没有自行车可骑,高中三年我一直来回步行上学,当时就想:啥时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那将是何等幸福的一件事!
岁月如梭,1988年7月,我手拿学生分配“派遣证”被人事局安排到凤翔县法院报道,第二天,我骑上父亲给我买的崭新自行车,带上被褥等行李去法院上班。头发花白、眼镜横粱压的很低的办公室主任打量了我一番后对我说:“院里已研究了,你到离院机关还有20多公里的陈村法庭工作。”这在我料想之中,刚分配来的学生到基层法庭锻炼是法院惯例,接着叮嘱办公室小侯师傅送我到法庭,我只好把自行车寄放在院机关。
小侯师傅走到一辆军绿色的侧三轮摩托车前,把我的行李放在侧兜里,侯师傅用脚使劲踏了好几下启动杆,就听见“突突”的发动机启动声音,侯师傅让我坐在他的座位后,我赶紧上车后抓紧后座的扶手,只见侯师傅把摩托车右手把一拧,顿时发出一阵刺耳的声音伴随着一股汽油味,摩托车开始启动了,接着一溜烟跑了。
平生第一次坐三轮摩托车,我很兴奋,很自豪,终于免费坐上公家车了。车开了大约四十多分钟,侯师傅说:“快到了”,还说:“这辆摩托车平时是院领导坐的……”等话,我内心立时感到一股说不出的荣耀。突然一个急转弯,可能弯转的太急,摩托车差点侧翻,我吓了一身冷汗,第一次感觉到坐这么威武的摩托车居然不太安全。
到法庭报道后,李庭长对我说:“法庭有一辆公用自行车,你下乡办案时可以骑,车子就停放在法庭的大办公室里。”我一看,是一辆26型轻便自行车,半新不旧,但车摖得裎亮。我心想:自行车竟然还有公用的!这以后,我有时骑自己的28型自行车随审判员师傅下乡办案,有时单独下乡也骑法庭的公用自行车。
第二年,院里给法庭配了一辆“渭阳牌”红颜色轻便型摩托车, 简称“轻骑”,老百姓戏称“干公鸡”,可能缘于车身呈红颜色,又没有横粱,与正儿八经摩托车相比显得车身很瘦,故名“干公鸡”。当我仔细端详了一遍“干公鸡”后,不由心生感慨:法庭只有四个人,就配一辆这么现代化的车,以后下乡办案就太方便了。
过了几天,庭长安排我单独下乡送传票,并说:“去早些!找人方便,去时把轻骑骑上。”我有点迟疑,因为我当时除会骑自行车外,其他现代交通工具一概不会玩弄,庭长也许看出我的心思,就说:“骑轻骑非常简单,会骑自行车就会骑轻骑!年轻人嘛,啥都要会。”接着,给我现场演示了一下启动、加油、刹车,我看后也觉非常简单,就骑上“干公鸡”一个人下乡了。骑“干公鸡”的感觉那叫一个爽,不用脚蹬,右手油门一加,车就唰地往前蹿,我高兴得一路高歌,大概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我要送达传票的村子,在确认好具体地址后,当我准备下车时,突然感到不知怎么操作“熄火”,
左看右看还是很无奈,我只好拉住手刹、拨开脚撑勉强将车停在原地,但轻骑依然“突突”响个不停,幸亏当时正值农村早饭时分,村子里各家门前圪蹴着好多端碗吃饭的人,看来我只得求助村民了,一位穿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过来,将轻骑右手把下面的白塑料件往上一摁,“突突”声戛然而止,我顿感羞愧难当,后悔出发时没问老庭长怎么“熄火”,那难堪劲不亚于《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中的孙悟空骗来芭蕉扇后只知“宝扇”变大而不知“宝扇”变小一样尴尬。
1992年我调回院机关工作,庭里配备一辆幸福牌250型摩托车,庭长让我学习摩托车驾照,由于我有了驾驶轻骑的经历,学习起来就简单多了,我顺利考取了摩托车驾照,自然就成了庭里的兼职司机,我也很乐意当这个兼职司机,每逢外出办案,我警服(当时我是书记员兼法警)一穿,摩托车一驾,自感威风凛凛,自我优越感满满。
1997年,我已成为一名庭长,经院里支持和全庭多方努力,庭里配备了一辆“野马牌”二手汽车,那时院里的好几个庭也陆续配备了汽车,办案条件大大改观。
2008年,全省法院系统警车集中配发,我带队去省法院接车,一次就接回四辆警车,之后,又逐步更换了每个法庭车况不好的警车。2015年车改后,院里报废了几辆老旧车,又配备了功能先进的巡回审判车等车辆,办案的交通条件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2013年底,我个人买了辆私家车,这在20年前我连想都不敢想。现在,我的私家车里程表显示:4万多公里!(凤翔法院
杨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