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当天,河南省教育系统大中小学“宪法晨读”活动在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举行,现场千余名师生齐诵宪法部分条款,弘扬宪法精神。
宪法教育不仅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活动现场,在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庞轶心、张嘉译、杜雅菲、姚圣凯四名学生,讲述了身边的“宪法故事”。
“今年,宪法修正案颁布后不久,我们走进了家乡海拔最高的水洪池村。阳光依旧灿烂,照耀着新一代的愚公后人砥砺前行的身影,照耀着驻村扶贫队走家串户的忙碌,照耀着村头卖蜂蜜的老大爷红润的脸颊,照耀着我们刚刚画完的文化墙上鲜红的宪法封面。和谐美丽、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这些新写入宪法的内容,对我来说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了颜色,有了声音, 有了生命……”济源市济水一中杜雅菲说。
“1982年,‘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写入国家基本大法——宪法。无数流落海外和民间黑市的珍贵文物重新回到博物馆中……宪法,让我们新时代的中国娃娃看得见历史、记得住乡愁。”来自开封县街小学的学生庞轶心说。
这四名“宪法小卫士”还在11月28日,赴北京参加总决赛的高铁列车上,表演了一段有关宪法的“快闪”,向乘客宣讲宪法精神,赢得了阵阵掌声。这段小视频传上网,受到网友们高度评价。
近日,全省各地各校集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宪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主题板报、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情景剧、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参与性,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周晓荷)