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鹰
他属于帕米尔马尔洋
那里有他精彩的人生
他要离开,却依依不舍
鹰在盘旋,他在回望……
十年后走出山
“再蒸一次馍馍,回县城就不用自己做饭了。感谢……”
12月6日上午,被誉为保尔柯察金式的坚强警察、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公安局马尔洋派出所所长、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丁发根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发了这句话。
短短不足20个字和附着的几张图片,满载深情。
为什么要再蒸一次馍馍?为什么说回县城不用做饭?
原来在头一天,丁发根接到了调回县局任出入境管理大队代理大队长的通知。这意味着,他将离开坚守了整整十年的马尔洋派出所所长岗位。
十年间,丁发根已蒸馍无数次,“因为可以吃到热的,而且柔软的馍馍对我这个顽固性的老胃病是个保护……”
然而,此次虽然走出了深山,回到了县城,但他却依然没能回到家。因为他的爱人在离县城400多公里的喀什市。没有家人在身边,他还是得自己做饭。这次要离开马尔洋了,蒸好馍馍带回县城,暂时就不用做饭了。
其实,这是他对十年生活状态的纪念。
工作中的老丁
2008年12月底,当年塔什库尔干县公安局通信技术干部丁发根骑着骆驼骑着马,跋山涉水走进帕米尔高原深处、距离县城180公里的马尔洋乡开展群众工作。从此,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马尔洋。2009年3月,他被任命为乡派出所所长。
“马尔洋,那个遥远而艰苦的地方,老丁在那里付出了十年。”“感谢老丁的默默坚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朋友圈里的朋友感慨万千。
“很难受!不舍得!”要离开朝夕相处了十年的岗位,老丁是什么心情?12月8日,记者拨通了远在深山的丁发根电话,当时他在值班。他告诉记者,接到调离通知后,心情就特别复杂。因为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没有做好,可是身体状况不好,不能很好地胜任……
12月9日,塔什库尔干县公安局领导带着新班子一行人来到马尔洋派出所和丁发根进行了工作交接。
12月9日,丁发根(右二)与来接班的新班子成员合影
“回去的时候,我打算不惊动大家了,免得难受。”在电话里,丁发根是这么给记者说。然而,第二天,当部分干部群众知道他要离开的时候,村民们不淡定了,就像亲人要离开一般,和他难舍难分,很多人流着泪劝他:“留下来吧,明天周一升国旗,大家都在,都送送你啊!”丁发根多呆了几个小时后还是离开了。10日的凌晨时分,他和局领导驱车赶回了县城。
十年,无怨无悔地付出
无论是与丁发根通话,还是与他微信聊天,老丁说到最多的话题都是派出所的民警、协警和马尔洋的百姓。
“这次来接我班的巴拿克?巴依沙热,就是我带出来的兵,曾在马尔洋乡布侯其拉甫村任警务室村警,和我一起共事了3年。他调回到县城镇派出所后,先去做了警务站站长,又担任了城镇派出所副所长。这次他来接班,多有意义啊!新任命的副所长沙比开提江?提拉汗是从我们派出所就地提拔的。像巴拿克、沙比克提江一样,在马尔洋工作过的民警、协警,出了不少人才呢。”
这样的路,老丁走了十年
“这里因为受自然条件限制,交通和通讯一直不方便,民警外出走访全凭双脚行走。天气寒冷、气候湿潮,要爬山、要下河、要走不是路的路。最远的皮勒村米斯空组距离乡政府近300公里,翻山过河的,车到山前就没路了,剩下20公里的路段只能徒步,其间要爬六七十度的陡峭山坡,要滑过悬崖间的一条索道……顺利的情况下,全程单趟就需要两天多的时间。”
“因为山路边的石质较为酥松,经不起风吹雨打,经常是没有任何征兆地滑落下来,走这条山路的人几乎没有不遇险情的。车被石头砸伤的事常有,曾经有乡干部的胳膊被石头砸骨折了。大石头落下来挡在路中,人无法抬动的,只好弃车等待救援。有的要挨着悬崖边爬过去,有的要趟河而过。可以说,每次出行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近年来,政府已经开始了这里的修路行动,这些照片上看到的情景将一去不复返。”
塌方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因为走路太多,人的腿部、胯部、腰部以及身上各个关节都会受到损伤。在马尔洋派出所呆过的民警,身体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已调整回县局刑警队的民警阿买提,今年48岁了,因长期走山路,胯骨出现了病变,股骨头都变黑了,有坏死的可能,做了几次手术。组织将他调回县城,如今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原所长鹿鸿亮,他曾骑骆驼掉到冰河里大难不死。他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膝盖骨疼得他掉过眼泪;同事们都发现,在山上呆着呆着记性就变差了,经常有说了上半句忘了下半句,想着一件事转身就忘的尴尬事……”
说这个、说那个,老丁就是没有说自己。其实不足50岁的他已是一身毛病。这个七尺男儿的体重仅有53公斤,他得过胃穿孔、肠梗阻、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酸腿疼已是常态。
放在老丁办公室的药箱
(如歌 崔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