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从天堑阻隔到山河遍通 ——一名高速执法人员眼中渝东南片区的华丽蜕变

2018-12-19 20:29  来源:重庆长安网  责任编辑:兴安
字号  分享至:

  12月12日上午,正在渝湘高速黔江收费站执勤的执法人员何洪武望着车流如梭的高速公路,回想2002年,那时候渝东南还没有修高速公路,自己第一次走出渝东南地区到涪陵上大学,途中上山下山足足花了8个多小时。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黔江到涪陵只需2个小时。

  同样,40年前,深居西南内陆群山间的重庆没有高速公路,可谓饱受交通闭塞、山河阻隔之苦。而现在,重庆已建立起铁、公、空、水等各种交通体系,并向着“更通达、更便捷、更多选择”的目标继续奋进。

  回忆:

  山高路远求学之路艰难险阻

  重庆市东南部,有一块成三角形的地方,切入湖北、湖南和贵州三省之间,这就是历来被称为“天府好望角”的渝东南原黔江地区(酉秀黔彭石)。 “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这首流传了一代又一代教育子女识苦惜福的川东民谣,道出了昔日黔江地区之贫困。

  而制约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因素莫过于交通落后;开发渝东南的最重要举措,同样在于大力发展交通。何洪武听父辈们说,从黔江到重庆主城区,五六十年代要4天,七八十年代要3天,九十年代也得1天。

  2002年,何洪武生平第一次独自乘坐大巴车,离开父母,开启求学之路。早晨7:30分,去往涪陵的大巴车准时发动,沿着老319国道线的乌江画廊曲拐前行,一路摇摇晃晃向前行驶。长途颠簸,何洪武一觉醒来,发现车正缓慢行驶在盘山公路上,一问旁边的老乡,才知道武隆白马至涪陵段的沿江公路边坡垮塌,需要翻越白马山,绕行武隆鸭江镇。

  由于武隆白马经鸭江镇至涪陵白涛的公路是国民党时代修建的泥石公路,坡陡、弯急、路窄,双向错车非常困难,上山下山30公里左右的路程,走了4个小时。正常情况下黔江至涪陵只需要4小时,结果何洪武第一次走出渝东南足足花了8个多小时。

  见证:

  逢山开路 “进城”时间缩短大半

  渝湘高速重庆段归属国家高速公路网包头—茂名高速公路G65(简称包茂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规划的第7纵线,也是我市规划的“二环八射”主骨架高速公路网中重要的射线之一。从湖南往重庆主城方向,路线先后经过秀山、酉阳、黔江、彭水、武隆、南川、巴南。

  武陵山深深的腹地,满眼所见的,是山连着山,山套着山,山衔着山,山抱着山。千山万岭,峰峦叠嶂。“也许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个相当诗意的概念,但下面这组数据足以诠释渝湘高速公路的建设究竟有多难。”何洪武说,水武(南川水江至武隆)高速公路位于武陵山区,沿乌江及其支流而建,山势陡峻、峡谷众多、地理条件复杂,受地形条件限制,该路段桥梁、隧道比例高(全长54. 891公里,特大桥、大桥29座,隧道7座,全线桥隧累计比例达66.27%),施工场地狭窄,部分桥梁上部构造需在隧道内预制,武隆隧道、黄草岭隧道需分别通过长500米、405米的横洞方能进入主洞施工,洞口应急转弯多以桥梁渡线实现,施工条件恶劣。

  经过长达5年的艰苦奋战,2010年,渝湘高速公路重庆段全线通车,从主城开车到彭水只要2小时,到黔江2个半小时,到酉阳3小时,到秀山4小时。而在未全通之前,主城到酉阳、秀山要十五六个小时。

  渝湘高速公路的开通,助推了渝东南片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旅游业迎来爆发性增长。2011年,黔江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2.85亿元,增长50.5%。这样快的经济增速,与这条路的贯通有直接关系。而其中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成千上万干事创业的奋斗者。

  2007年,何洪武的家人和朋友在黔江城区开了一间服装店,需要自己去重庆服装批发市场挑选货物。由于客车走国道至少要8个小时,导致公路客运市场几乎停运(整个渝东南片区都如此),大家只能坐火车,但因旅客多,别说坐票,很多时候连站的空间都没有。受列车班次限制,何洪武的家人得0:30左右登上火车出发,辗转赶到重庆服装批发市场挑选完货物后,又马不停蹄拖着几大包货物往回赶,其中的劳累至今记忆尤深。

  渝湘高速开通后,黔江至主城客运市场得以恢复,乘坐客车时间缩短一半,自驾的话,更是只要2个半小时,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渝湘高速公路的开通,不仅加速了重庆主城和渝东南地区的往来,也直接带动了渝东南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守护:

  保驾护航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车流量激增,该如何确保广大驾乘人员的出行安全,保障大动脉的畅通呢?

  2011年4月28日,驻守该路段的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三支队建队。2012年,何洪武加入高速公路执法队伍,和同事们一起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和智慧,努力克服桥隧比例高、恶劣气候多、冰雪路段长等不利的自然条件,采取各项“人防”与“技防”互为补充的监管措施,确保辖区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如今,高速执法第三支队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管辖里程不断延伸,逐步成长为了一支成熟的高速公路交通综合执法队伍,且一直致力于为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他们一方面在辖区路段开展直接服务旅游业发展的“欢乐暑期行畅通渝东南”等主题执法服务活动,联动沿线地方政府,为游客提供舒心便捷的执法服务,既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又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他们致力于整个武陵山片区高速路网的畅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严格路面巡查、增加科技设施、强化入口检查、统筹专项整治、开展安全宣传等手段强化日常路面监管的同时,主动牵头联动渝湘鄂黔四省市高速公路安全管理部门,共商跨省长途车辆管理难点,共谋武陵山区路网安全畅通,使得整个渝湘鄂黔四省市交汇地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成为一个整体,促进整个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如今的渝东南随着重庆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战略规划的强力推进,铁、公、空立体交通格局已经形成,昔日不堪回首的交通状况已得到彻底改善。这片山雄水秀、植被葱郁,被公认为我市自然生态最好地区之一的热土,正日益自信地向重庆、向世人展露出她神秘而丰饶的独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