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院坐落于西安市北二环东段139号,这里的人们怀着对法院事业的热爱和憧憬,默默奉献着青春和智慧,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也是法治建设的追随者。今天,是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日。中院君借珍藏照片,带领小伙伴们踏着西安中院40周年法治之路,走近中院人的法治人生。
内设机构改革
1978年,西安中院共设有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告诉申诉审判庭、法医室、政治处、办公室6个机构。随着国家法治建设发展、审判业务扩展,截至2018年10月时,内设机构增加到28 个。
2018年,是西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年。西北地区首家知识产权法庭——西安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是全国3家知识产权法院加15家知识产权法庭之一。以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为契机,西安中院将充分发挥西安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桥头堡城市的区位优势,将西安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作用扩展到陕西全省,为推动全省形成良好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发挥积极作用。
基础建设日新月异
40年间,西安中院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升级,法庭庭审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数字化执行指挥中心、无人机追踪技术点对点查控技术、案件自主查询等一系列科技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司法的公正与效率。
西安中院首次进行网上图文直播
智能查询
执行指挥中心
庭审直播
队伍建设展新貌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法院人员编制、内部机构、岗位设置、力量配备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适应新形势下审判工作的需要与审判队伍建设的发展和要求。西安中院1975年仅有78人,2017年达到483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中院在中央、省、市委及上级法院的坚强领导下,狠抓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法官干警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锻造了一支忠诚、为民、担当、廉洁的法院铁军队伍,提高了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2018年12月4日,西安全市500名员额法官向宪法庄严宣誓
审判工作
西安中院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工作举措,努力打造西安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先后发布《优化全市投资环境保障招商引资五项措施》《关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意见》,建立涉商、涉外案件立、审、执快速通道,完善诉前调解、要素审判等简案快审机制。深入推进信息公开机制,保障商事主体对审判执行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法律服务
智能服务机器人——“小法”
官方账号提供贴心服务
为方便群众诉讼、提高工作效能,西安中院创新工作形式,完善程序细节,优化案件流转机制,创新推出智能法律咨询“大数据客服”——“小法”。通过算法、智能图谱等技术专业的运用,帮助当事人熟悉法律知识与立案流程,为案件繁简分流、诉前调解等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利用“西安中院”微信公众号,设立“法律问答”、“司法公开”和“便民服务”三个专栏,方便群众及时获得审判动态、诉讼指南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