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检察院到环保局联合办案
“现在扬尘污染少了,噪音也降低了许多,多亏了检察官们,周边的空气才有了明显好转。”11月22日,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大本村委会什迎村的村民为周边的空气得到改善感到欣慰。
这一问题得到改善,得益于保亭检察院主动破除“重刑轻民”的观念,下大力气狠抓公益诉讼工作。“我们扭转以往‘等案上门’的工作习惯,不断加强内外协作,主动走访各乡镇,充分发挥乡镇检察室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发现和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对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职责,构建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检察屏障’。”保亭检察院检察长许俊说。
一份检察建议,让村民重享清新空气
因为一份检察建议书,让保亭县响水镇大本村委会什迎村的村民重享清新的生活。
“大量扬尘对周围空气造成影响,废水也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入附近农田,造成农用地碱化。”保亭检察院诉讼监督局负责人陈武介绍,检察官在履行职责中发现,位于大本村委会什迎村小组路口处的一家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废水排放污染农田和扬尘污染大气环境问题。
“环保部门对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防治负有法定的监督管理职责。”陈武介绍说,保亭检察院审核立案后,针对该企业存在的违法行为情况,以现场送达的方式向保亭县环保局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采取责令企业纠正废水排放和扬尘污染的违法行为等有效措施,消除污染危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加强对全县范围内的生产加工企业展开排查,及时查处环保违法问题,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
保亭检察院干警在七仙大道东环路调查建筑垃圾违规倾倒问题
接到检察建议后,保亭环保局高度重视,依法对该企业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并作出行政处罚,制止了企业废水排放和扬尘污染的违法行为。
“我们主动走访县环保、水务等部门,探索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履行检察监督职能维护公共利益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许俊说。
内外协作,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据了解,为保障公益诉讼工作顺利开展,保亭检察院主动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协作,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
许俊介绍,保亭检察院会同环保、国土、水务、工商、林业、食品药品监督等单位会签了《公益诉讼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充分利用两法衔接平台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及公益诉讼线索移送机制,建立与外部联系长效机制,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
2018年5月,保亭检察院就利用协助机制成功查处一起破坏河道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保亭检察院在开展公益诉讼线索排查过程中,发现位于新政镇报什村委会藤桥西河兰花基地河段存在违规整治河道作业的现象,河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存在安全隐患。遂向县水务局发出检察建议。
保亭县检察院干警开展摸排“净空行动”公益诉讼线索
“公益诉讼对我们的工作既是监督,也是促进问题解决。”保亭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接到检察建议后,保亭水务局立即采取行动,责令违法行为人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河道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修复河道生态环境及防洪作业。
“我们在全县各行各业中聘请了9名公益诉讼信息联络员。”陈武说,针对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不足的问题,保亭检察院民行部门主动加强与院内其他业务部门的协作,建立了与乡镇检察室、控告、侦监、公诉等部门的案件线索双线移送机制,实现线索资源共享。同时,发动与鼓励广大群众举报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不断拓宽案件线索来源。
陈武介绍,在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中,保亭检察院不断加强内外协作,在争取得到行政机关理解和配合的同时,加强对案件的跟踪监督,及时督促行政机关履行职责。该院在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中,截至11月20日,共发现问题线索36件次,立案审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5件,向县国土、环保、水务等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33份,促进同类问题得到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赵世馨许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